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新疆大田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下滴灌技术是利用管道系统,使灌溉水成滴的、均匀的、定量的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育的区域,使之保持适宜含水量,其主要技术优点是:  相似文献   

2.
蔬莱水犯一体化膜下滴灌施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灌水施肥方法,是通过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戍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供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灌溉及施肥时间,显著提高水和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门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方法,膜下滴灌则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即在滴灌带或滴灌毛  相似文献   

4.
影响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效益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下滴灌技术是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只有它才能对作物精准滴水和滴施肥料,使作物适时获得水、肥、药的供给,从而大幅提高作物单产,得到农场农民群众的共识.本文主要就滴灌系统成本投入对滴灌技术应用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膜下滴灌技术与农艺栽培技术的配合应用是提高滴灌技术效益的主要途径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新疆天业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与示范,分析了主要滴灌作物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9年滴灌与常规灌溉效益相比,每公顷棉花收入增加1101美元,甜菜增加1466.7美元,土豆增加6820美元,番茄增加2312.7美元,效益十分显著,这为在哈萨克斯坦进一步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膜下多孔出流灌溉技术,就是在膜下两垄之间铺设专用管道进行节水灌溉,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与传统的漫灌、喷灌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节水、省工。主要特点是膜下使水成点滴、缓慢、均匀而又定量地直接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区域,不存在外围  相似文献   

7.
四、绿洲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与规程
  (一)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西北内陆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仅152mm,农业种植非灌不殖,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简单、实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浇灌出一块块极具地方特色的绿洲。细流沟灌、隔沟灌水、膜上灌水、膜下灌水等技术,无不体现了各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许多技术还继续发挥着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有极大提高。新材料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农业灌溉中。如果上世纪80年代,覆膜种植是新疆农业生产中的一次革命,那么,2000年以降大规模的膜下滴灌技术则是新疆农业的又一次革命。滴灌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新疆之后,在新疆获得广泛的应用,为新疆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根本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新疆滴灌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已日益成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加工番茄、线辣椒、玉米、小麦、黄豆等作物、葡萄、红枣等果树,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应用。因此,本项目针对新疆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管理的现代化大型农场的灌溉用水特点,与现代灌溉技术相结合,在分析输配水技术和灌溉技术的基础上,总结新疆绿洲的灌溉技术,特别是膜下滴灌技术,以期推动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新疆的“三化建设”贡献力量,并为后来者积累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沟灌、滴灌和膜下滴灌这三种灌溉方式对寒冷地区早春温室黄瓜植株茎粗、株高、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生物量、病情指数及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沟灌和滴灌相比较,膜下滴灌灌溉方式更有利于早春温室黄瓜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促进黄瓜提早开花,有效降低早春温室黄瓜的病情指数,可以显著提高早春温室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9.
河水滴灌就是河水通过加压过滤后,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滴灌水成滴状,缓慢地、均匀、定量地浸透到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144团是从2000年开始投用滴灌的,当年实施面积1000亩,运行正常。在此基础上,2001年我团又实施了河水滴灌32823亩,通过两年的实践,各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大的故障。为使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我们认为,在推广河水滴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10.
河水滴滴灌就是河水通过加压过滤后,利用低压管道系统,使滴灌水成点地,缓慢地、均匀定量地浸透到向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我团是从2000年开始投用滴灌的,当年实施面积1000亩,运行正常.在此基础上,2001年我团又实施了河水滴灌32823亩,通过两年的实践,各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发生大的故障.为使在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我们认为,在推广河水滴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