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重论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经济学说,被认为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典型理论,包括轻重之势、轻重之学、轻重之术三方面内容.其对理解现代经济学中相关理论及政府有关政策措施具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创造性的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思想,其中主要包括改革实践论、改革系统论、改革过程论等.邓小平的改革方法论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重点议题之一。学术史回顾表明,古人的评论尽管缺少技术和理论含量,但对市场机制的价值已有意识;近世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使《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的独特价值得到重视和整理,但迫于日益严重的外部压力和振兴经济的急切愿望,研究中的思想性一定程度上为功利性和工具性所挤占;当代的相关研究,其理论方法由一元逐步走向多样,技术分析不断专业化和精细化,与现实的相关性研究得到强调,但如何提升《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的研究水平,使之有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还有待于努力。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两论"是对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论证,那么,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既反映了这一结合的历程,也是这一结合的具体产物.这一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模式,设计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独特道路和发展前途,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中长期探索的革命理论臻于成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形成.  相似文献   

5.
西汉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中国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揭示重农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为巩固汉代统治基础,汉代政府对商人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进行的干预从未间断。利用政治权力强行迁豪,打击豪民势力;推行算缗和告缗政策,加大对商人的盘剥;实践“轻重”理论,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第一,运用敛财之术调节供求矛盾,稳定市场物价;第二,国家牢牢掌握货币和谷物,控制流通,操纵物价;第三,凭借号令控制轻重;第四,对盐铁等特殊商品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第五,借农时季节贷款给农民,打击高利贷资本。  相似文献   

7.
该文首先批判了当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无伦理论”、“悖论论”、“对立论”、“困境论”、“和合论”等无理责难,认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现实“镜像”的偏向,应当回归到以一元指导与多元整合、普世性与中国特色以及理论与实践等内在紧张的视域来阅读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道路上来.重构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原动力,开拓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理论空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月泉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34-142,150
总论与区域经济方行近年来以致力于“通古今之变”,清理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脉络,本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封建经济论稿》一书,收集近年来的论文15篇,涉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阶段、地主经济、农民经济、封建租赋、地租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封建土地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封建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有关中西比较和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不同观点今年继续争论。黄宗智回应彭慕兰对他的反驳,重申他的中心观点:18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劳动生产率递减,生存压力也显示于弑女婴与大量的卖妻鬻女现象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方行教授论文集《中国古代经济论稿))2015年8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方行教授曾出版论文集《中国封建经济论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和《清代经济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本书是方行教授在前两部论文集基础上,从历年发表的论文中重新选编,包括新近发表的若干论文,共收录论文29篇,43万字。本书全部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8篇,大致是有关中国地主制经济的论文,包括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地主制经济及有关地租等问题的论文。第二部分12篇论文,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共需要论"是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之树上争奇斗艳的奇葩之一,这一理论至今仍对中国财政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社会共同需要论"的主要观点,然后选取"社会共同需要论"关于财政本质的认识,并阐述其对当今财政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当今"政府活动范围"应更集中于"社会共同需要"上,这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调节收入分配,乃至经济长远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经过八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体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民主体论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方行教授最近出版了《清代经济论稿》一书(2010年12月天津古籍出版社)。这可以说是他《中国封建经济论稿》(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的姊妹篇。本书收有论文17篇,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称,中国不能接受资本无道德论.中国企业正面临企业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已经不能容忍.(1月29日《中国经济周刊》)……  相似文献   

14.
陈铭 《世界经济研究》2001,(2):83-84,53
国际贸易环境理论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必要以系统论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论》以国际贸易环境系统论、国际贸易环境资源论、国际贸易环境决定论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系统论模式的贸易环境理论,在国内具有开创意义。该书根据其理论对中国外贸特殊环境的分析,对加入WTO后 中国外贸的新发展具有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战后,为揭露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欺骗性,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帝国主义理论,列宁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指出帝国主义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腐朽的又或是寄生的、处于垂死边缘的资本主义,具有"垄断团体产生、金融寡头出现、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产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领土大量被分割"等特征,后又形成了新帝国主义论和后帝国主义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指认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货币理论的一支,货币数量论对于西方经济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研究货币数量论的渊源与发展,分析早期、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货币数量论的产生背景、主张及政策含义,并对各阶段进行简要评述,清晰地梳理货币数量论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从2003年至2014年,中国房价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学界对房价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相继提出了泡沫论、局部泡沫论、阶段泡沫论和理性泡沫论等观点。学者使用了大量的经济理论和计量模型,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中国房价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方法科学,成果丰富。对中国房地产的研究是国家经济战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一整套独见的人才思想。邓小平人才思想包括人才战略论、人才尊重论、人才培养论和人才管理论等。邓小平人才思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锻炼和培养了大批人才;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推动了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9.
王森 《中国经贸》2012,(16):6-6
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在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单纯地依靠原始的比较优势或者要素禀赋来定位一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已受到不少质疑,即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说。  相似文献   

20.
一、邓小平金融思想: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邓小平金融思想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主要包括“核心论”、“真正银行论”、“证券论”、“外资论”、“杠杆论”、“法制论”等,从理论上完整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关系,是中国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南。(一)“核心论”“核心论”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明确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提出的重要金融思想。在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针对当时人们在经济和金融改革关系上形而上学的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