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蒋华林  陈彪  胡春 《特区经济》2009,(2):190-192
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一项重要环境制度,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理论分析为切入口,论证了生态补偿与西部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现实需求的洽合性对接。以批判的思维对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在根基缺省、体系结构性缺陷及民族性方面进行了镜像反观,立足本土实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法治化路向做出了制度性谋划。  相似文献   

2.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分为两种:输血型和造血型。无论哪种机制,都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其一,"特别牺牲方"(西部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付出的经济代价必须得到相应补偿;其二,"特别牺牲方"(西部地区)为保护生态而牺牲的部分发展权也必须得到相应的补偿。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基金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需要,西部地区依然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以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理论为基础,对新疆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生态补偿视角下新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尤其是贵州省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二重性,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众多问题.本文从三个理论角度分析贵州省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本文从转变观念、制度创新、开征生态税及加强监督机制等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东部地区及其他区域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目前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同步实现小康难度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较低,生态补偿机制仍有待完善。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支持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细则,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有效推进西部特色新型城镇化,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沿边开发开放力度,以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谁为西部生态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和社会受益者不但给西部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损害,而且将从西部的生态建设中获取利益。因此,构建国家和社会受益者对西部的生态补偿机制,符合公平性的一般法理,也将会有力地推动西部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突出矛盾,在建立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时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积极开展生态补偿立法活动,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渠道和有利于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体系和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利益分配格局,确立“退耕还林”长效机制,研究制定促进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将陕西确立为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改革实验区。  相似文献   

8.
王平 《北方经济》2011,(16):71-7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东西差距的扩大,西部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期,如何加快西部经济的生态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笔者从理论上对环境恶化作了分析,探讨了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指出了做好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做好新产业规划和布局、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制定绿色产业政策、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财政转移支付和扩大内需新增投资要继续向西部倾斜。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税改革,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将该地区划分为生态功能特区,并为其生态环境建设探讨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决定,今后10年西部经济要上一个大台阶,西部将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资源税改革不仅将从新疆扩大至整个西部地区,而且将从天然气扩至煤炭、原油等资源领域;而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地,西部也将成为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酋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 《特区经济》2008,(6):189-19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部是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提升的重大战略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生态安全、民族地区的繁荣和边疆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部生态脆弱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非常相似的是,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质量也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逐步变化的。为了更好地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时间维度来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实际情况,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各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乡协调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扭转西部地区严峻的城乡二元结构,需重点向8类问题区域倾斜、多管齐下,从生态补偿,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西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东西部和城乡间互助合作,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可能加大生态保护的压力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一个生态危机区。如果再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就可能对西部地区形成新的生态破坏,使本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同时,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不仅影响西部地区,而且对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西部大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地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于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生态补偿说到底是个社会公平问题。”环境经济学家安德雷·维斯特认为,一些人多占有了环境资源,另一些人占有得远远不够,国家应该在他们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这种平衡和调整指的就是生态补偿。然而,生态补偿谁来补?补给谁? 怎么补?却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问题。无一例外的是,所有的学者都在努力寻求生态补偿的“草根之路”,并希望草根终能长成大树。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因为水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搭便车"和"公地的悲哀"现象,加上目前国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不完善,从而导致各利益方在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分配不均。免费或低成本用水不但违反水资源"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同时也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有序配置,会使得上游地区居民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受到重挫,甚至导致上游地区不再进行水环境保护。本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多个国家的流域生态补偿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内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就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关小梅 《特区经济》2009,(4):193-195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的生态要地,其生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全流域的资源环境态势和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极大地制约着该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制度激励,促进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出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