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华新 《中国报业》2013,(11):31-33
前些年,互联网空间的关键词是“网络问政”,打捞“沉没的声音”。从今年8月下旬起,与互联网相关的关键词变为:造谣传谣、寻衅滋事、揭批大V、治安处罚、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实力最强的专业救助力量之一,中国国家救捞局现拥有各式打捞船舶185艘,技术人员3000名,船员4000名,潜水员400名,以及10架直升飞机和2架固定翼飞行器。据了解,截至2008年底,中国救捞局共救助了3393艘遇险船舶.包括677艘外籍船舶;打捞了1683艘沉船和大型沉没物;救援了47806名海上遇难人员,包括8020名外籍人员。  相似文献   

3.
800年的帝都在金秋十月迎来了600年皇宫最大的典礼之一——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中瑞建交55周年之际,9月26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举行了《世纪典藏情归华夏——瑞典藏中国陶瓷展》。这次展出的181件(套)古代瓷器本是260年前,一艘满载中国商品的瑞典商船“哥德堡号”上的货物,但在返航即将靠岸时不幸沉没。经过100多年的数次打捞,让这些瓷器从汪洋深处,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商》2002,(8):200-200
在本斯第1页的“读者之声”栏目里,我们刊登了两位读者来信,谈到的都是关于基层商会在选举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些方面提得还比较尖锐,相信这些问题国内还是相当普遍的,由于版面紧张以及来信篇幅较长的原因,在前面的栏目里,我们只摘录了一部分,在这里我们把余部分补充出来,以名符其实地做到“言无不尽”。  相似文献   

5.
王君超 《中国报业》2014,(15):88-91
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开天窗”,是由于新闻检查的原因而被迫抽去稿件。在版面上留下成片空白。在近现代的中国,“开天窗”一直被视为进步报人对抗新闻检查的手段。考察世界报纸发展史可以发现,“开天窗”也曾作为吸引读者参与和广告创意的手段。在网络时代,报纸电子版“开天窗”,则是对有关部门查处违禁内容的配合行为。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开天窗”既是一种世界性的版面语言,同时也蕴含着媒体与权利博弈的政治意涵。因其符合视觉传播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因此具有正常版面难以企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是,年轻人已是“房奴”加“车奴”,如果生了孩子,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成了“孩奴”,“一辈子活在奴隶社会”。更有人在网上发帖高调宣称,自己是“穷二代”,不想再生出一个“穷三代”,引来三十多万次阅读,四千多人回复,其中不乏赞成之声(《中国青年报》8月5日)。  相似文献   

7.
朱海华 《中国报业》2009,(10):58-60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报纸传统副刊“没落”的叹息声便不绝于耳,传统副刊日渐边缘化,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版面,扮演着“候广告”的角色——有广告,副刊版面撤;没广告,副刊版面顶。  相似文献   

8.
徐琳琳 《中国报业》2023,(15):180-181
报纸版面的编排是有规律的,在报纸版面的编排中,如果只是长篇大论,就无法吸引读者。因此,报刊编辑要注重对读者视觉上的吸引,通过合理的版面布局,让版面设计既具有美学价值,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以编辑审美格调视角入手,对报纸版面编排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找到新时期报纸版面编辑的和谐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吴敬琏 《中国工商》2004,(2):116-119
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是经济界最近讨论的热门话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不存在“过热”,二是出现“过热”,三是出现局部“过热”。我们特别邀请本刊特约撰稿人吴敬琏先生对这一争论发表看法。我们想,通过对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讨论,进一步厘清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一种坚实而有创意的理论依据。我们热忱欢迎关心中国经济的各界人士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刊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让给‘三农’,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种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这是现任《农民日报》总编辑王太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中获奖的一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但是具体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这段话的含义更是意味深长。对于王太来说,这个课题解决起来不但迫切而且充满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何晓春 《浙商》2010,(5):109-110
在东方,人们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提醒自己安排好“重要而非紧急”的大事;在西方,人们用“沉没成本”的慨念说明抉择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我曾经撰文指出,中国传媒业面临着“拐点”。我的观点虽然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做支撑,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传媒业一片欣欣向荣,何来“拐点”之虞?!而现在,当这个“拐点”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突然”出现的时候,业界则又是一片悲观之声,认为传统媒介(尤其是报业)发展的衰退期来临了。其实,这种观点同样是我坚决不能同意的。我认为,中国的媒介业(包括报业)在此番“涅磐”式的洗礼之后,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阳子 《市场周刊》2004,(29):29-29
汽车市场连续三个月的下滑,被有关媒体称为“低迷”、“寒流”。然而在一片悲观声中,汽车厂商却传达出不同的观点——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重型水下机器人在海洋工程特别是深水海洋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其在沉船打捞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特别是国内沉船打捞,一般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模式,鲜有重型水下机器人参与打捞的案例发生。为加强国内深水应急抢险打捞能力,作为“十二五”重点项目,交通运输部批复国内某打捞局购置了3000 m级重型水下机器人及配套工具。本文将结合打捞作业需求、打捞工艺、打捞现场实际情况及水下机器人的自身特点,尝试分析与传统作业模式相比,重型水下机器人在沉船打捞领域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5.
库存是做生意时的“不幸的必需品”。很多时候.它会逐渐成为沉没成本.成为烫手的山芋,甚至是定时和不定时的炸弹。所以——  相似文献   

16.
近日看了中国记者杂志社编辑陈国权写的一本书,书名为《新媒体拯救报业?》。书名有个大问号,这问号鲜明地表示作者对某种流行观点的质疑。这一质疑毫无疑问,又会在不休的争论中再来一把“火上加油”。此书告诉传媒人,“拯救”报业要有新思路,因为“思路”决定“出路”的观点早就成为主流人群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藏茹 《市场周刊》2012,(7):42-51
泰坦尼克这艘百年沉船,深渊中的幽灵公主,改变了一个导演的命运,也终于实现了自己“永不沉没”的预言。  相似文献   

18.
寒羽 《市场周刊》2008,(5):86-87
“顺风耳”何以成了聋子? 2001年2月10日,正在夏威夷海区进行例行训练的美国海军“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在距瓦胡岛16公里的海面上,与日本“爱媛”号实习船相撞。“爱媛”号当即沉没,9人失踪,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9.
《商界》2006,(11):14-14
在国家领导人更替的“时代节骨眼”,对于日本的企业和国民来说,都是一个反思来路的绝好时机。许多日本员工到了国外,就出现人才沉没现象,从而使企业面临严重的人才危机。  相似文献   

20.
周诗博 《商》2013,(19):385-385
1.书籍页面设计中“白”的意义 书籍设计中的“白”,并非指视觉颜色上的白,而是二维空间位置上的白。书籍设计空间中的留白,是当今书籍设计理念的外在体现。书籍设计中的留白理念不是单纯地让页面儿上没有图片、图形和文字。而是设计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创造,合理安排和使用版面中不舒服的地方。中国书画艺术中有话讲的“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是没有墨的地方和画上墨的地方在纸上的表现一样,两种元素完全是整个书画作品中重要组成部分。书籍设计中的“白”的使用,也是对书籍内页布局效果的一种处理手法,与国画中的留白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美学有“计白守黑”的说法,《城郭内外》书籍设计根据这一说法在版面的安排中合理利用实体空间以外的空白空间来达到影响版面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