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项目开放: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自由化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但实行资本项目开放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金融危机,使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金融自由化持谨慎态度。本文在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框架下分析认为,在汇率稳定的前提下,有管制的资本项目开放是我国既能享受资本自由化带来的利益,又能防止金融危机发生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资本项目开放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实证结论差异的原因在于度量指标和样本上存在区别。多数实证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的收益少于发达国家。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资本项目开放后,在增加投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加政策约束性方面,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和微观金融条件。  相似文献   

3.
资本项目开放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国对外经济开放中最敏感的部分。资本项目开放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许多潜在的利益,有利于提高金融中介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并可使居民的证券资产组合国际化,减少国内金融或实际部门各种不利冲击的影响。同时,资本项目开放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经济体系构成了严峻的考验(羌建新,2005)。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是否应该开放资本账户以及如何开放,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从理论上说,开放资本项目有着多方面的福利效应.但在现实中,新兴市场国家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却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资本账户开放的负面作用.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过程中,潜在的可能对我国银行体系安全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实现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的我国更应该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而这就要求我国审时度势,根据本国国情选取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资本帐户开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资本帐户开放有两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资本帐户开放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经济问题;二是实现资本户户开放是资本帐户管理的改革方向。当前,资本帐户开放是一项隐含着巨大的风险的改革,这项性能能否成功,与资本帐户开放所选择的模式无不相关。本文就资本帐户开放的两种模式(“激进模式”和“渐进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发展中国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美联储的政策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走势,与这种走势相对应的,是资本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这些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回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周期。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面对美国政策的变化,为捍卫自己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不能轻易放弃资本管制。这是因为,即使能够通过汇率自由浮动来解决问题,考虑到汇率作用的有限性以及汇率急剧上升或下降对发展中国家打击的严重性,也不应轻易放弃资本管制,放弃资本管制将给自己制造很多的麻烦。而如果有了资本管制,同时又采取比较灵活的汇率,就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目前,考虑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一种导致发展中国家资金从发展中国家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流动的时点上,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不太妥当的,我们应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不能轻易放开短期资本的流动。我们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加速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完善等方面,待这些问题解决之后,再彻底开放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正在加速,但尚未具备完全开放资本项目的条件。应优化资本账户开放次序,成熟一项开放一项;采用渐进模式逐步推进,保留对关键领域的管制;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与金融监管;征收"托宾税",减少投机性交易。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资本项目开放也将迎来新的要求和挑战.文章通过梳理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历程及现状,并对资本项目开放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QDII制度是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有限度地允许本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一种制度,曾为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阶段在实施QDII制度的同时我们应清醒认识其中隐含的各种风险,并重视应用相应的手段与方法去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商业时代》2011,(36):69-71
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27个发展中国家1982-2006年的动态面板数据,结合当前后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了金融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出(消费)波动的影响.本文分析表明外国资本的流入虽然有助于降低产出波动,但对于制度建设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作用存在上限效应,只有当资本的净流入处于一定水平以下时,才能缓解产出的波动,因而发展中国家在推进金融开放时,应保持审慎、有序和渐进性,并同国内的金融体制建设相配套.  相似文献   

12.
伴随美国经济的高度虚拟化,美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间演变出特殊的实物-资本循环流,形成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新型的依附关系。"智猪博弈"模型得到了差异化个体之间必然要走向合作的纳什均衡解,其表明:市场价值关系中,面对改革与开放双重背景的发展中国家要在对美国的价值依附关系中谋求发展,合作是必由之路——即做好"小猪",专注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过渡期结束,金融服务业开放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以下简称"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在入世后都取得长足进步.作为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服务业开放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在政策制定、实施有效性等方面息息相关.为此,有必要把两者关系弄清楚,弄透彻,以把握、协调好金融服务开放与可兑换进程的步伐,避免相互脱离,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世界上所有工业化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实现货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排头兵”的我国更应该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而这就要求我国审时度势,根据本国国情选取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卉 《商场现代化》2014,(26):155-156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逐渐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在国际上已成趋势,然而,历史上无数次的金融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憧憬享受资本项目开放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本项目开放带来的风险,银行业是我国金融的支柱产业,保证银行业的稳定是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的重点工作。本文分析了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可能产生的银行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预防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世纪之交两大根本性变化对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影响出发,分析新世纪初期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和进程,提出新世纪初期我国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的战略步骤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益平 《中国市场》2012,(29):67-71
文章主要对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和对外直接投资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资本项目开放在中国过去30年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而后重点分析了资本项目应该开放的原因并讨论了利率、汇率与资本项目之间开放的先后次序问题,认为内部金融改革与外部资本开放应相互推进,并且现在就可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最后,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探讨了中国模式、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的特点,并认为中国下一步有可能迎来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及均衡开放的理解1.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又叫货币自由兑换或货币可兑换,也叫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或资本项目可兑换。在IMF中,可兑换的定义为:一种货币的任何持有者都能用此货币自由的进行国际交易,则该货币被认为是"可兑换的"(convertibility)。  相似文献   

19.
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在金融开放创新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实体经济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需要。为切实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与改革进程,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需要优化资本项目渐进开放的次序设计;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构筑"境内关外"资本项目"防火墙";加快推进内外分离型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体系的建立;探索功能性监管新体制、推进监管模式创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象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