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石鑫 《商场现代化》2020,(2):114-116
"全域旅游+金融"既是金融服务旅游实体经济,推动全域旅游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也是旅游促进金融产品升级改进,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文章通过构建旅游业和金融业耦合指标体系,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前后期旅游业和金融业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旅游业和金融业的耦合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处于中度协调状态,因此继续加大旅游业金融支持,着力两个产业互动融合,促进产业良性耦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网络嵌入"属性,从人际关系、人地关系两个维度探讨了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要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度的影响,构建了"社区关系—旅游感知—支持态度"概念模型,并以黔东南两个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抽样样本为例,对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结果显示: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能够强化居民对旅游发展正面影响的感知,弱化对负面影响的感知,进而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结论证实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感知和支持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社区关系管理"策略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促进旅游产业与旅游地社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睿 《中国市场》2014,(16):125-127,130
国际旅游岛建设掀起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同时也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负责任旅游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人们对负责任旅游理念和实践的认知度低,应该引起理论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围绕"负责任旅游认知"这个问题进行探析,以三亚旅游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为切入点,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得出三亚本科生对负责任旅游理念和实践的认知水平过低,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学校、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和学生自身五个方面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新疆旅游,新疆旅游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无疑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为避免旅游业重蹈工业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防止新疆旅游景区因忽视旅游环境容量而对景区和游客造成伤害,以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认知,并对其进行了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5.
戴美琪 《中国市场》2008,(35):72-73
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直接影响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相关分析显示: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正面影响感知与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和满意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和生态负面影响感知与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和满意度无显著关系,与对旅游发展的不支持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居民对旅游经济负面影响感知与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对旅游发展的满意度成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与对旅游发展的不支持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中的"零负团费"现象也愈演愈烈。"零负团费"现象已对海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营销理论等相关原理,分析海南旅游市场中的"零负团费"现象的深层次经济动因,以及"零负团费"现象的相关影响和解决方法,旨在为解决"零负团费"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旅游业的服务水平,支持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就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对旅游业的信贷管理和服务,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方式,规范发展旅游业保险市场,增强旅游保险服务,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营造金融支持旅游业的良好外部环境,改进旅游业支付结算服务,完善旅游业外汇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赵赞 《中国市场》2010,(31):7-8,18
乡村旅游是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地区多赢的一种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农业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安全是一个目的地、区域或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也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目的地处于危急事件中时,其旅游业的发展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从而陷入低迷.危机事件对西藏旅游业主要有四个影响维度,即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影响、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对旅游地经济的影响、对旅游客源地的影响.建立西藏旅游业危机管理系统是解决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危机管理最适合的策略,该系统包括旅游危机预警系统、旅游危机处理系统和旅游危机公关系统.构建西藏旅游业危机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西藏旅游产业链的稳定性,提高西藏旅游业危机意识和防范危机的能力,增强整个旅游行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先后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旅游集散中心.本文首先界定旅游集散中心的概念,分析了其具有的交通服务、信息服务、旅游组织接待、旅游宣传促销、旅游投诉管理功能,指出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定位、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政策资金支持程度、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骈丽军 《北方经贸》2008,(3):116-118
以《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对1996—2005年城镇居民对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的统计为基础,运用基本数学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揭示了十年来城镇居民对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的总体发展趋势以及住宿、交通、餐饮、购物、娱乐、景区/点和导游服务各单项旅游服务质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取城镇居民储蓄增加额、交通和文化娱乐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指标,作为影响旅游消费的基本因素,应用OLS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构建旅游消费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三个指标对影响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具有消费的一般特征,与储蓄增加额和价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即人均旅游花费与储蓄增加额呈正相关关系,人均旅游花费与交通娱乐消费价格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慧斌  王子新 《商业研究》2006,(14):162-164
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的同时,其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立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际,结合迄今为止中国旅游影响研究的相关论著,从当地居民、目的地文化、宏观环境三个方面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来进行研究,以便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受思想观念守旧、旅游人才不足、服务标准不高和建设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使位于牡丹江的、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宫城遗址———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这一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限制了历史文化景区的发展。开发建设渤海国遗址旅游品牌,有利于推动精品景区集群的建设进程,有利于推动旅游及其休闲娱乐度假系列产品的形成,有利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快渤海国遗址旅游品牌建设,政府部门应摆上日程,着力做好旅游人才的培养,加大软硬件设施投资和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地方特色,提高文化层次和吸引力,发掘现有景观独特的文化魅力,使品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吴小伟  毕桢 《江苏商论》2012,(7):122-125
本文通过对泰州居民感知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泰州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居民对于负面影响的感知还不是很强烈;居民对于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感知虽然比较强烈,但是分歧也较大,城市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旅游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部分居民没有明确表态,还处于观察的阶段。居民感知的实证研究能够为刚刚起步的泰州旅游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河北省旅游业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旅游业现存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与经营总体处于粗放型阶段、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健全且带动力不够、旅游市场较为混乱、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宣传招徕和市场促销有待加强等方面。为推动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应采取树立"大旅游意识"、积极建设"宜居宜游"城市、规范旅游市场、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加强旅游商品开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金周”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统 《商业研究》2008,(3):172-176
旅游"黄金周"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黄金周"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形成,开启了中国城镇居民大众休闲旅游的新时期。然而,在旅游"黄金周"中,在巨大经济效益的背后,各种隐患也渐渐显露出来。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旅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黄金周"对我国旅游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规避其负面影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国内旅游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旅游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SARS后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冷静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广瑞 《财贸经济》2003,(11):65-69
SARS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认真而冷静地思考这一影响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是非常必要的.SARS疫情发生之后,人们更加关注旅游业,因为中国的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旅游活动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不能试图回避危机,要准备与危机长期"共舞".SARS过后的旅游业不应当是简单的数量上的恢复,要提倡发展"洁净旅游",追求质量的提升.从中国目前实际出发,要适当调整出境旅游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位重构的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旅游空间理论对浙江省海洋旅游目的地各种区位因子进行考察评价,说明浙江海洋旅游目的地存在着资源储量、品质与旅游发展水平不对称,客源市场发育不完全,目的地内外交通联结度不高,空间感知效应不平衡等状况;揭示出浙江省海洋旅游业总体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扩散效应小于极化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重新构建“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的海洋旅游空间新格局以及相应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We develop a two-sector dynamic model of a less-developed economy with an imported traded good sector and with a non-traded tourism service sector serv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s. Revenue earned from tourism finances imports. The model takes care of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capital stock accumulates over time. We analyse comparative steady-state effects and show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raises the level of capital stock as well as national income but lowers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 in the new steady-state equilibrium leading to a relative expansion (contraction) of the capital (labour) intensive non-tourism (tourism) sector. Pollution abatement policy produces a completely opposite effect; and so tourism development policies are to be accompanied by pollution abatement policies in order to ensure green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