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合山市返乡农民工总数达6078人。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市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实施市内增岗与劳务输出并举的措施。市委书记曾广斌、市长韦佑江带头落实任务,化解危机,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送温暖”就业援助活动,多渠道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从2009年8月开始,北京市丰台区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的"三送"下乡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面对面、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顾问》2011,(9):29-29
永顺县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干部职工以胡锦涛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办学,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2011年7月6日,中心为猛洞河工艺品责任有限公司新招工人开展岗前培训,送培训上门,在吊井乡为该企业举办一期“民间工艺品”培训班。  相似文献   

4.
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采取积极促进妇女创业再就业四项措施:促进大龄女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继续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帮助女性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再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的培训、服务、维权等工作,引导农村女青年转移就业;加强与妇联的合作,支持各级妇联开展工作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刘丹华告诉记者,解决大龄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是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而"4050"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较大.她透露,从今年1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月,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送岗位下乡     
春节期间,江西高安市劳动就业局组织100多家用工企业,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深入各乡镇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图为:2月26日,蓝坊镇蓝坊村胡冬余(左一)等农民在高安市蓝坊镇农贸市场上举办的"送岗位下乡"活动中查看招聘信息。  相似文献   

6.
简讯     
广东:农村居民2015年人人享养老保障;海南:首个农村旅游合作社成立;黑龙江:送岗位下乡助农民工本地就业;陕西:“千村互助资金项目”支持贫困户增收;  相似文献   

7.
送岗下乡好     
据《农村大众日报》报道:胶南市为方便西部偏远乡镇农村劳力求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序转移,在乡村集市上召开招聘洽谈会,专门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就业安置扶贫,劳务输出富民”活动。促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并先后在乡镇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免费介绍就业岗位。 广大农民为之叫好。时下,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市区、小城镇  相似文献   

8.
“送金融知识下乡”不仅仅是让农民知道、了解金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接受金融产品,用金融手段助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记者了解到,各地将“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与宣传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知识、青年创业项目推介及典型经验介绍等品牌活动有机结合,与强化金融服务、拓展金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有为农民致富创业就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今年,农业部在总结前些年办实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拟定2010年农业部为农民办理26件实事。主要包括:向农民群众宣讲和解答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基层组织送报20万份,为农民送书送刊送广告,对3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农民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示范培训,对100万新购置农机具的农民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曲切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解决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做好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加强妇女、少数民族群众、残疾人等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如何有效面对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策略,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革新、产业变革和人口结构的变更,“Z时代”青年在成为职场新主力军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良莠不齐的就业信息,由此,“Z时代”青年产生新的就业态度和就业行为。本文发现“Z时代”青年这一群体的就业态度和就业行为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典型性,并且通过对“Z时代”青年产生的新就业态度和就业行为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Z时代”青年调整好就业态度、练就好就业本领、抓住就业良机,从而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被就业     
一个古怪的词汇——“被就业”,近期成为流行语。它源于一名未找到就业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到人才中心办理档案时,竟然发现自己档案中有一张“就业协议书”,并盖有就业单位的大印,但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单位。“档案”显示该毕业生已经 “就业”,但实际上并未就业。该毕业生在网上发帖戏称自己是“被就业”了。  相似文献   

14.
富有奇趣的新年礼物送煤炭在英国的苏格兰,元旦这天人们习惯用煤作为拜年的礼物,送到亲朋好友家中,以祝贺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红火。送石头希腊克里特岛居民新年带给亲朋好友的礼物是一块大石头,意思是:愿您家有一块象石头一样重的金子。送鸡尾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人在新年这天,夫妇要向双亲家长赠送鸡尾,表示尊敬。送小猪匈牙利人新年忌赠会“飞”的物品,一般都是赠送小猪和扫烟囱工人的瓷像,以示祝福。送毛巾日本人给亲友拜年时,习惯赠送一条写有自己名字的毛巾作为留念。送女儿墨西哥一些地方的贺年礼物是世界罕见的。过年…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顾问》2010,(8):20-20
一位辍学的孩子,到城里寻活干,找到一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300元,工资不高,活又辛苦,高峰期一天得送600份快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陕南三市1712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构建农户搬迁决策和非农就业的联立方程,从非农就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就业收入两个角度实证分析搬迁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并检验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第一,生存的压力、搬迁的机会成本和资本禀赋是影响农户搬迁决策的重要因素,搬迁具有明显的农户“自选择”特征。第二,基于反事实假设,搬迁农户若不搬迁,非农就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就业收入将分别下降5%和1.53%,而非搬迁农户若搬迁,非农就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就业收入将分别提高23.49%和19.47%,搬迁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参与的影响大于对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分散安置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大于集中安置,搬迁对新生代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户。第三,搬迁通过空间位置的重置效应、培训机会的获得效应、发展环境的改善效应以及农户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效应四个渠道促进了搬迁农户的非农就业。综上,今后要在确保搬迁农户就业数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市场的包容性以重点解决老一代搬迁农户的非农就业问题,集中安置区既要重视当地就业机会的培育也应组织推动搬迁农户的劳务输出。应...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穷先治愚,扶贫要扶志”,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大道理。然而,近几年来,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形势非常严竣。在国际经济危机以及就业市场的洗礼和选择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已经明显地出现细化和分化,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为此,进一步加强、关心、关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迫在眉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评价高等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院校声誉的重要指标。在新常态的历史时期,依据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探索大学生就业质量控制模式,各个相关模块协同作用,遵循行动原则,可以为广大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保障,实现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江西省丰城市共有11.95万名农民工从沿海返乡,其中提前返乡3.08万人。为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丰城市委、市政府按照“培训全免费、就业全覆盖、创业全支持”的总体思路,搭建培训平台,抓好用工对接,强化政策保障,夯实就业载体,四措并举有效促进了全市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目前,全市已有11.85万名返乡人员实现了转移就业,再就业率达99.16%,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0.41万人,工业园和其他企业就业0.86万人,自主创业578人。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推动广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全省农民工呈现出来源区域构成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稳定性有待加强等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真正解决农民工“留得住”的问题,这也是造成周期性“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促进农民工就业从量变到质变,确保农民工就业的良性有序运行,文章提出建立农民工就业培训开发长效机制,推动建设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服务机制,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创新农民工就业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保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