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易瞵 《云南金融》2011,(1Z):107-109
随着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行,金融机构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一定提升,但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发挥。在此,笔者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中心支行(简称人行昭通中支)对云南省昭通市辖内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现状的调研情况,就探索一套有利于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方式,以有的放矢地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创新,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行,金融机构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一定提升,但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发挥。在此,笔者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中心支行(简称人行昭通中支)对云南省昭通市辖内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现状的调研情况,就探索一套有利于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方式,以有的放矢地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创新,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难点 一是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反假货币知识普及难.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金融机构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钱币知识和反假货币知识等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仅仅限于在宣传周活动中才利用媒体宣传,至今仍然停留在"一阵风"的集中宣传和作用有限的柜台宣传上,宣传的效果不尽理想.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村镇银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出现,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和服务"三农"的空白,对丰富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发展与壮大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和克服挑战,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贵州省成立的四家村镇银行为例,从政策、经营环境、自身建设、资金运用等视角,对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就如何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与人员配备呈明显的缩减之势.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面向"大城市、大企业"的集约型经营战略,从欠发达地区县市和农村地区大量撤并分支机构,农村金融供给实际上由农村信用社在唱"独角戏".而农村信用社则面临着服务面广,人员少,职工文化素质偏低的窘境,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很难到位.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发展缓慢,是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毕节市为例,通过分析毕节市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构建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农户对农村的金融服务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外在的环境机构因素和内在的农户个人因素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了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地区人均GDP、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等。同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可以先从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政策引导、扩大金融知识宣传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惠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重在"惠"字,既要有一定数量、布局合理的实体金融机构,又要不断拓展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让农户切身感受金融服务发展带来的实惠,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本文对昭通市各县区惠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研究,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惠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昭通市惠农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开展较好地促进了当地金融机构信贷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对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以佳木斯市为例,描述了欠发达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现状,分析了制约欠发达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的4个路径,从6个方面对各建设路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旨在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欠发达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捷径,以此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提出城市和发达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申霞 《武汉金融》2012,(4):44-45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民享受的金融服务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融资可得性远低于城市经济。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难点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网点全覆盖、品种多元化、基础建设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定位和"五个依托"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路径选择,以促其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燕 《甘肃金融》2009,(5):23-25
进入21世纪以来,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金融城乡二元问题突出,农村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 "三农"领域难以获得广泛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出现严重抑制和边缘化倾向.总体看来,金融对新农村建设支持乏力,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  相似文献   

13.
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问题,关键并不是引入多少金融机构,而是建立一个真正的有效的资金落地渠道。换句话说,应解决好"水与渠"的关系。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和信贷边缘化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政策执行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贷款难的成因,提出了重构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欠发展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何文虎 《青海金融》2006,(12):24-26
本文在学习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宁夏固原市为研究个案,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数量、层次等现状及特征的调查及分析,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构想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吉安市位于赣中,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地区,农村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近几年,吉安市农村信用社在推进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然而,与满足"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存有一定差距,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李玉兰 《新疆金融》2004,(12):54-55
农村金融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经营重点和发展重点且在农村,是农业贷款占主要部分(至少在55%以上)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作为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服务和支持系统,关系到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关系到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推进农村金融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良性互动、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农村金融调研组在西北民族地区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西北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民生-生态-金融"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框架,在政策建议中特别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瓶颈制约提出了大型金融机构和微型金融机构的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19.
手机用户的普及为手机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用户使用手机银行不受物理网点的限制,消除了用户享受服务的地域限制。在国外,农村地区的手机银行业务已经普及,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拓宽了农村金融的服务渠道,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也大大提升。本文通过对我国欠发达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宁夏固原市为研究个案。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数量、层次等现状及特征的调查及分析,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制度进行具体构想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