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勇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4):14-20,125
2012年版《BP 2030世界能源展望》显示: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较2010年增长39%,年均增速为1.6%,几乎所有的(96%)消费增长都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尽管可再生能源增速最快(年均增长8.2%),2030年化石能源仍将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0%的份额.全球液体燃料(石油、生物燃料和其他液体燃料)2030年需求总量将超过1 03亿桶/日,新增需求(1600万桶/日)几乎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并主要由欧佩克和美洲国家的供应来满足.天然气将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长为2.1%,液化天然气和非常规气将在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印发展速度、规模以及中东的供应能力对2030年全球能源前景意义重大.到2030年,南北美洲将基本实现能源独立,亚太地区的能源缺口却不断扩大.这提醒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合作;对非常规资源应加强科技攻关和国际合作,实现其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并逐步实现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BP预测,2011-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6%,到2030年全球消费量将增长36%;其中93%的能源消费增量来自非经合组织经济体,电力行业将引领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世界一次能源生产的增长与消费增长齐头并进,生产增长的主力也是非经合组织国家,2030年其将贡献全球71%的能源产量。2030年前北美将继续主导非常规能源的生产。高油价将使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石油仍将主导交通运输业;致密油等非常规资源将推动全球供应增长,并将限制欧佩克的产量。天然气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其中页岩气开发将对全球天然气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美国非常规油气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果,不仅是因为其拥有丰富的非常规资源和先进的开发技术,更因为一些"地上"因素。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更需要排除"地上"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国际能源署(1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1》指出,当前世界能源行业面临严峻形势下的新挑战: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弹至历史新高;全球能效指标连续两年下滑;石油进口支出逼近历史峰值。根据《展望》设定的核心情景即“新政策情景”,预计2010--2035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增长1/3;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占全球增长量的90%,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政策将成为影响全球石油需求的关键。到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量达到1200万桶/日。报告认为,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在天然气新增需求量中,80%以上将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5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将翻番,增量中超过1/3将来自中国。煤炭的发展前景取决于高效发电和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推广。如果CCS在21世纪20年代不能被推广,其他的低碳发电技术就将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担负重任。现有工厂和建筑物已经锁定了2035年80%的碳排放源,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在2℃以内的时间窗口到2017年即将关闭,全世界必须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英国石油公司(BP)在6月12日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统计报告》中称,2006年全球一次性能源的消费量增长2.4%,低于2005年3.2%的增幅。BP称,2006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率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除核电外,2006年其它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亚太地区能源消费的增长依然最快,增幅达4.9%;而北美地区的能源消费量则较上年下降0.5%;  相似文献   

5.
埃克森美孚最新发布的《2040年能源展望》认为:到204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70乙增长到接近90亿,经济产出将翻番,能源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约30%;石油仍将是第一大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将增长70%;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升约60%,到202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发电业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居民和商业能源需求将继续从消费者直接使用一次能源转向使用电力.交通能源总需求将增加近45%,其中重型车柴油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85%,航空和船舶燃料需求几乎翻番.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引领工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从2030年到2040年将基本保持不变.科技进步继续推动液体燃料供应量增长和供应种类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李嘉  王立敏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7):36-41,110,111
2011年全球能源行业跌宕起伏,但总体数据显示出一如往年的发展轨迹.全球GDP增速为3.7%,略高于2.5%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速和能源消费增长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接近.2011年,政治动荡引发石油价格飙升,原油均价创历史新高;石油消费增长疲软,仅增长0.7%;尽管利比亚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供应中断,在欧佩克增产的带动下,全球石油产量仍然增加了109.6万桶/日(1.3%).2011年全球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增速均趋于缓和,美国市场一枝独秀,产量创历史新高,欧盟的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均为有史以来的最大降幅.煤炭以5.4%的增速再次成为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核能发电量下降4.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则强劲增长17.7%.2011年,市场以其灵活性成功地应对了大规模供应中断,燃料替换、供需侧的反应以及贸易结构优化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能源价格成为引导能源资源再分配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7.
《BP世界能源统计2008〉〉显示:2007年,尽管油价持续高企,世界经济依然较上年增长4.7%。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4%,石油消费增长了1.1%,而世界石油产量却出现了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为0.2%。世界能源消费态势与价格传导机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关系极为密切。石油供需失衡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造成了油价在波动中进一步走高。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增长了2.4%和3.1%。管输天然气贸易持续低迷,而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出现较快增长。煤炭连续5年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增长了4.5%。石油的供应疲软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凸显全球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面临的挑战。如果能源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经济发展将会遭受高能源价格拖累的风险,而当终端消费者面对上涨的能源价格时,节能将得以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8.
动荡和结构变化是2008世界能源市场的突出特点。《BP世界能源统计2009》中国发布会从多个方面揭示了这一特点。2008年,世界经历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收缩;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一次能源消费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OECD);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价格经历了创历史纪录的高点后,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全线暴跌,不仅加剧了经济衰退,而且将影响未来的能源供应。2008年,世界石油产量较上年有所增长,消费则出现了15年来的首次下降,以往紧张的供需关系发生逆转。世界天然气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4.5%、3.8%和2.5%,土库曼斯坦、美国和中国分别引领了储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煤炭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然而如果去掉中国和印度,世界煤炭消费量是下降的。2008年,尽管世界经济和全球能源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但市场机制较好地保证了能源安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能源价格将再次受到考验,从而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1997年世界能源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缓慢,增幅仅为1%。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水电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其中石油消费增长率为2.1%,是198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3)经历了十年的迅速增长后,世界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分别为0.2%和0.6%。(4)煤炭消费增长率下降,中国和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消费大国。(5)中东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有明显增加,1997年的消费量比十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1997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长,石油产量增长超过消费量的增长。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有明显提高,中东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上升。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埃克森美孚最新发布的《2040年能源展望》认为:到204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70亿增长到接近90亿,经济产出将翻番,能源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约30%;石油仍将是第一大能源,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将增长70%;全球天然气需求将上升约60%,到2025年天然气将成为第二大能源。发电业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最大、增速最快的领域,居民和商业能源需求将继续从消费者直接使用一次能源转向使用电力。交通能源总需求将增加近45%,其中重型车柴油需求将比2010年增加85%,航空和船舶燃料需求几乎翻番。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引领工业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碳排放量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从2030年到2040年将基本保持不变。科技进步继续推动液体燃料供应量增长和供应种类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国际能源远景展望:IEO99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能源情报署发布的《1999年版国际能源展望)预测:1996~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1.8%的速度递增,工业化国家的石油需求年增长平将仅为1%,而新兴发展中国家为3.2%。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总量将达1.1亿桶/日,交通运输用油比例将由1996年的44%上升至52%。在预测期内,世界石油供应将增加3500万桶/日,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增长仅占三分之一。到2020年,在世界石油出口贸易总量中,流向工业化国家的比例将明显下降,而欧佩克向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出口将增加2000万桶/日,其中约50%将流向发展中的亚洲国家。预计在未来20年内,天然气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次能源,世界天然气消费将超过煤炭;但世界煤炭消费量也将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煤炭消费增长量将占全世界消费增长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底发布国际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在2005~2030年的25年内世界总的能源消费将增长50%,而增长最大的将来自发展中国家。据IEA2008国际能源展望报告的基准情况预测,除经合组织(OECD)以外的国家需求将增长85%,而主要由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组成的OECD将增长19%。报告认为,OECD以外的国家年均经济增长率为5.2%,而OECD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2.3%。IEA按基准情况分析认为,石油和其他能源液体预计继续供应整个能源消费的最大部分,但其所占份额将从2005年37%下降至2030年33%,  相似文献   

13.
《BP世界能源统计2011》显示:全球经济的复苏带动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强劲增长,几乎各种能源和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经济体快速崛起及其在全球GDP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也相应增长。2010年,全球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于产量增幅,供需失衡使油价在年底大幅上涨。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均实现了创纪录的增长,未来天然气市场格局将取决于北美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革命向全球其他地区的扩散速度和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增长对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煤炭是2010年化石燃料中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水电的增长超过了10年来的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需要而且已经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在市场机制面前,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比以前付出更多努力,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能源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正清洁能源和节能工程将成为投资的新方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认为,"十三五"我国能源生产将呈现绿色化趋势,低碳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将得到较快发展,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是发展趋势,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中将快速下降。吴吟介绍,"十五"期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速8.36%,"十一五"年均增长6.65%,"十二五"前两年增速为5.51%,2013年能源消费增速3.9%,能源消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1.8%,至124.77亿吨油当量,远低于过去10年2.6%的增速。能源消费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结果。石油消费增长迟缓,2012年较上年增长0.9%,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石油产量强劲增长2.2%,为石油消费增速的两倍,美国位居增长首位。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增长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而世界其他地区气价呈上涨态势。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天然气与煤炭之间的价差导致二者在发电领域出现竞争。液化天然气贸易出现有记录以来的首次下降(-0.9%)。煤炭生产和消费增长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中国的煤炭消费量首次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核电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最大降幅纪录;水力发电量强劲增长4.3%,全部净增长都来自中国。尽管生物燃料产量下降且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放缓,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份额继续增加至2.4%。2012年,能源市场为应对世界变化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很多调整与其长期发展趋势是吻合的,但有些调整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以往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国际能源机构使用外推法,对2020年之前中国一次能源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该报告预计,预测期内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为3.6%,在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中,固体燃料的增长率最低,但固体燃料仍占主导地位,终端能源消费将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在能源需求结构中,民用和商业用,交通和电力能源需求将分别以每年3%,4.8%和5.4%的速度增长,在能源供应方面,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放缓,全球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强劲增长,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增长最强劲的仍然是亚太地区,增幅达到5.8%.中国经济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一次能源消费增幅从2004年的15.5%下降到了9.5%.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较2004年的强劲增长显著放缓,全球石油产量仅比上年增长了1.0%,石油消费增长率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2005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了2.3%,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天然气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增幅为6.4%.煤炭再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次能源.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煤炭消费较2004年增长了10.9%,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近40%.2005年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布伦特原油年均现货价格达到了54.52美元/桶,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没有出现实际的供应短缺.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世界经济增速的适度下降,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英国石油公司(BP)在6月12日最新发布的《2008’世界能源统计报告》中称,截至2007年底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已达到12379亿桶(1686.3亿吨),按当前的产量可开采超过41年;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77.36万亿立方米,可开采年限超过60年。2007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增速为2.4%,比2006年217%的增速略有回落;全球石油产量比上年下降012%,这也是自2002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首次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从2001年的91.65亿吨油当量增至94.05亿吨油当量,增长了2.6%,世界石油供应略大于需求,大多数地区汽油消费量有所增长,燃料油消费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天然气需求复杂,需求略大于供应;煤炭消费增长是最为强劲,达到6.9%(主要归因于中国煤炭消费的激增);核电和水电消费分别增长了1.6%和1.3%,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猛增19.7%,成为拉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强大“引擎”,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能源消费增长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68.5%;(2)石油消费量超过日本,从而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3)煤炭消费量继1999年连续三年下滑后出现巨幅反弹,较2001年增长了27.9%。中国超过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相似文献   

20.
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除前苏联以外)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已经稳定在略低于3%的水平。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长率亦趋于稳定。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的消费量增长最快,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与煤炭竞争,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各地区的能源消费也稳定增长。除非经济增长出现偏差或者在能源价格、技术和政策方面发生大的变化,否则,以上趋势都将持续下去。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数据均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几种资源不可能出现潜在的短缺。对能源资源的分析表明,目前探明的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并且近几年的资料证明,资源的发现量大于消费量,关键问题与其说是资源,倒不如说是成本和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