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智 《中国广告》2005,(7):18-22
本期专辑:中国本土广告公司成长报告 说到本土广告公司的成长这是一个既让人兴奋.同时又不免忧心的话题兴奋是因为在中国的广告经营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现在的广告市场看起来无比璀璨.经历了20多年的成长.我国的广告市场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过。广告公司百花齐放,达到数万家,各样形态,(既有70年代就成立的北京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广东省广告公司等国有广告公司,有国际的大型广告集团.有更大批的私营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2.
乔均 《中国广告》2005,(12):64-65
2006年以后中国广告市场将对外资完全地开放,这是广告业所期待的时代,也是广告业深为担忧的时代。跨国国际广告公司的高管人士不断放言,在今后几年,国际广告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将加大对华投资,重点加大对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兼并:同时本土有实力的广告公司也纷纷放言,重组合资,加强兼并,强化联盟,提高竞争力。无论未来出现怎样的结局.可以断言,中国广告市场资本重组的划时代的阶段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3.
清风 《广告大观》2004,(1):133-133
苏雄,说出这两个字已经让所有圆内人感到了代份量,“大佬”这两字当之无愧。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BBDO广告公司亚太区董事长管理十几个国家的营运,他也是华人目前在国际广告公司中做到最高职位的人,他还是国际广告协会全球副会长,负责青年会员事务的工作,是华人担任该世界性广告组织副会长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取舍之间     
徐建国 《广告导报》2004,(11):20-20
总体而言,在安徽发展得比较好的广告公司大都是“经营媒体”的公司,或是电视、或是户外……但是,安徽的媒体虽然发达,“代理制”却实在还处在初级阶段。当然这里面有双重的原因,安徽的经济本身不十分发达,同时受到距离不太遥远的上海的强势经济辐射,因此,安徽的广告公司广告意识不够先进、广告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广告公司的整体水平不高,由此形成了媒体对广告公司的保守态度。同时,作为优势媒体对广告公司也缺乏沟通和扶植,所以安徽的广告公司大都在艰难中寻求着出路。即便如此。安徽的广告公司中也不乏有突围出来的优秀广告企业,他们靠自己的坚持和智慧,在安徽乃至全国闯荡出一条生存与发展的道路,而“立足本地”似乎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我也有看法     
多年来一直在市场部工作,也就经常要跟广告公司接触,广告公司的朋友都非常善于推广自己,他们会邀请你出席一些广告、品牌的论坛,观看他们的出色表现,他们会拿出一些广告作品和获奖证书,告诉你他们公司曾经获得某某广告大奖,他们的创意总监是国内著名的广告策划人,甚至是广告界的泰山北斗,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些公司、这些作品、这些名人都是怀着敬畏之情,然而,跟某些广告公司合作久了,圈内的朋友多了,才逐渐明白,这都是广告公司对自己的宣传炒作。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广告的生命力,无论是清高的品牌类广告,还是备受争议的地产类广告,都离不开创新这片土壤。在市场看来,只有创新才能让整个广告环境保持新鲜度,在客户看来,只有创新才能鲜明地树立自己的形象,以及体现广告公司的用心程度;在我们看来,只有创新才能在局限度很大的房地产广告中脱颖而出。但在"创新"这个概念上,我们认为它不是局限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作为广告业支柱的广告公司现状如何,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广告界人士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今年开展的广告经营单位年检工作中,专门对广告公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到去年底,湖北省广告公司255家,占全省962家广告经营单位的26.5%;广告公司广告从业人员2697人,占全省广告从业人员8030人的33.6%;广告公司广告营业额2501万元,只占全省广告营业额2.94亿元的8.5%。就湖北省情况来看,广告公司的现状不尽人意,有喜也有忧。  相似文献   

8.
陈青 《广告大观》2004,(1):44-45
谈到广告,就不能不提到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介这三大支撑起广告业发展的关键角色。广告主是广告活动发起人和广告费的承担者,广告公司则负责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制作方面的各种服务,而媒介要为广告的最终实现提供发布平台。其中广告主处在主导地位,广告公司和媒介都是为广告主服务。  相似文献   

9.
2007年底,有感于行业的剧烈变化,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转型加速的阶段,正如广告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混乱的概念,广告公司的含义也已经越来越不清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广告公司的变化更加诡异。全球广告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直接冲击着中国的广告业,而同时,中国社会、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又是中国广告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复杂背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讨论广告公司的有关问题,必须要涉及到三类不同的公司:广告传播集团、媒介购买公司以及提供媒体资源或综合服务的一般广告公司。这三类公司各有不同的特点,必须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花火 《广告大观》2005,(10):115-116
2005年ONE SHOW全球广告创意大赛在美国纽约刚刚结束,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凭借“视力表”系列公益海报,在这个全球最顶尖最严苛的广告创意赛事上,为中国大陆本土公司赢得第一支ONE SHOW银铅笔奖(“金铅笔”从缺),这也是ONE SHOW八十五年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本土广告公司在世界三大顶级广告赛事中赢得的最高广告创意奖项。这也是其执行创意总监郑大明,第二次率领本土创意团队在ONE SHOW获取奖项。同时,在法国结束的2005年戛纳全球广告创意大赛上,英扬传奇广告公司凭借“咖啡”篇雕牌天然皂粉杂志广告,在这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创意赛事上,为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赢得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围奖,实现了戛纳五十二年历史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林升梁 《广告大观》2007,(2S):99-101
麦肯广告公司在这一百年,一直扮演着全球广告先驱的角色,沿着明确的发展策略,发展成包括广告公司,媒体购买、公关营销,医疗保健营销,互动关系营销,品牌营销在内的从事整合传播的麦肯集团。麦肯·光明广告公司是麦肯集团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成立于1991年,服务于埃索、可口可乐、雀巢等全球著名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广告协会统计,美国1000位著名企业家中,有67%的人有广告从业经历。这让我大受鼓舞。因此我在1997年,结束了作为纯粹的广告创作人的工作,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随着广告公司的发展,我又跻身女报报业公司和五叶神公司参与管理。这几年,我几乎是用广告标准来管理公司的。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10,(3):108-108
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外广告集团反而加大了对美国本土广告公司的并购与收购,扩张其业务范围。其中日本电通公司先后收购了2009年最佳广告公司McGarry Bowen、设计型广告公司Attik和拥有360i数字技术的创新互动机构。  相似文献   

14.
最近,亚洲咨询公司R3与欧洲咨询公司Erupo Consultores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聘请国际广告公司的中国企业中有四分之一正计划更换广告代理公司。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的关系究竟发生什么变化,双方如何建立正确及长远的关系,广告公司的定位和地位如何体现,广告公司如何在实现广告主广告价值最大化的链条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等等,这是广告公司提升经营效益和专业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告公司转变价值管理意识,规避广告公司边缘化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广告公司是一艘游弋在广告主、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船。经历了中国广告业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有的广告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巨型航母。有一批批后来者和新生代划着小舢板奋起直追,形成了广告业蔚为壮观的百舸争流的竞争场面。这就给越来越多的广告公司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思考和问题——广告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广告公司的价值增值如何体现?笔者认为,服务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每逢中国的广告公司之间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对鼻子;你说我造诣不够,我说你没有深度的时候;国内广告公司说国际公司不懂中国是务虚一族.自己才是民族广告的保护神的时候;心里感觉特别凄蒋,弄的广告圈一片内耗一地鸡毛:国外的广告公司都杀到家门口了,我们还在争吵,有本事把公司开到它们家门口,也为中国广告扬一下威风,那才叫英雄,张默闻这厮真希望这一天来的快速,来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艾欣 《广告导报》2004,(5):21-21
贵州不少知名企业,如茅台、黄果树、神奇、益佰都很少找本地广告公司,仅本地单纯制作业务找本地广告公司,其他的广告宣传都是向外寻求广告合作伙伴。事实上,贵阳能够提供全面服务和整体策划的广告公司少之又少,这也难怪贵阳受客户尊重的广告公司屈指可数。应该说,在贵阳真正意义上的广告代理局限于媒介发布执行的占70%以上。贵阳的广告公司很难形成规模,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主观上自身素质上的欠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重组改建的现象,如汽车业.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广告业也同样,进行着所谓"大换班"的机构重组。从我们不时听到的"××广告公司组建.××广告集团收购了××广告集团的席位,排名为第×"之类的新闻.便可证明这一点。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当广告主的商品和广告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同时又站稳了脚跟.强化了服务.那么这个公司也就获得了知名度。商品和广告是没有国界的.那些被称作"代理巨头"遍布全球的大广告公司.他们为广告主开展的"品牌争夺战".实际上就是该广告公司与它各国分公司一起进行的一场全球性广告大战。为了获得名牌的广告业务.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伙伴.本该是敌对的广告公司同行,现在联手组成了合并的公司。而本土广告公司的广告主也需要在国外广告进入的同时来构建其世界影响.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6,(8):91-97
2006年对于中国的国际广告公司而言,或许,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政策对于外资广告公司全面放开,一些本土广告人士解读说,喊了那么多年“狼来了”,这回,狼真的来了。 2006年这就已经过去了一半,对于多数的广告公司——本土的以及国际的——一切也仍旧在有条不紊的前进着,没有并没有什么突兀的事情发生。对于外资广告公司而言似乎存在两条去路,选择独资或继续合资。然而事实上这个命题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即便是出于此前合资的状态下,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乃至理念。外资公司其实也一直在沿用自己独立的体系,所谓本土化,是策略所致,而绝非合资的结果。对于本土广告公司而言,路只有一条,努力,继续努力! 进入2006年我们可以看到,广告行业的争夺已经不是原先所谓本土广告公司与外资广告公司的争夺,阵线已经不再是由国别来划分的了。市场在走向细分,广告公司再日趋专业,实力和对于市场的准确洞察才是存在的砝码!国际公司本土化,本土公司国际化的战略阐明了:中国广告,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们已经从太多的。中国声音”中来了解过中国广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本期专题,我们将从几位外国同行的眼中,来看看中国的广告。这一期的几位嘉宾也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杜孟先生曾获得法国最高荣誉——“法国荣誉勋章”,贺劲勋则是美国《AD Age》曾评选出的“全球广告人100强”之一……一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为了梦想来到中国。不一样的国籍,一样的中国路,我们听听他们将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广告的未来在于广告的吸引力,中国也不例外,这是灵狮全球执行总裁 PeterLeinroth 近期在上海四季酒店演讲的主题。灵狮 Lowe 今天已经是21周年了,这是去年20年历史的 Lowe 和80多年历史的 Lintas 合并后产生的新公司。新灵狮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广告机构,客户中有全球广告10强中的5位,是全球创意获奖最多(单位营业额)的广告公司,也是唯一连续两年获得戛纳全场创意大奖的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