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移民安置房产权证办理工作,影响到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开县国土房管、移民、建设、规划和消防等部门本着“实事求是,完善手续.加速办理,切实维护移民利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移民安置房产权证办理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办理建成区移民安置统建房产权证18050套,移民安置户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充分就业、建设和谐铜鼓,去年以来,江西省铜鼓县采取了一系列援助措施,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到2007年春节前,全县146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185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一户一人就业的107户,一户两人就业的39户。至此,全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全县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为“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作为工作重点,实施积极有效的援助政策和工作措施,着重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市就业援助工作的开展。今年1—11月份,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安置3494户“零就业家庭”中4867人就业,提前完成“零就业家庭”存量消零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4.
《重庆劳动保障》2006,(12):36-38
有关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切实做好三峡移民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审计文汇》2006,(7):3-11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确保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的要求,省政府认真研究措施,制定政策,2005年以来已解决了14.3万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但是,部分已就业人员的就业和收入还不稳定,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性决定了就业援助工作的长期性。同时,解决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安居乐业,已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紧迫任务。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在全省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零就业家庭和棚户区回迁居民的就业援助工作提出。  相似文献   

6.
世人关注的重庆三峡移民从幽山静谷中走出,“哎咿呀!哎哟!”、“伙计们莫散劲哟!哎哟!”的船工号子声已远离。在厦门,现我们可以听到坐落在厦门市集美区新村三峡移民开办的金属加工厂,加工零件机器不停转动发出声音;还有三峡民移民肖建的养猪场,群猪发出的热闹声。远方而来的三峡移民共141户596人分别落户在厦门市同安区、集美区等8个安置点。他们住进了新的楼房,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入学了,他们在新的土地当家作主,积极参与特区建设,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厦门,三峡移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建立困难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城乡“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扶持创业、落实优惠政策等各项援助措施,2009年3月,该区正式出台《关于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具体目标就是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建立零就业、转移家庭就业援助绿色通道,确保全区的零就业(转移)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动态为零。  相似文献   

8.
为使全旗“零转移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小额贷款等进行帮扶,使113户“零转移家庭”中有一人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重庆移民总人数113.8万人,其中,市内移民101.85万人,占移民总人数的89.5%,所辖42个区县中有15个区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三峡移民工程实施以来,重庆市移民迁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完成规划总量的90%以上,库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07,(7):9-10
2005年初,我们在全省范围组织了离岗失业人员状况入户调查,发现还有14.3万户“零就业家庭”成为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就业困难群体。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确保城镇有就业需求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的工作目标。两年来,全省各级政府把援助“零就业家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认真履行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政策,开发岗位,加大援助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市委二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将有就业能力的城镇移民基本实现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作为库区未来五年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对于尽快把三峡库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意义十分深远。本刊从本期开始,新开辟“库区发展”栏目,登载如何搞好劳动保障工作,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探索、建议、对策等真知灼见,供广大读者借鉴交流,并欢迎赐稿献计献策,繁荣库区经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开县是三峡库区的重点淹没县。全县淹没面积58平方公里,淹没耕地5.1l万亩;静态移民11万人,相当于湖北省受淹人口总数,占全库区移民的14.3%。旧县城全淹全迁。自1993年该县移民搬迁启动以来,县城、集镇共征收土地8.51平方公里,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17196人,拆迁农房5245户,搬迁企业10多家,拆迁房屋建筑面积75.46万m^2,支付拆迁补偿资金3.09亿元,99.5%的被拆迁对象心悦诚服地履行了拆迁义务,没有行政诉讼,没有群众到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集访、重访。  相似文献   

13.
近期,湖北省洪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零就业家庭”就业“一帮一”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活动初期,该局选择了城区“零就业家庭”相对典型、集中的13个社区106户家庭作为这次就业帮扶的重点,以“三会”求共识,以“一制”谋实效。这“三会”分别有动员会、专题讨论会和帮扶现场会。“一制”即该局制定的《‘零就业家庭”就业“一帮一”层级目标责任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四带四制”:一是局长带动党委成员,实行首席督查制;二是党委成员带动局属二级单位,实行分口负责制;三是领导干部带动一般党员,实行引导示范制;四是党员干部带动帮扶对象,实行一人一岗制。每个党员干部的帮扶过程和最终结果,直接与个人年度考核评比和绩效工资挂钩。截止到10月中旬,全局106个“零就业家庭”户平帮扶就业率已达到80%。  相似文献   

14.
葛炎 《中国就业》2007,(1):48-49
湖州市于2006年3月在市区114个社区中选择了39个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单位,截止2006年9月底,39个试点社区已开发岗位2500多个,使246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8人,达到了消除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家庭“零就业”目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年度考核目标,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宁夏银川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消除“零就业家庭”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重点的“社区就业工程”,并在兴庆区、贺兰县、永宁县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就业》2008,(3):30-32
“零就业家庭”已成为城镇最为困难的群体。为了帮助“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005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和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再就业援助。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认定“零就业家庭”4407户,  相似文献   

17.
李建平 《中国就业》2007,(10):22-22
衡阳市是一个人口大市,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困难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零就业家庭”多,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就业援助任务重。去年8月份,各县(市)区统计上报资料显示,全市有“零就业家庭”10069户,占全省“零就业家庭”户数的近一半。谁也没想到,截止到今年6月底,该市已帮助11500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1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这一变化是怎么得来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石嘴山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自治区人社厅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移民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千方百计促进移民群众早就业、有收入、管得好,实现了大部分移民搬来就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良好效果,为当前和今后实施移民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四川省高度重视灾区就业工作,陆续出台了支持灾区恢复重建的系列政策意见。在震后第6天启动了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行动;震后1个月内组织重灾县劳动者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开展了送培训、送岗位信息到灾区活动,举办了系列灾区就业援助招聘会等活动。  相似文献   

19.
吕炼 《中国就业》2010,(8):28-29
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围绕“构建和谐怀化,实现富民强市”目标,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把握“四个关键”、开辟“四条渠道”、建立“四个机制”,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共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2619户,在全市范围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相似文献   

20.
世人关注的重庆三峡移民从幽山静谷中走出,“咬咿呀!哎哟!”、“伙计们莫散劲哟!哎哟!的船工号子声已远离。在厦门,现我们可以听到坐落在厦门市集美区新村三峡移民开办的金属加工厂,加工零件机器不停转动发出声音;还有三峡民移民肖建的养猪场,群猪发出的热闹声。远方而来的三峡移民共141户596人分别落户在厦门市同安区、集美区等8个安置点。他们住进了新的楼房,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入学了。他们在新的土地当家作主,积极参与特区建设,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厦门,三峡移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