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金融危机之前和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会计界引入并大力提倡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当然那时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界定还不清晰。金融危机之后,随着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我国会计界也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对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使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
浅探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备受责难,成为人们找寻危机根源时的众矢之的。作为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公允价值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本文通过阐述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简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状况和所收限制以及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说明,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当前经济形势低迷,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仍然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在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备受责难,成为人们找寻危机根源时的众矢之的。作为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公免价值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本文通过两述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简介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状况和所收限制以及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推广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说明,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当前经济形势低速。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仍然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的接轨,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运用遭到了质疑,理论界和学术界纷纷探讨公允价值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否满足引用它的初衷——公允价值可以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即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引起了业界内外人士的争论,各国相关人士纷纷指责IASB的公允价值计量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表现出的缺陷,介绍了IASB面对金融危机、应对国际金融兼管界的呼吁对金融工具会计做出的改革与发展,并阐述IASB准则的改革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钟扬廉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262-263
2008年9月,源自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激烈论战。在立足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本质入手,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结合公允价值的特质深入剖析导致金融危机的机理,最后提出改进与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使得企业资产大量减计,从而也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理性分析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如何适度引入、谨慎运用就成为我国企业把握准则精要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发展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下半年一场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这场危机之中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曾经备受追捧的公允价值走到了自己的岔路口,公允价值会计该何去何从?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虽不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公允价值在极端市场中运用方面存在的缺陷,对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并就这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席卷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被质疑。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此次金融危机中各国对公允价值的反应,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和此次金融危机的关系。同时就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与不足进行了探讨。进而关注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谨慎使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危机下我国如何运用公允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甚至质疑,公允价值是否应当在我国继续运用以及怎样运用成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拟通过美国在金融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讨论及运用情况,结合我国实际,试提出时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几点警示。  相似文献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广泛运用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理论界认为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符合会计目标之决策有用观。公允价值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运用遭到了质疑,理论界和学术界正纷纷探讨公允价值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否满足引用它的初衷——公允价值可以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即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备受争议,本文围绕金融危机的成因,对公允价值之争的两种观点进行了阐述,并辩证地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警示人们应理性地使用和完善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的地位备受质疑,金融界以及一些国会议员与会计界就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强大的压力下,IASB和SEC、FASB并没有改变公允价值计价的基本原则和取向,但对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修正。从IASB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的视角,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以及金融危机对会计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金融危机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雪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222-223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公允价值受到多方质疑。从两次金融危机的对比分析出发,驳斥了"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元凶"的观点,并根据会计计量属性应服务于会计目标这一标准论述了公允价值运用的必然性,同时论述了作为新兴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运用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并具体针对我国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危机中审视公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盛极一时的公允价值计量备受冲击,华尔街银行家指责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要求废除公允价值计量,而会计界的人士则认为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罪责推给公允价值。本文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以及如何正确发展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发了许多金融界人士的思考甚至质疑,提出:会计计量原则--公允价值,是遗成金融危机的元凶之一.救市的手段之一就是要修改目前会计核算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否应当在我国继续运用以及怎样运用成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史淇晔 《中国市场》2011,(27):105-106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属性特征入手,剖析了其在运用中的利弊。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因而不能被废除。着重阐述了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在特殊形式下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及在新的环境下我国对公允价值如何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9.
吕少蕾 《现代商业》2011,(12):239+238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的最新发展,主要是"关于调到市价会计的研究"的报告,探索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企业会计实务的增多,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的所占的地位愈发的突出。同时鉴于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特殊影响,大众对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运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以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为探索的核心,对公允价值在企业的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易等方面的运用做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