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动漫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等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影、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本文就广西动漫游戏出版产业现状作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陕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公认的文化大省。省会西安,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为人工智能动漫制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是生产动漫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然而,迄今为止,陕西动漫产业却发展缓慢。原因何在?笔者为此采访了陕西的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3.
我国首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于2011年5月27日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园。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是由文化部与天津市合作共建的动漫产业园,是落实中央精神、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部市合作战略的生动实践。这个以打造中国"梦工厂"和"迪斯尼"为发展目标的中国首个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将形成一个集动漫产品研发、制作、发行等于一体的动漫产业链,成为滨海新区新的经济亮点。它对于加快天津乃至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竞争力,更好的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漫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日本、韩国作为世界的动漫强国,在发展动漫产业的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发展机制.日本动漫产业拥有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间接支持为辅的政策环境,以完整的产业链为动力机制,采取环环相扣的全方位发展模式.动漫产品往往带有商业色彩和突出特色生活方式.韩国动漫在政府的引导下.以产品适合国际市场为动力机制,产品依托民族文化的特色,采取政府推动式的发展.虽然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不如日本广泛,但是由于其个性化创意和发达的网络技术,拥有广阔的网络游戏市场.  相似文献   

5.
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空间组织与空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动漫作为通俗艺术、大众文化,已经突破了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障碍,为世界广泛接受。日本有"动漫王国"之称,东京因集中了日本78.8%的动漫企业而被称为"动漫之都"。东京动漫产业高度集中的地理现象,本身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日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转移、内涵特征与组织结构、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东京动漫产业集聚的空间组织具有历史性、地理接近性、民族文化根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王丹 《改革与战略》2014,(1):101-104
文化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满足了大众的文化精神需要,是一国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动漫产业对能源和环境的依赖极低,产业和就业带动作用较强,逐步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章考察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潜力,揭示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鼓励创新创意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动漫人才、构建成熟的动漫产业链、改进政策扶持方式等动漫产业发展对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7.
动漫文化具有的文化独特价值,能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有效的载体、构建新的平台、开辟宽广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漫市场主要为美日动漫所占领,有碍于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文章提出了以动漫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策略,包括:形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动漫并加以创新;内容上,在挖掘民族文化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造型设计上,塑造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和精神内涵的动漫形象;管理机制上,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优秀动漫保驾护航等。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植于日本文化沃土的动漫产业,依托高技术制作、行业配套及科技人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同时,世界60%的动漫产品来自日本,动漫产品的出口约占日本总出口的10%.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创新趋动为主的新常态,科技文化创新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动漫产业是最主要的文化创意产业之一.本文就如何学习日本经验,加快发展我国动漫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动画卡通、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产品等为代表的动漫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这场"后现代产业浪潮"不仅给全球经济战略结构带来了巨大转变,也让发展中的中国城市看到了赶超世界的机遇,纷纷将动漫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于是,就在众多挣扎多年的动漫人"慢慢品味"这份"迟到"的喜悦之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本开始大规模介入动漫业,再加上近年来高密度的动漫产业园区、教学基地,伴以高密度的动漫会展,连续数年的政策支持与企业参与,都让不少业内人士惊呼:中国动漫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现代文化产业对传媒领域的全面革新,在现代传播科技的支持下视觉文化传播时代来临,动漫作品已成为现代通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动漫艺术作品中存有的庸俗甚至肤浅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试图倡导动漫艺术家发掘整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点的艺术元素,进行具有中国原创艺术特征的创作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数字化特征,与引导大众娱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煤海 《魅力中国》2010,(27):129-130
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现代文化产业对传媒领域的全面革新,在现代传播科技的支持下视觉文化传播时代来临,动漫作品已成为现代通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动漫艺术作品中存有的庸俗甚至肤浅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试图倡导动漫艺术家发掘整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点的艺术元素,进行具有中国原创艺术特征的创作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满数字化特征,与引导大众娱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漫产业受到政策、文化、企业和消费者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具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因而需要采取相应的营销应对策略,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动漫产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张昌兵  张台秋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26-128
中国民族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深受模仿过度、精品缺失、产业链不完整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因素困扰。文章指出,需要切实采取加强版权保护、实施精品工程和重视民族动漫典型形象塑造等措施,以振兴国内民族动漫产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仍存在文化理念缺位、定位目标不够准确、产业链条脱节、高精产品与衍生品缺少、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落后、产业基地布局不够合理、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培养体系滞后等问题.为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必须积极培养欣赏和认同动漫的文化与社会氛围,加强动漫产业发展理念、组织模式、集聚模式、商业模式、科技政策、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介绍了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陕西动漫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提高陕西动漫产业竞争力的途径。要借鉴日本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创作出带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动漫作品;注重运用新传媒手段推动动漫产业发展;面向社会、集思广益进行动漫创作;重视动漫人才储备;重视国内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动漫产业竞争力,实现陕西动漫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亦 《沪港经济》2013,(11):42-43
与1980年代的风光相比,香港动漫业显得日渐低迷。近年来,香港政府积极注资推广动漫产业,希望能扩大香港动漫的市场规模,打造文化及创意产业。今年9月,首个以动漫为主题,结合活化历史建筑的“动漫基地”湾仔“绿屋”,正在发展为港人的文化艺术社区,以期为香港动漫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张瑞 《理论观察》2013,(8):87-88
在当前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下,驻马店应利用好本土天中文化资源,加大应用型动漫创意和制作人才的培养力度,创作出动漫文化精品,塑造动漫形象,培育动漫品牌,打造动漫产业基地,促进驻马店动漫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动漫产业是高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天津打造出了漫画版中国"四大名著"系列作品、《逗你玩——马氏相声专辑》、动画片《龙生九子》等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动漫品牌,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天津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发展趋势良好,潜力巨大。研究天津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天津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及瓶颈,探讨天津本土动漫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天津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其成为天津市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围绕动漫产业集聚发展分析了动漫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机理,从影响动漫产业集聚内外部因素出发建立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山东省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构建动漫产业集聚发展的"关联—协作"模型,从而规划基于产业"纵向关联、横向协作"的山东省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动漫产业集聚发展对策,以推动山东省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动漫作品的生产、传播、销售等过程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是动漫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并提出了市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