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选取2005年1月至2022年6月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数据,从投资风格漂移视角探寻了基金规模与基金业绩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我国基金市场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被动与主动投资风格漂移对该效应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两个方向的影响,这解开了投资风格漂移无法解释基金规模效应的问题;机制分析表明,基金持仓成本的增加能够放大被动投资风格漂移对该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为监管部门对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为基金公司的基金规模管理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看涨情绪变动指标和市场收益率变动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以考察开放式基金是否具有锚定启发式偏差,并进一步考察基金投资心理预期对其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开放式基金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锚定启发式偏差,但不明显,并且开放式基金这种非理性的投资心理会对其短期投资业绩产生负向影响,而对中长期业绩的影响却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2014-2023年中国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主动管理基金为样本,研究因子相关收益率与资金流量的关系及对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1)主动型基金存在基金经理能力与规模不匹配的问题,原因在于投资者在分配资金时存在有限理性问题,容易将部分暴露于因子所带来的收益率理解为基金经理出色的管理能力所创造的超额收益率,进而对一些基金投入过多的资金;(2)前期因子相关收益率为正的基金,通常会使其下一期资产规模过大,超出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进而导致基金未来的投资业绩较差;(3)基金投资者群体差异以及市场环境的不同对于上述规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利用2005年至2010年的积极偏股型基金的数据分析了基金规模对基金行为和基金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规模大的基金存在较高的正反馈交易策略,并且其交易活动在牛市中呈现出更高的羊群行为,由此可见规模大的基金并没有提高理性投资的功能;在基金的绩效方面,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大,基金的选股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择时能力却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LSV及其修正模型,运用2003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季度投资组合数据,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存在较明显的羊群行为,基金卖出羊群一般明显大于买入羊群,且羊群行为在第2季度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资金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7年7月30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公布的Topview数据,对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的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是上证180指数(及指数的自然对数和对数收益率)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而上证180指数与保险资金交易行为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对相关变量的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在样本期间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对上证180指数(取对数)及其对数收益率的均值产生了微弱的正向影响,但没有对上证180指数(取对数)及其对数收益率的波动性(以残差或条件方差衡量)产生统计上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认识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这直接影响到我国有关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工作。要设计好、发展好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制度,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人们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力研究——基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视角,给出了基金经理进行资产配置的原则和理论模型,并据此设计出判断基金资产配置能力高低的标准。对我国54只封闭式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力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封闭式基金大部分具有较高的资产配置能力;研究同时发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组合中证券的调整进行资产配置,而较少依靠对组合中资产的调整来满足资产配置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卢小兵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2):23-28
对于以组合管理为基本方法的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其投资风格选择的不同会导致投资者对其投资偏好的差异,加之证券市场的非有效性和投资者的非完全理性,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决策更多基于心理动机和行为因素的判断。本文运用行为组合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选择对基金需求的影响及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需求特点和偏好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金融市场上羊群行为理论和经验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采用LSV等方法.从实证的角度对1999-2002年期间我国封闭式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封闭式投资基金整体上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其羊群行为度是成熟市场国家的2-3倍,并且,样本基金在小盘股上更容易发生羊群行为.在1999-2001年这三年间,样本基金买入股票时更易产生羊群行为,而在2002年,结论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国公开披露的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率数据,对关于投资风格分析的夏普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分析,得出该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投资风格分析是有效的,是观察、判断管理人投资风格及其变化的一个良好工具的结论,并概括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对营销投入和企业绩效等有关概念进行阐述,定性的对企业营销投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运用我国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研究,找出营销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以期指导企业的营销投入,使之能在企业运行中产生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不仅是实现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有效监管、保护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也是维持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必要手段。现阶段,为加快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内涵,认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意义,了解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以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地人是否更加倾向于购买本地股、或者正好相反?如何解读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含义和行为金融学含义?论文以北京、上海、深圳开放式基金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北京基金和上海基金低配本地股,表现为本地规避,深圳基金高配本地股,表现为本地偏好。第二,北京基金、上海基金和深圳基金都拥有不为外地投资者知晓的本地上市公司私人信息,其中北京基金获取本地私人信息的能力最为显著(对应的则意味着北京本地股信息最不透明)。第三,北京基金和上海基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本地情结,而深圳基金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本地情结。上述结果证实了地域因素是影响投资行为和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这一影响体现为"本地信息优势"和"本地情结"两个方面上。论文的研究结论,对资产定价的信息假说、对金融的文化意义、对行为金融的地区因素等诸多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