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前,称量银已在明中叶的中国社会渐成广泛流通之势,这首先应归因于国家货币制度和祖例政策的接连失败,但其背后有着显见的市场机制。正统中后期,在经历了之前政府的大力救钞举措后,宝钞在低值层面稍有起色,但正景之际的政治变乱严重冲击了宝钞体制。与此同时,铜钱与实物货币实际并主要支撑着基层的市场交易。然而,明廷囿于祖宗成例依然限制并打压铜钱,国家认可的制度性货币逐步陷于真空状态。随着商业的恢复和市场的拓展,长期通货紧缩的局面无法避免。面对市场上通货不足的局面,国家与市场俱做出了反应。国家"救市"的做法为:先解禁铜钱,而后整顿钱钞法,禁止私铸,乃至不断重开铸局,却连连受挫。市场的反应则步步先于国家:民间挑拣私铸之风很早兴起,物价逐步抬升,继而私铸钱泛滥成灾、难以禁治。劣币竞择的格雷欣法则现象在景泰至嘉靖时期的中国社会达到了极致性的呈现。最终,源于民间的稳定通货白银因需求进入市场,形成"良币驱逐劣币"之势。行钱地区多出现"银进钱退"的现象,但并未完全替代铜钱;未行钱地区,白银及多种实物货币充斥。货币流通在地域上依然呈现分割化、细碎化等欠深度整合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自宋至明时期,中国的货币流通史接连经历了"铜钱时代""纸币时代""白银时代"三大阶段。货币转型背后是时代的变革,尤其是宋至明时期国家立国形态、社会经济结构、财政货币制度等方面俱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深度影响,乃至决定着货币制度、流通的演化路径。明代货币白银化便体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明中叶前后,白银逐步取代宝钞、铜钱成为主币。这种民间货币——白银与国家铸行货币——铜钱兼行,且民间货币一直居主导地位的格局,呈现出复杂的独特性。本文试图从综合性的货币史框架分析明代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货币体系的结构入手,从流通手段职能的视角,利用数理模型透彻地分析了短陌发生的机制和条件,并对短陌现象有关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全新的解读。研究表明,短陌是在官方标准铜钱供给不足形成多元铜钱流通的情况下,以比价形式解决具有购买力差异的良币铜钱与其他流通手段的并存流通问题。它解决的是货币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进而与物价无关。只是由于民间自组织私铸劣币进入流通,通常加大了流通中的铸币总量,所以短陌通常与通货膨胀形成共生现象。服务于财政资源分配等的其他短陌形式,都是此种短陌的延伸和变种。  相似文献   

4.
银元是大型银币的通称,俗称大洋。15世纪始铸于欧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流入中国。我国民间铸银元始于道光13年(1833年)。光绪13年(1887年)清政府在广东设造币厂开始铸机制银元。以后各省仿铸。1935年后银元退出流通。现在我们常见的假银元大多是以人称“袁大头”和“孙像币”两种银元为基伪造的。“袁大头”是民国3年(1914年)铸袁世凯头像银元;“孙像币”是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后铸的,只  相似文献   

5.
明朝洪武八年发行纸币,颁行钞法,通过国家法令设定宝钞与金银、铜钱的相互关系,尝试构建由宝钞、铜钱、金银共同构成的复合货币体系。洪武八年钞法是元末明初恢复行钱、沿用纸币、流通金银的背景下,借鉴宋元"交会之法",试图以宝钞统摄金属货币的结果。但钞法背离了货币流通规律,实施中很快陷入危机。明廷被迫调整货币政策,放弃纸币与金银铜钱的固定比价,并于洪武二十八年禁用铜钱,宣告了洪武八年钞法的终结。明朝货币流通格局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过渡期,预示了宝钞持续贬值、明廷扩大赋税折银、恢复铸行铜钱,逐步进入银钱并用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合作本位与竞争本位的二分法视角,作者对东方"天下体系"与西方国际体系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用基于自然禀赋的社会交往网络对上述东西方的分野做出了解释。东方各国较早确立了对儒家礼制的认同,为以中国为核心的国家间合作形态"天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中央王朝更迭不断、周边国家兴衰频仍,"天下体系"的合作网络依然会在儒家礼制的基础上自我修复。与之不同的是,发轫于"群海联合体"的西方文明,则在长期的海运贸易交往中形成了竞争本位的文化基因。在同质竞争的压力以及在想象中的东方繁华世界之吸引力的双重作用之下,西方世界凭借其技术进步,发起对东方世界的冲击。从静态博弈的观点看,以合作为本位的东方世界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动态演化博弈的分析结果表明,"合作"仍然是一个演化稳定策略,这为现代中国继承"天下体系"以合作为本位的制度遗产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中国继承制度遗产和创造性转换的前景也从理论上"预言"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即中国可以基于和平共处原则而参与建立新的国际准则以取代基于弱肉强食的现行准则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7.
明代正统景泰之际的通货流通体制经历了由微入显的变迁过程:首先,历经信用制度转型且为国家体制强力支撑的法定货币宝钞,因土木之变等战乱因素冲击,愈加难以为继,彰显了明初货币体制运转的困境。其次,自洪武末年一直被禁行用的铜钱在此前后不断突破禁令,逐步在大运河一线及沿海的商贸地带广泛恢复流通,迫使政府不得不放开钱禁,昭示了市场力量的自发崛起。最后,因财政体制转型所需与民间稳定通货缺乏等因素,白银稳步崛起,开启了中国"白银时代"的重要转向,预示着货币转型的可能发展方向。此一时期通货流通体制的变迁堪称明代纷繁曲折的货币转型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明代正统景泰之际的通货流通体制经历了由微入显的变迁过程:首先,历经信用制度转型且为国家体制强力支撑的法定货币宝钞,因土木之变等战乱因素冲击,愈加难以为继,彰显了明初货币体制运转的困境。其次,自洪武末年一直被禁行用的铜钱在此前后不断突破禁令,逐步在大运河一线及沿海的商贸地带广泛恢复流通,迫使政府不得不放开钱禁,昭示了市场力量的自发崛起。最后,因财政体制转型所需与民间稳定通货缺乏等因素,白银稳步崛起,开启了中国"白银时代"的重要转向,预示着货币转型的可能发展方向。此一时期通货流通体制的变迁堪称明代纷繁曲折的货币转型的先声。  相似文献   

9.
在对影响传统中国货币行用的若干理论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明代货币体系的"白银化",认为它并不纯粹是钞法、钱法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宋代以前传统的铜钱体制向银、钱、钞并行的多元格局转变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明代的财政白银化对民间的白银行用虽然有挤出效应,但也增强了白银的货币属性,存在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因此,白银化和货币化是明代经济中两个并不对立乃至可以相互促进的趋势,而由白银化推动的货币化最终为货币多元化在清代的成熟提供了条件,货币深化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发展也揭示了明清经济正逐渐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在日占之前,货币流通十分纷乱复杂,各种货币达百数十种之多。究其原因,一则台湾与大陆一水之隔,贸易频繁,自有多种授受媒介流通于两岸之间。二则外国洋行势力逐渐渗透到台湾岛内,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外国货币的流入;除墨西哥、西班牙元、日本银圆(龙眼)等为主外,尚有英、美、法、印度、安南、香港、葡萄牙及暹罗等国之银币亦混杂流通。  相似文献   

11.
“劣币”何以驱逐“良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铸币在古代货币流通中都反复发生,短暂的足值铸币稳定流通的状况往往被不足值铸币流通的不稳定状况所代替。当劣币出现于流通中时,人们则会把足值货币收存起来。这就叫"劣币驱逐良币律"。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也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12.
杨帆 《特区经济》1997,(6):38-39
<正> 一、金属货币流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指出,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内,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只能有一种货币流通,如果有两种货币合法地流通,出现复本位制,而两种货币的法定名义价值比例又不符合其实际价值比例,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一种(劣币)必然要将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一种(良币),从流通领域驱逐到储藏领域。比如金币的实际价值与银币相比是1:15,但是法定金银币兑换率是1:20,金币的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是劣币;银币的实际值低高于名义价值,是良币,扣除5个银币作为储藏退出流通,将其余的15个银币融化成银块后,按照实际价值兑换成一个单位的金块,铸成一个金币投入流通。这样,金块将越来越多地铸成金币进入流通,而银币将越来越多地融成角块退出流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由于国家信用的支撑,将会引发传统货币金融体系一场重大的变革。中国发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一次历史机遇,为了迎接美元霸权的挑战,中国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新的"中心—外围"人民币国际化体系,将数字货币推向全球金融和贸易系统,促进人民币数字化和国际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对影响传统中国货币行用的若干理论关系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本文重新审视了明代货币体系的“白银化”,认为它并不纯粹是钞法、钱法失败的产物,而是由宋代以前传统的铜钱体制向银、钱、钞并行的多元格局转变过程中的波折。同时,明代的财政白银化对民间的白银行用虽然有挤出效应,但也增强了白银的货币属性,存在不可忽视的溢出效应。因此,白银化和货币化是明代经济中两个并不对立乃至可以相互促进的趋势,而由白银化推动的货币化最终为货币多元化在清代的成熟提供了条件,货币深化以及与之相伴的金融发展也揭示了明清经济正逐渐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后期以及清代,赋税征收以及各项支出以银两作为统一的标准,奠定了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中的"统计银两化"。"统计银两化"只是一种国家财政的统计标准,在所谓的"白银货币化"过程中,铜钱的地位依旧重要,依然存在着"银钱并行"与"银钱兼权",银两与铜钱不但有法定的比价关系,而且在国家财政收入、支出体系中,银两与铜钱各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赋税征收中,虽然以银两为征收标准,但往往折钱输官,以铜钱交纳,然后再由州县官照市价易银报解。银两体现着国家财政以及赋税征收的统计标准尺度,钱文则是一种生活的日常。  相似文献   

16.
流沙 《开放潮》2002,(5):45-45
本月初以来,中东局势日益紧张,巴以大有不惜放手一战之势。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尼呼吁回教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国家和那些跟以色列有关系的国家禁运石油一个月;伊拉克停止石油出口三十天,企图以石油为武器,迫使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其后  相似文献   

17.
贵金属白银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史研究高度关注的对象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已从财政史、货币史、社会史等视角对中国历代白银的使用情况、功能发挥、政策变迁,以及其与贡赋经济、国家财政转型、传统经济近代化,乃至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有过深入探讨,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学界对于我国历史上白银与货币问题的解读和认知仍存有不少争议,值得做出进一步的考察和审视。触及“货币”这个最基本的核心概念,我国历史上的白银究于何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白银演化路径与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本位制、财政与货币制度体系以及国家信用的建立有何关联?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上述问题所蕴含的发展脉络和内在促动机理已有先行阐释,逐渐形成了白银货币化、货币白银化、统计银两化等命题,以及白银本位、以白银为中心、银钱并行、银钱复本位和货币分层等论断。学术之争议体现出不同货币理论流派在中国货币经济史研究中的碰撞,也格外提示学者们在关注历史上不同货币类型和流通内容的同时,结合、吸纳与贯通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最新的货币理论研究成果颇为重要。与此同时,如何更为客观地评价明清时期的白银演化对于赋役、财政和社会变迁的正负面深远影响?白银在其他不同历史时段、不同地域呈现出何种分布特点和流通实态?历史上的白银演化对我国整体经济制度变迁路径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货币思想的传承与革新?中西方比较研究视野之下,我国货币金融演进的轨迹有何独特之处,其在中西方大分流的产生过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近年来,学界对白银问题在微观实证层面又有不少新的探索和突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明清货币史、财政史的认识,也冲击着我们对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一般认知。但如何理解这些“新”的事实,并从理论层面加以阐释,学界尚未形成共识。或许歧见频出、百花齐放,是学术思想的重大突破正在酝酿中之征兆。为了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化,本刊特约请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白银问题专家,集中讨论上述富有争议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期刊发了万明、陈锋、彭凯翔、燕红忠四位先生的大作,岸本美绪、黑田明伸、邱永志三位先生的论文将于2020年第1期刊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对外贸易的增加,人民币在周围国家流通越来越多,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重点。本文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沿着美元模式和货币一体化模式得以实现,同时因为中国经济、贸易和金融规模在东亚范围内具备了比较优势,人民币应该把成为东亚货币体系中的锚货币作为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自宋至明时期,中国的货币流通史接连经历了“铜钱时代”“纸币时代”“白银时代”三大阶段。货币转型背后是时代的变革,尤其是宋至明时期国家立国形态、社会经济结构、财政货币制度等方面俱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深度影响,乃至决定着货币制度、流通的演化路径。明代货币白银化便体现了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元明以降,白银逐步成为举国上下的基准货币,深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演进路径。围绕白银货币化至货币白银化的历史源起、动态过程、促动机理及影响评价等问题,学界存有广泛争议。本文认为在宋金元时期白银货币化向货币白银化的演进过程中,中国货币体系经历了“铜钱基准”的陵夷并转向“白银基准”的内在变动过程。宋金时期白银在“铜钱基准体系”中的作用不断上升,金元之际白银价值基准地位初步确立,为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明代白银通过均则折纳、加耗、折价等形式成规模并结构性地嵌入贡赋体制,并与民间市场上的白银替代一道形成了难以逆转的货币白银化态势。对于中国以银为核心基准的近世货币结构而言,结合信用制度的角度可以看出,在西欧新兴国家信用日益聚合的趋势下,中国社会呈现出信用离散的特征。国家信用层级的缺失、金融技术与构架的迟滞及称量银本身所致的信用外在化、记账单位的紊乱是其最明显的表征,中西方金融体制在信用层面发生日益显见的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