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鱼儿离不开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质的好坏与鱼类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发育,而不良水质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灭顶之灾。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要按照水质调控需要给鱼塘换水,也会碰到一些养殖问题需要给鱼塘加水,这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夏秋季,鱼塘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 经常保持鱼塘水质清新,不使其过度污染,并保证鱼塘水中有足够的营养及溶氧,使鱼类能有一个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加速鱼类生长的重要条件。如鱼类生病、缺氧泛池等异常多半是因水质不良所引起,特别是高温的夏季尤为明显。因此,常观察池塘水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是  相似文献   

3.
<正>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需要给鱼塘加水。这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措施,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适时加水。把握好加水时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相似文献   

4.
<正>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需要给鱼塘加水,这是调节水质的有效措施,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适时加水。把握好加水时间,加水要  相似文献   

5.
鱼塘水质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避免鱼塘水质恶化,应该要做到以下“四个要”。  相似文献   

6.
<正> 水是池塘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池塘养殖要想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除了要有理想的池塘条件、优质的饲料和健康的鱼种及合理的放养密度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水质。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肥水水质、瘦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现将这四种类型水质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池塘水质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一、水质恶化的原因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过去粗放型养殖逐渐改为高密度、名特品种配套的精养型或半精养型。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水产集约化养殖比较普遍,养殖投入品越来越多,水质的调控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调控好鱼塘的水质,已成为许多养殖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一、选择适宜水源,奠定水质基础水源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决定水质好坏和养殖成败的关键。一般水源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养鱼中,调节和管理好水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夏秋季节,由于温度高,日照时间长,投饵施肥量大,鱼类排泄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所以,这段时间,更应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和管理。一、适时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每667m2产不足500kg的鱼塘,可以不用增氧机,仅  相似文献   

10.
三农 《农家之友》2009,(27):31-31
经常对鱼塘施用草木灰,不仅可以调节、改善鱼塘水质,还可以防治鱼病,促进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水质调节是鱼类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俗话说得好,"要想养好鱼,必须管好水。由此可见,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养殖的成败。特别是精养池塘,鱼种放养密度大,投饵量多,容易造成水质变化。一旦水质败坏和酸化,就会造成病原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鱼病,导致鱼类生长缓慢,用药成本加大,养殖产量和效益下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以降低鱼类发病率,提高饲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精养化程度的提高,夏季鱼塘的水质管理成为养殖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夏季鱼塘水质管理措施,仅供参考。一、选好水源定水质池塘应选在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  相似文献   

13.
池塘淤积是限制鱼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引发鱼类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淤泥中存在许多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在水质环境恶化时,易大量滋生蔓延,导致鱼类疾病的暴发和流行。特别是养殖多年的老鱼塘、死水塘、漏水塘和塘底淤泥过厚的池塘要利用寒冬空闲的时间,抽干池水,  相似文献   

14.
<正> 夏秋季节是鱼类生长旺季,池塘载鱼量明显增大,且受投饵、施肥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池塘内环境变化较大,从而又影响鱼类的生长,影响鱼产量。因此,抓好夏秋季节的鱼塘管理至关重要。 一、加强水质调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夏秋季节水温高、天气变化大,加之投饵、施肥量增大,鱼类排泄物也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故应加强水质的调节。水质的好坏可通过观察水色加以辨别,通常水色呈  相似文献   

15.
酷暑盛夏,气温水温升高,鱼、虾、蟹、贝类生物摄食量增大。但是由于饵料残饵、排泄物的增多与积累,由于气候多变,环境因子等原因,极易引起水质恶化,此期间正是养殖对象快速生长期,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活与生长,因此,加强水质调控尤为重要,在鱼塘注水中必须认真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鱼产量,盲目地加大放养密度,致使池内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逐渐增多,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者更引起鱼类中毒死亡。笔者经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清除鱼塘中有害藻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是形成全年鱼产量的重要时期,但也是鱼病滋生蔓延的时期。为抢抓夏季这个黄金季节,确保鱼塘稳产、高产,提高养殖经营效益,夏季鱼塘的经营管理应抓好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8.
<正>秋末大多鱼类都进入了越冬期,搞好此期间的养殖管理,事关来年的养殖经营效益,因此不可小视。现结合实际谈谈越冬期鱼塘养殖管理,以供参考。一、选好池塘鱼塘进入越冬期,宜选择避风向阳、水源稳定、水质较好的地方建越冬池,其大小可根  相似文献   

19.
《渔业致富指南》2012,(19):78-79
<正>6、7月份是草鱼养殖的关键季节,是养殖鱼类生长的黄金时间,我们很多用户面临着天气变化和水质波动带来层出不穷的鱼塘问题,然而在224模式户的池塘中,这些问题都得以很好的预防,践行了天门海大技术部提出"水稳、底净、鱼壮、病控、氧足、料准"十二字方针。现在让我们看看7月份之后,海大224模式户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案例一:仙桃小草鱼224模式户陈高清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通过对上海郊区某混养鱼塘水质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掌握该混养模式的主要水质指标含量和变化趋势,为混养鱼塘养殖管理和保障鱼类健康生长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混养鱼塘简况选择上海市金山区某室外养殖场四口以1龄鲫鱼为主,混养白鲢、花鲢、草鱼、青鱼、团头鲂的混养鱼塘为试验塘,以Y_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