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强降雨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地质灾害,织金县垮坡组滑坡在强降雨后,坡体在后缘出现大量张拉裂缝以及两侧公路出现局部破坏之后发生了变形破坏。为了研究滑坡成因以及稳定性,在对现场进行详细调研以及查明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成因做出了详细分析,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对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垮坡组滑坡总方量14.95万m3,属于中型土质滑坡;坡体在自重状态、自重+坡脚开挖状态下稳定系数分别为1.095、1.098,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自重+暴雨、自重+暴雨+坡脚开挖状态下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711、0.722,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强降雨是此次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许德龙  殷浩 《科技和产业》2024,24(3):161-165
莱芜区马家峪村在村庄后方山体建设展销大棚,由于施工不当在展销大棚地表场外堆载平台形成滑坡。为研究滑坡体的变形特征、成因及稳定性,在对滑坡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后,对滑坡的诱发因素进行了详细评价分析,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对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滑坡的总体积约5.0×104 m3,为小型推移式滑坡。在自然状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状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001-1.006,说明潜在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发生滑动变形。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南省金沙江两家人水电站滑石板边坡拉裂区岩体,考虑滑坡体下滑过程中与坡下已有堆积体发生冲击碰撞的作用,基于能量守恒的原理,依据滑坡体锁固段储能方式的不同,计算了滑坡遽发时的速度,并且依次分析了滑坡下滑各阶段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得出了滑坡体下滑的最终速度;考虑到初始启滑速度及其与坡下堆积体的冲击碰撞作用在预测滑坡的速度及堆积规模方面不可忽略,可为其他滑坡速度的预测和滑坡后减灾防灾综合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桥梁横跨滑坡体导致公路安全运营问题突出,经济损失严重。以余家海互通立交BK0+601桥滑坡体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钻孔调查,分析该类型滑坡的发灾机理和致灾模式,计算在不同工况下边坡稳定性,提出该类型滑坡的针对性治理方案。结果表明,导致该滑坡发灾的主要因素为不合理的堆载与边坡前缘开挖后支护不及时的人类活动,在降雨的耦合作用下导致滑坡发生。揭示了该滑坡致灾机理,是由于前缘水库清淤导致临空面增加,在滑坡的牵引-拉裂作用导致承灾体受损。降雨与库水位波动耦合加剧滑坡的灾变,使桥墩发生位移,威胁行车安全。致灾模式包括排水槽损坏、桥墩基础拉裂以及上部结构破坏和堵河次生灾害。通过稳定性计算与分析表明该滑坡为欠稳定,未来在降雨作用下会出现局部滑动。提出格宾挡墙与护坦的针对性治理措施,能防止库水波动影响,起到拦挡作用。  相似文献   

5.
某水库管理处办公楼区域出现滑坡迹象,其位于大坝东南部直线距离约400 m处的库区左岸斜坡地带.在进坝公路及水库管理处办公楼的建设过程中,对区内斜坡进行了大量的开挖、回填,形成多级高陡边坡地形,局部地段形成滑坡并进行了支护.2018年6月6日,在连续强降雨及水库水位抬升的作用下,管理处办公楼墙体、地面出现开裂,管理处办公...  相似文献   

6.
赵海松  向波  邵江  魏安辉  邬凯  柳松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268
古滑坡体自然状况下多处于稳定状态,但前缘受开挖扰动后,易发生复活变形。四川西南部某高速公路穿越青岗古滑坡体前缘,开挖后坡体发生局部复活变形,采用地质调绘、钻探、变形监测等手段,在查明古滑坡体及其复活变形区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对古滑坡体进行了防治及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体前缘滑体土以含砾黏土、角砾土为主,其力学参数低,是局部复活的地质条件,前缘开挖临空及降雨是局部复活的诱因;在考虑施工快速可靠前提下,采用桩板墙+反压方案对滑坡体进行了及时、有效治理,避免了古滑坡体整体复活。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公路等工程对古滑坡体前缘开挖扰动时提供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鑫鑫  杜明  董洁 《科技和产业》2024,24(7):238-242
岐山县宋家尧村滑坡地处渭河北岸,受地震、降雨影响,在2014年发生了滑动迹象。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分析,查明滑坡的基本特征,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岐山县宋家尧村滑坡在强降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发生滑移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李鹏举 《科技和产业》2024,24(5):265-270
牵引式滑坡是山区工程建设中一种常见的滑坡类型,往往是经历暴雨或人工开挖削坡后产生滑动,会首先在坡脚处滑移挤出,对工程场地的安全造成威胁。以福建省某工程滑坡为例,运用强度折减法和传递系数法两种方法,分别对滑坡天然和暴雨条件下不同工程阶段的工况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进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在开挖后的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综合治理措施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安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地方铁路路堑边坡发生的滑坡灾害,文章提出了排水、减载和预应力锚固综合治理措施,经过反演推算和工程类比对滑坡体力学参数进行了确定,在此基础上对采取治理方案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涉及方案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待望  董薇 《科技和产业》2023,23(9):162-166
滑坡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广泛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在西南的丘陵地区,滑坡灾害相当频繁。在滑坡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考虑滑坡对于工程的影响。结合位于云南省的工程案例,通过对建设用地滑坡范围内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工况下高差最大的场地边坡的稳定性,从而提出建设用地滑坡范围内边坡的处治措施。结果表明,工程案例中滑坡整体稳定性好,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局部在堆载、暴雨、地震工况下均有可能发生变形破坏。采取抗滑桩等工程处理措施后,场地是稳定的,满足镇区建设用地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勘察、应用改进Mein-Larson降雨入渗模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技术手段,分析了降雨型黄土滑坡稳定性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和历时的增加,在坡脚处形成暂态饱和区,导致坡体应力场和位移范围发生变化,表层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推断出该滑坡为蠕滑-拉裂型滑坡。  相似文献   

12.
库区滑坡稳定性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影响滑坡稳定性的指标具有差异性、时变性,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稳定性的动态评价。通过改进可拓理论,建立多层次、多变量的滑坡稳定性动态评价模型,引入有效降雨模型替代日降雨量模型,采用差异系数替代传统CRITIC法标准差,建立基于关联函数矩阵的动态权重计算方法。通过对羊曲水电站库区内某滑坡体地表宏观变形、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证明了有效降雨模型的适用性,定义了有效降雨作用期,最终将改进可拓理论与有效降雨模型联用对该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动态评价,研究结果与监测数据表明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可靠性及准确性。此外,构建的模型可以快速分析现场实时数据,实现随时间、环境变化的滑坡稳定性状态的动态评价,为滑坡体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客观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降雨诱发堆积体边坡地质灾害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失稳力学机制是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云南某典型堆积体边坡,统计当地降雨事件分布规律,分别从降雨模式、降雨量和降雨时长3个角度对边坡内部渗流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滑坡演化机制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在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波动型降雨模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降雨强度的增加迅速降低边坡安全系数;降雨量的增加导致坡体内部孔压消散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渗流场与应力场的互相扰动作用导致岩土体有效应力和基质吸力发生降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进而导致边坡失稳.研究成果可为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