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区建设》2012,(13):27-3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南于种种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最大的效益体现和诉求。《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使赣南苏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对赣南苏区的发展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以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诚信建设为重点,建立教育、制度、诚信文化建设、诚信舆论氛围营造、法律惩戒并重的诚信体系良性运行的有效机制,培育赣南苏区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将助推赣南苏区和谐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赣南原中央苏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奠定了文化资源优势、国家政策优势和发展基础优势。在实践中,赣南原中央苏区盘活红旅资源,带动产业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乡风文明,弘扬苏区精神,锻造干部队伍,充分激活了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赣南原中央苏区也面临地方政府保护管理红色资源压力增大、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创新性要求变高以及相关人才短缺等现实挑战。可以从创新红色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红色资源开发、壮大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优化,更好地激活红色资源,服务苏区振兴。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国家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采取诸多举措,本文借助RMP模式摸清赣南旅游发展基础,提出赣南苏区借助红色旅游品牌,大尺度竞合小尺度板块整合,打造"休闲体验、文化创意"产品体系,中心城带动卫星城,卫星城特色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给赣南大地带来了振兴发展的春天,开创了振兴发展的新纪元。兴国作为原赣南苏区的核心之一,在享受《若干意见》阳光雨露的同时,更享受了国家关于设立瑞兴于经济试验区的特殊恩惠,享有了先行先试的"特权"。为此,兴国县将团结带领80万兴国人民弘扬苏区精神,立足工作实际,着力走出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老区建设》2012,(9):40-41
江西省军区召开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动员大会7月21日,江西省军区召开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动员大会,研究部署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工作。会议期间,举行了向贫困地区群众捐款的仪式,同时向驻赣部队发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倡议,动员驻赣部队官兵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捐款、捐物大力资助贫困学生。截至目前,已累计捐款100多万元。(张淑芳)纪念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顺利召开6月29日,纪念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长汀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弘扬苏区精神,推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井冈山首战告捷,其三条经验对老区脱贫攻坚、扶贫攻坚有着深刻的启示。其一,党中央的关心支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劲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关心下,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其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并且已经实施近五年。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完成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8.
邹震 《老区建设》2014,(21):35-36
正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如沐春风,欣欣向荣。上犹苏区秉乘《若干意见》之东风,弘扬中央苏区之精神,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在解决民生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繁荣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同城发展成效凸显。2012年以来,上犹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同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江西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后又一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性发展战略,凝结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的亲切关怀,汇集着中央国家部委的大量心血。《若干意见》提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要打造成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要集中力量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编制实施罗霄山片区区  相似文献   

10.
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赣南是全国重要的钨矿资源主产地、集散地和加工基地,被誉为“世界钨都”。做好赣南钨矿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对于促进钨资源可持续利用与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赣南苏区振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赣南钨矿资源的战略储备,需要加大钨矿资源勘查力度,加强开采总量调控与空间管理,完善钨矿资源储备的运行机制,强化钨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进钨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14,(7):17-19
自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广昌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巧借全省统一战线开展“同心·振兴原中央苏区广昌示范区”创建活动这一机遇,着力于打造全市苏区振兴发展的“广昌样板”这一要求,全面策应,主动对接,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5-2022年赣南原中央苏区15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探究数字金融对赣南原中央苏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成正U型;政府干预对该影响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赣南原中央苏区都有显著的区域集聚性,且数字金融对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金融在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对相邻地区也会产生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区建设》2014,(5):7-7
江西今年将奏响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好声音”,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对口支援等方面将有一系列动作。其中,将解决40.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全面实施《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继续推进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两大国家战略为江西省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撤销赣南三县,龙南县,全南县和定南县设立"三南特别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打造江西新的增长极,能充分发挥当前的政策优势,促进江西省乃至整个中部的崛起。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前夕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6.
正毛主席在马背上吟咏的那首饱蘸激情、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篇《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笔者对广昌这个苏区县的最初印象。作为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耸于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的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和一座座红军营房,见证了当年悲壮的历史;作为原中央苏区北大门的广昌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央出台的《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  相似文献   

17.
正自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广昌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巧借全省统一战线开展"同心·振兴原中央苏区广昌示范区"创建活动这一机遇,着力于打造全市苏区振兴发展的"广昌样板"这一要求,全面策应,主动对接,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主要做到"四个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一提起兴国县,可以说天下闻名,妇孺皆知,令人景仰,令人向往。因为这里是中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近日,为了展示近年来扶贫和移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报道《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扶贫和移民系统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情况和突出表现,本刊记  相似文献   

19.
江西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搬迁移民扶贫、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雨露计划”等扶贫工程,加快了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说:这个将来还是要还的。"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中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赣南,《意见》的主角,曾经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即将因政策的聚焦而改变原有的发展轨道。两个月内5位常委7次批示赣南人迫不及待地从这份中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