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形象力的提升日益被大多数企业重视。实施企业形象战略,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基本战略。为统一和提升企业的形象力,使企业形象表现出符合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一面,企业就必须进行其形象管理和形象设计。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就是以企业定位或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的形象战略,主要是为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对外关系活动、  相似文献   

2.
张丽 《新远见》2011,(6):116-122
战略管理CI形象战略欧美先进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在企业形象问题上投以关注,纷纷实行统一企业形象的经营战略。到720世纪60年代末期,企业形象战略才有了统一的名称。CI是Corporate ldentity的缩写,即企业识别,就是一个企业借助于直观的标示符号和内在的理念等证明自身性与内在同一性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3.
CI是英语形象识别(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和简称。这种形象识别50年代发端于美国,并以视觉识别为主要特征,通过某一个标志,使人们认识某个企业并产生好感和深刻印象。对年代,日本企业导人CI,把美欧企业的美容和风格设计思想与其“企业一家”的文化理念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CI理论。肥年代,CI逐步成为一种战略,很快风靡全球。所谓CI战哈,概括地讲,就是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传播和管理的一体化战力。实践证明,凡导入和运作CI战略较好的企业,其经营绩效和信誉度及美誉度都有提问。我国目前有许多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导…  相似文献   

4.
企业形象(CI)策划是现代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内容,是立足全局、以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核心内容为主体、以塑造整体企业市场形象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形象(CI)是企业理念(MI)、形象(VI)、行为(BI)、传播(PI)的系统集成与整合。它以企业文化核心和企业综合素质为根基,形成与特定标志和文化氛围为载体的一种感性形象。由于它是由具象的标识、抽象的理念、形象的文化辐射构成的体系,因此,CI是一种形象体系。企业形象的核心是品牌,因而,CI战略实际上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可以说CI策划正是围绕着创知名品牌这一核心内容而开始和延伸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形象是企业信息传播的结果。如果企业本身的特征不具有可传播性,企业形象就很难建立起来。企业如何使其传播原点具有可传播性呢?这就是要塑造企业文化之表征。西方国家的现代公司制企业竞争战略经历了“规模模式”、“质量模式”以至“文化模式”几个时期,我们从西方企业竞争战略的演化中提出了中国型CI功能的空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CI是英文词组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直译为企业特征或企业形象。指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组成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的关键是以企业的定位或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核心,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对外关系活动、广告宣传以及其他以视觉性和音响性为手段的宣传活动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统一性的处理。力求使企业所有这些方面均以一种统一的形态突显于社会公众面前,其结果是赋予企业形象一种统一且具个性的信息特征,以增强企业的信息传递能力和形象诉求力。CI战略,即企业形象战略,是用以指导企业全面塑造企业形象的计划和策略。CI战略包括企业实态调查、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经营之要,理念先行。企业的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思想。企业的成功发展要以正确的经营思想为基础,企业形象的塑造也必须以正确的经营思想为指导,它是企业形象的指南。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有效的高层竞争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效果。 人美在心灵,鸟美在羽毛,企美在形象。经营理念不仅是一种企业文化,而且也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一个企…  相似文献   

8.
面对房地产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房地产企业只有保持核心能力,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延伸依赖于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战略。因此,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必须大力运用核心能力战略思想,在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9.
七十年代盛行于欧美,八十年代风靡日本的CI战略的兴起,是企业竞争白热化的必然结果。在经历了“价格战”、“质量战”之后,愈来愈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仅有价格、质量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它并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治久安”。日本最大的CI设计所兰德社(Landor Associates)的Kawada曾评论道:松下电器和日立电器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差别,消费者之所以购买松下电器或日立电器,说到底是因为他(她)们喜欢这家公司。这段评论明确的告诉我们,在企业竞争中,除了价格、质量等竞争手段外,还存在着第二种竞争工具,即企业形象的竞争。国外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企业形象竞争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CI战略。 所谓CI战略,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所进行的一种塑造企业统一形象的活动。或者说,它是一种以刻画企业个性,突出企业精神,把现代设计观念和企  相似文献   

10.
企业价值链是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链状网络结构。我国家用电器企业的价值链有其独特的内容,应依据其基本竞争战略,通过重整自身的价值链,尤其是密切关注其具体的价值活动,确定关键环节,来寻求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育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阳敏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77-178
CI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企业推进剂,对增强企业形象和改善企业管理都有很大的影响。CI设计过程就是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经营当中的完美过程。其目的在于从企业文化和传播的角度,将企业的理念、素质、经营方针等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进行归纳、整合和系统化的处理,使其具体化、图像化、符号化,形成有效的识别标识系统,进而通过各种视觉传达方式,准确、清晰地予以传递。  相似文献   

12.
李金辉  王宏伟 《现代企业》2001,(12):24-25,19
有人说未来是“超越竞争”的时代,也有人认为未来是“战略制胜”的时代。不管怎样,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存亡。经营战略正确,能够提高企业在竞争风浪中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博击长虹、傲视群雄”;相反,经营战略失误,企业就会“南辕北辙”,在竞争中就会丧失优势,甚至倒闭、破产而遭淘汰。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谋求竞争优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两种全局性的长远谋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率先在美国发起的多角化经营浪潮由20世纪20年代左右兴起,50-70年代左右达到高潮。企业纷纷开展了多角化经营,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又出现了“归核化经营”的浪潮;在国内,受国际多元化经营浪潮的影响,有不少企业都先后实施了多角化经营,而随着1996年“中国环宇电子”的破产倒闭、1997年“巨人大厦”的倾覆,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近几年成为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热门话题。到底“敦优敦劣”、“谁好谁坏”,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现除了首先应该明确多角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界定问题外,那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企业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各自的利弊及多角化经营模式与专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不揣冒味,一陈鄙见。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对竞争时代的企业而言,形象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竞争力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形象愈来愈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焦点,许多优秀的、高明的经营管理者纷纷为企业导人CI形象战略,实现以“形象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塑造绿色企业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形象的形成,是企业诸战略实施的综合效果。企业形象目标,也将成为统领企业各种战略的核心目标。绿色是21世纪企业经营的主色调,以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特色来塑造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的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CI战略是一种全谇闰推出企业形象的系统战略,是企业未来决策的基本依据,将对企业未来若干年的经营起指导作用,CI战略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仔细审查,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一个错误的CI战略可以毁掉一个企业,所以,CI战略是商战决胜的战略,它通过理念识别系统在观念上革故鼎新;通过行为识别系统展示企业风采;通过视觉识别系统突出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6.
企业识别"CI"它作为一种企业形象的战略理论最早诞生于欧美,后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二、三年我国许多企业导入CI,大有形成"CI"热的趋势。"CI"作为一个系统"CIS"、包括视觉识别(VI)、行动识别(BI)与理论识别(MI)三个方面,其总体目标就是要把企业自我认同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以信息化的方式传达给社会公众,从而在企业内外突出表现出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鲜明个性。"CI"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技法要使它获得成功;企业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整体形象的重要性。企业形象实际上就是企业实态在市场上的反映。以往这  相似文献   

17.
仇琛  王璐 《民营科技》2010,(3):107-107
形象力发展研究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一种策略和方法,是在企业形象CI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市场针对性的形象系统,更适合于中国市场运作和国内企业的需求。正确认识企业形象力的发展及设计,建立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国型企业形象力”战略体系,可以有效推进企业的形象力研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增强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并为企业成长进步带来动力。  相似文献   

18.
早在5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董事长T·watsom首创“Coratridentity”,即CI战略,俗称“企业形象”。而今,CI战略已普遍为有识之士接纳,企业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逐步确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企业形象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成功的企业其形象往往是深人人心的,而深入人心的企业形象是一笔难以用实量概念来估算的无形资产。世界著名的“可口可乐”商标,价值370亿美元,无怪乎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非常自豪地宣称:“即使我公司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商标,即可从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9.
CIS(Corpot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中译作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传达给与企业有关系的个人或团体,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企业通过实施CIS塑造良好印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相似文献   

20.
理念识别     
理念识别简称BI,指企业特有的经营价值观、信念、精神、道德取向、风尚和经营哲学等观念因素的总和。理念识别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核心,CI设计的出发点与精神内含。企业理念的策划,可以重塑企业的形象,把不良的企业形象,调整为理想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不良,其经营效果一定不佳。效果不佳的根源在于企业实体经营管理不善,故企业的资讯不敢公开化。企业资讯不通达,难以给消费者产生良好的印象。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圈。不加整治难以自拔。引入CI战略,就像请医生治病一样,疏通脉理,得病可愈。理念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