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参 《工商之友》2001,(1):22-22
东欧剧变后,波兰的经济转轨进程已历时11年,大致经历了“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1990—1991)、停止下降和恢复增长(1992—1993年)、快速增长(1994—1997年)和适度增长(1998年至今)4个时期。现经济发展已基本趋向稳定。波兰的经济转轨被西方称为中东欧国家中颇为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1989年剧变后,民主德国随着“加入”联邦德国而遽然消失,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传统意义上的东欧由原来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变成12个国家。在过去的十年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南斯拉夫联盟、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等12个东欧国家(现亦称中东欧国家)实行经济制度转轨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各国经济转轨的绩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受金融危机影响,波兰经济放缓。但据波中央统计局数据,波兰2009年一季度GDP增长0.8%,成为欧盟东部成员中唯一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近年来,波兰是中东欧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持续发展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金融危机前,年均GDP增长率达到6%以上,居欧洲第一位。虽然2008年波兰人的生活支出还只为欧盟平均数的55%,但人均GDP已在4000美元左右,属于中等发达的转轨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东欧转型国家的外资银行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剧变后,中东欧各国纷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转轨的深入,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和银行业向外资开放两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中东欧转型国家外资银行的发展状况,并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4年5月1日,8个中东欧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世界上以鲍德温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学者认为,欧盟东扩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对欧盟老成员国和新成员国都是一项双赢的举措。尤其对经济转轨刚取得一定成效的8个中东欧国家来说获得了完全的市场准入资格。  相似文献   

6.
金毅 《国际贸易》1998,(5):9-12
自1989年东欧国家剧变以来,东欧这一冷战时期重要的地缘政治概念逐渐回归于本原意义上中东欧的地理概念。即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由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五个国家: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12个国家。但不少人认为中东欧这一概念还包括波罗的海三国,考虑到前苏联历史等原因,暂不划入这一区域。  相似文献   

7.
差距各异--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与全球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实际是“中欧和东欧”,因此通用“中东欧”)及前苏联各国在1990年前后发生政治制度剧变后,毫无例外地开始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转轨。到目前为止,中东欧各国体制转轨已经持续了10多年,  相似文献   

8.
崛起的中欧之鹰———波兰孔田平波兰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波兰在中东欧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近年来成为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并且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记录,因此被称为中欧“展翅飞翔的鹰”。私有企业唱主角近年来,波兰经济已从国有制为...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1日是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的日子 ,这表明这些国家入盟终于从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这些国家中 ,捷克共和国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 ,也是在加入欧盟问题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之一。经过10多年的国内经济转轨 ,特别是大规模私有化及经济结构调整 ,捷克已逐步确立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调节初步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一转轨后捷克对外经贸关系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剧变 ,并走上转轨之路。一方面 ,在国内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议会民主制为目标 ,经历了激烈的政治、经济动荡 ,政权更替频繁 ,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129个国家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对非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效率最高,对一带一路国家包括中东欧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进口贸易效率相对较低。匈牙利、捷克、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位列中东欧出口和进口贸易效率前五名,其他中东欧国家贸易效率明显低于这五个国家,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效率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算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潜力较大,从出口潜力看,中国对斯洛文尼亚、波兰和爱沙尼亚的出口潜力值最高;从进口潜力看,中国与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的潜力值最高。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东欧国家为发展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于2001年11月23日成立了中东欧国家地区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联合会,联合会设在波兰的波兹南市。联合会始创国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克罗地亚和捷克等8国。 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原经互会成员国,它们都具有原来的经济联系,特别在农产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与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为例,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与经济改革对转轨国家银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仅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了转轨国家银行业效率的提高,经济改革措施也对银行业效率提高有正面效果.因此转轨国家在银行业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还要重视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经济复苏基础薄弱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却快速升温。继2011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中东欧16国经贸论坛之后,2012年4月,第二届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在波兰华沙举行,温家宝总理在会上提出了促进双边合作的12项举措,同时宣布中国决定设立100亿美元的专项信贷额度。这些举措为中国企业走向中东欧市场注入了动力。中东欧是个"新"市场,一方面中东欧市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来说,波兰、捷克、匈牙利为中东欧前三大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东欧16国中,与中国贸易额最大的是波兰,达130亿美元,其次是捷克100亿美元、匈牙利93亿美元。目前这3个国家都已经加入欧盟,尽管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有所波动,但总体来说发展状况良好。在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成果的推动下,3国在中国开展了多场投资推介活动,为中国企业开拓当地市场给予了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的沿线66个国家中,中东欧国家有16个,包括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本文介绍中东欧各国的税收政策及税务筹划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中东欧国家纷纷走上市场化、民主化和欧洲化的转型发展道路。在经济转型的历程中,这些国家也面临金融转型这一重要任务。中东欧国家的金融转型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转型初期的金融转型、转型深化阶段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对外开放。中东欧国家在转型初期所面临的金融形势与中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近20年的金融转型步伐明显快于中国。因此,深刻反思中东欧国家的金融转型,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中国从更加审慎的角度完善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1989年之后中东欧国家普遍进入经济转轨期,1993年之后逐步摆脱转轨期最初的困难期,经济走向复苏。这为外资进入该地区创造了诸多的机会,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新的世界投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 俄罗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提出 经济转轨以来,绝大多数转轨国家在经济转轨初期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经济衰退。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家率先实现了经济正增长。而俄罗斯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深,这种转轨危机的深度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如何尽快摆脱转轨危机,如何尽快实现经济增长?诸如此类的问题自然成为包括俄罗  相似文献   

19.
张琦 《国际贸易》2002,(6):55-57
在经济转轨国家中,捷克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最为成功.1990年-2000年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约230亿美元,有55000多个企业获得外国资本,是中东欧国家中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捷克人均吸引外资居中欧首位,吸收外资总额也超过匈牙利而名列中欧第一.  相似文献   

20.
在中东欧的转轨国家中,不同的私有化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产权安排,而不同的产权安排又导致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选取了匈牙利和捷克这两个在私有化方式上最具代表性的转轨国家,比较并分析其不同的私有化路径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