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卫志民 《经济导刊》2006,(12):85-86
孟加拉国的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因为创办了专门从事小额信贷的乡村银行格莱珉(孟加拉语“乡村”的意思。)银行,帮助了数百万的穷人、特别是妇女摆脱了贫苦,并因此被授予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同的人从中得到了不同的启示,有的人说“穷人的信用不比富人差”,有的人说中国呼唤“穷人经济学”、“穷人绎济学”、“穷人银行家”,有的人赞赏尤努斯先生对穷人的关爱和信任,有的人痛斥中国的银行和“坏经济学家”、“坏经济学理论”嫌贫爱富,傍大款,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等等。  相似文献   

2.
资讯     
《经济导刊》2007,(1):6-11
风标尤努斯“乡村银行”一年内将落地中国2006年12月,凭借小额信贷模式捧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穆罕默德·尤努斯表示,将在中国的一个边远地区试点额度为100美元以下的贷款。若试点成功,将在一年的时间内把“乡村银行”(格拉珉银行)的模式搬到中国农村。孟加拉国政府近期授予了尤努斯的格拉珉银行以“试点资格”,尤努斯希望能选择另外一片“试验田”,以证明自己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国外也能见效。尤努斯认为,中国目前虽然有100多个小额信贷项目,但在12年的时间内,却只吸引了10万客户,这种增长速度远远不够。2006年10月,尤努斯因小额信贷的成就,获得…  相似文献   

3.
最近,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小额贷款创始人穆罕默德?尤纳斯及其创立的格拉明银行。小额信贷在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它是满足穷人信贷需求的一种信贷方式,贷款对象仅限于穷人,额度很小,无需抵押,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帮助贷款人经营小本生意,受到了穷人的热烈欢迎,并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如今,尤努斯创办的“穷人银行”已经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效仿对象和赢利兼顾公益的标杆。需要指出的是,穆罕默德?尤纳斯及其创立的格拉明银行,完全是市…  相似文献   

4.
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和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以表彰其为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努斯博士认为现代经济理论在解释和解决贫困方面存在缺陷,为此他创建了格莱珉银行,通过开展无抵押的小额信贷业务和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机制,不仅创造了利润,而且还使成千上万的穷人尤其是妇女摆脱了贫困,使扶贫者与被扶贫者达到双赢。格莱珉银行已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效仿对象和盈利兼顾公益的标杆。  相似文献   

5.
格莱珉银行是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的一家乡村银行,它专门发放小额贷款,已经帮助数百万贷款者摆脱贫困。在分析格莱珉银行在中国西部的运行模式的现状之后,探讨格莱珉银行未来在中国西部震灾地区发展定位、贷款模式及信贷员选择、项目选址、政府关系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经济导刊》2007,(12):78-79
微型金融机构(MFIs,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它以不同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为那些"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小企业、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小额贷款、储蓄、保险、汇款等业务.微型金融的雏形是小额信贷.微型金融起源于1976年孟加拉国,尤努斯教授创办的格莱敏乡村银行(Grameen Bank)项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进行了小额信贷的尝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被誉为"小额贷款之父",由此开始了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是当前我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而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本文首先对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运作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实践进行了回顾,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是当前我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而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本文首先对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运作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实践进行了回顾,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官蓉 《现代经济信息》2011,(13):198+205
小额信贷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在孟加拉国以来,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惠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民的一种新型信贷模式。2011年5月12日,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被迫辞职,无疑给小额信贷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度,也有着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体,面对形势骤变的小额信贷业,笔者基于对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及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进程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世界上有多种小额信贷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加拉的“乡村银行(Grameen Bank)”模式(简称“GB”模式)。“GB”模式是1978年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博士穆罕默德·尤诺斯创立的,是组建乡村银行,向贫困农户提供贷款,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一系列经验设计的简称。“GB”模式1993年在孟加拉乡村银行,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发展署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被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引入我国,引入我国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宁夏是1998年采用“GB”模式,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只贷款给那些其它的银行不准进门的人们,他的这种作法带动了银行原则的革命.世界上已有55个国家在学习他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创办的"格拉明银行",又称"乡村银行"(GrameenBank ,简称GB),通过向农民提供小额信贷的形式,有效地改变了孟加拉农村的贫困状况.经30年的发展,其运作模式已趋成熟.本文着眼于对"乡村银行"组织模式的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可借鉴之处.同时反思我国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以期借鉴孟加拉的成功经验,使小额信贷组织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甜  万江红 《时代经贸》2007,5(2X):126-128
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创办的“格拉明银行”,又称“乡村银行”(Grameen Bank,简称GB),通过向农民提供小额信贷的形式,有效地改变了孟加拉农村的贫困状况。经30年的发展,其运作模式已趋成熟。本文着眼于对“乡村银行一组织模式的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可借鉴之处。同时反思我国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现状和不足,以期借鉴孟加拉的成功经验,使小额信贷组织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额贷款业务在中国开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自开展以来为农村中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国外的发展实践呈现出由福利型小额贷款向商业化小额贷款转化的趋势。印尼的小额信贷部、孟加拉的乡村银行以及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等都是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商业化发展模式,通过比较分析为发展中国小额信贷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季红 《经济导刊》2006,(12):47-49
金融业也能得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以银行家和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和平奖,这在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非常罕见。探索让穷人生存的经济学尤努斯出身于家境优越的金匠家庭,他母亲的慷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种子,他深感帮助穷人是他的责任。现年66岁的尤努斯曾在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从事经济学研…  相似文献   

17.
张锐 《资本市场》2006,(12):98-103
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穆罕默德·尤努斯以自己的激情、虔诚和执着,将一个又一个赤贫的穷人从饥困中拯救了出来,其自创的“小额信贷模式”不仅丰满了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更让人们领略到了一个公正与公平的世界所散发出来的超级力量。深植于尤努斯思想世界之中两个不可动摇的信念是:穷人是有信用的以及帮助穷人获得贷款应作为一种人权加以促进。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小额信贷项目覆盖率的研究集中在供给方面,本文应用大规模农户调查的数据,从需求方面研究了中国三个小额信贷项目覆盖率低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贫困地区试验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项目不能自动地瞄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许多贫困农户将自身排除在小额信贷市场之外。本文的结论是,尽管中国的小额信贷试点项目没有能自动瞄准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它们仍然对中国的扶贫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提高小额信贷项目对贫困人群的覆盖率,需要通过减少对贫困人口的其他约束、依照贫困人群的需要定制小额贷款产品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农户对小额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过去对小额信贷项目覆盖率的研究集中在供给方面,本文应用大规模农户调查的数据,从需求方面研究了中国三个小额信贷项目覆盖率低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贫困地区试验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项目不能自动地瞄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许多贫困农户将自身排除在小额信贷市场之外。本文的结论是,尽管中国的小额信贷试点项目没有能自动瞄准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它们仍然对中国的扶贫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提高小额信贷项目对贫困人群的覆盖率,需要通过减少对贫困人口的其他约束、依照贫困人群的需要定制小额贷款产品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农户对小额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胡量 《现代经济信息》2011,(17):211-212
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出现填补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空白,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为使小额信贷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还需要以变化的观点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本文通过对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推动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