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黔东南州的稻田养鱼是我国西南稻田宜渔重点区域,常年养鱼稻田在105~110万亩之间,鱼产量占全州水产品产量的70%以上,但是,长期以来养鱼农户使用的是粗放粗养的养鱼方法,养鱼科技含量低,单产在7~13公斤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可使水稻丰收鱼高产,是一项投资小、花钱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农村致富门路,我县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广泛应用。但“防逃难,施肥难,用药难”是稻田养鱼中的三大难题,解决好“三难”是获得鱼稻丰收的关键。巧用稻田养鱼方法有三种:一、开设鱼溜鱼沟,设置拦网鱼栅在稻田的田边或中央挖长方形的深坑,即鱼溜,供鱼栖息后在夏日晒田,施肥或施放农药时躲避,小面积稻田开设一个鱼溜,大面积稻田开设多个鱼溜。再在田间开挖纵横交错的小沟,连接鱼溜,这就是鱼沟。鱼溜深1—1.3m,占稻田面积的3—5%。鱼沟的宽度和深度为0.5m×0.4m为宜,并合…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农业部"九五"十大推广技术。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可供养殖的稻田面积80万亩,亟待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一、稻田的选择稻田平整,田面倾斜度小,田块大小适中,水电充足,土壤保水性强。二、水稻品种选择中晚熟抗倒伏的优良品种。三、开挖稻鱼工程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插秧前或插秧后进行田间工程。1.开挖鱼溜(鱼山)、鱼沟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开挖沟山。大而方的田块,沿稻田边埂近1米处开挖宽60厘米、深60厘米的环形沟;小而长的田块,开挖宽60厘米一100厘米,深60厘米的宽沟;也可在田中央。田边或…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公害稻田养鱼既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可生产优质鱼米,意义重大,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稻田选择。一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既能灌得进又能排得出。二要水质清新无污染,稻田用水要符合渔业水质NY5051—2001的要求。三要土质保水性能好,土壤酸碱度(pH值)在6—8之间。四要地形向阳,光照充足,田块面积适中,稻田面积不少于0.8亩。二、设施建设。1、田埂建设:鱼种放养前田埂要修补整理,加固夯实,用塑料薄膜遮盖,防止田鲤鱼掘食倒塌,漏水。有条件的最好浇筑水泥田埂,高50cm,宽30cm。2、开挖鱼坑:没有鱼坑的要开挖鱼坑,鱼坑地址一般…  相似文献   

5.
<正>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1.稻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源周边无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水、电、路三通,田块平整,土质以壤土为好,面积以20亩以上的田块为宜。2.稻田改造在规划的养殖面积内,沿外田埂四周挖沟,要求沟宽2~3m,沟深0.8~1m,坡比为1︰2.5左右,虾沟面积约占稻田面积10%左右,田块面积在50亩以上,可在田块中间挖十字沟,十字沟可稍浅稍窄,在宽1m左右、深0.5m左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特别是从 1 997年起 ,万载县通过实施 3 .5万亩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稻—鱼—豆”养殖模式 ,推广应用了沟池式稻田养鱼高产新技术 ,推动了稻田养鱼的快速发展。到 2 0 0 0年 ,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 1 4万亩 ,单产 2 9.8公斤 ,总产量 41 72吨 ,与 1 996年比 ,总面积增加 6.0 4万亩 ,单产增 1 5公斤 ,总产增 2 983吨 ,分别增长 76.8%、1 0 1 .4%、2 5 1 .9% ,农民人均稻田养鱼增收 83 .3元。他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一、具体作法。 1 .组织领导。县、乡成立了稻田养鱼领导小组 ,有关领导担任正、副组长 ,下设办公室 …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莲藕、稻田的生态养鱼,是浙江省淳安县山区农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高效生态养鱼模式,其模式包括稻田选择与处理、莲藕播种、放水养鱼、藕田管理、晚稻育秧与抛栽、晚稻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为该地区探索出一条增收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1.稻田选择与处理稻田宜选择壤土、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稻田应靠近水源,  相似文献   

8.
<正> 湖南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稻田养鱼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游,具有丰富的温、光、水资源。全省水田面积266.7万公顷,可利用养鱼的达86.7万公顷,发展稻田养鱼条件十分优越。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湖南省稻田养鱼发展缓慢。到1978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5300公顷,每1/15公顷产鲜鱼5千克,产量仅400吨。  相似文献   

9.
<正>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来年的农药、化肥支出。另外春季种禾苗时可以免耕、节省人工,并可获得稻鱼双丰收。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可亩产商品鱼150~200kg,亩获纯利800元左右,投入产出之比为1:2,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币日生态效益。现将冬闲稻田养鱼技术作一介绍。 一、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  相似文献   

10.
<正> 墒沟式稻田养鱼技术是墒稻沟鱼式稻田养鱼技术的简称。该技术是结合水稻条栽管理技术发展形成的稻田养鱼新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稻鱼产量高等特点,是保山地区目前主要推广的稻田养鱼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利用稻田冬闲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来年的农药、化肥支出。稻田冬闲养鱼,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可亩产商品鱼200~300公斤,亩获纯利1000元左右,可  相似文献   

12.
“稻-藕-鱼”套种套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通过对稻藕套种、稻田养鱼和藕田养鱼的综合技术进一步探讨创新,宾阳县的黎塘、宾州等乡镇以及贵港市覃塘区,已经由示范项目种养到逐渐推广发展该项立体种养技术,开展"稻藕鱼"生态立体种养可达到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和谐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现就宾阳县稻藕鱼套种套养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稻藕田的基本条件用于发展稻藕田养鱼的田块,要优先选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较好,且进、排水又比较方便的田块,面积5~  相似文献   

13.
<正> 利用冬闲稻田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禾苗病虫害,减少来年的农药、化肥支出。另外春季种禾苗时可以免耕、节省人工,并可获得稻鱼双丰收。通过稻田工程改造、科学放养和管理,可亩产商品鱼150kg—200kg,亩获纯利800元左右,投入产出之比为1:2,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冬闲稻田养鱼技术作一介绍。 一、稻田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是广大农村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养鱼,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省稻田除虫、除草所花费的人、物力。另外,由于鱼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素,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产5%~15%,每亩可产鱼50~100kg,亩可新增产值600-1,000元,亩增利润300-600元。现将稻田养鱼应注意的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一、注意稻田的选择和田块的整理罗非鱼是热带水产品种,其适宜水温在20~35℃,故养殖罗非鱼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且稳定、水质清新且无害、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田块,并且要求经营场所交通方便,水利基地设施较好,田块面积以1~5亩为宜,稻田地段以方便种养管理为宜,利用一年中的高温季节进行稻田养殖。为了确保稻田的蓄水和防逃能力,稻田的田埂高度一般要达到80~100cm,宽度40~50cm。在罗  相似文献   

16.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由传统的“平板式”发展为“田由式”、’‘垄稻沟鱼式”、“沟、厢、由鱼式”的养鱼工程。近年来,水产科技人员与渔农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简单的“由、沟”工程建设融进了现代稻田养鱼工程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为‘旧埂,田块,栏鱼棚,鱼由,鱼沟,排洪与进水系统”的五大基础工程建设有机的结合;并把笼统的粗线条的单块鱼田工程提高到适合不同名、优、特水生经济动物类养殖新技术与水稻旱育秧栽培、抛秧栽培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稻、鱼、蟹,稻、鱼、虾,稻、鱼、鳖、蛙等结合起来;与中低产田改造、冬国水田改…  相似文献   

17.
<正> 稻田养鱼要处理好稻田用药和鱼类生存的矛盾,就应掌握以下两个技术关键。 1、农药品种的选择 目前农药新品种繁多,养鱼稻田施用农药原则上宜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一般不使用对鱼类有特殊毒性的药物,如波尔多液、毒杀芬、鱼藤精、五氯酚钠、米乐尔、益舒宝等。  相似文献   

18.
<正>我县自50年代以来就有稻田养殖鱼类的模式,到80年代我县已成功大面积推广"田塘式"稻田养殖模式,使原始的稻田养鱼有了质与量的变化。新改造后的稻田养鱼,不但面积宽、水体深,而且单产也高,"千斤稻千斤鱼"模式十分普遍,湘云鲫即为稻田养殖的品种之一。现将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连城县隔川乡松洋村罗某5亩的稻田养殖湘云鲫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稻田养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在稻田养鱼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一、管理不当。种稻养鱼稻田周边及中间被开成养殖鱼沟,有的占到稻田面积的40%。鱼沟的宽度和深度都与专业池塘差不多,虽有利于养鱼,但不便于稻田种植和收割,特别是在夏天的高温季节,还易引起“泛塘”,也不便于水稻的防病治虫,有的干脆弃稻养鱼,原来的稻田变成塘不像塘,田不像田的状况,结果种植养殖效益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贵州地貌复杂多样,山多地少,淡水面积少,而且江河狭长凶险,适宜养鱼的江段和可利用的山塘、水库、湖泊水面不多,贵州的渔业生产,80%左右是依靠稻田养鱼的发展。贵州山区稻田生态养鱼,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本省渔业的支柱产业。在施秉县地坝村实施的稻田生态养鱼,由一般的常规产量7.50kg,增至100余kg,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短、平、快”的好项目。大力推广和发展山区稻田生态养鱼增效技术,是向农民朋友传授既实用叉易学的一项致富技术。现就黔东南山区稻田生态养鱼增效技术操作流程简述如下,供广大养鱼爱好者和稻田养鱼农户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