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群 《全国商情》2005,7(8):62-64,69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涵义和性质着手,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拥有的两种收益索取权:合同索取权和剩余索取权。指出市场中的企业不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而是不同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了共同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而达成的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组织。企业所有权界定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企业剩余是对企业人力资本的一种间接定价,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的适当安排有利于激励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所有权概念,目前有两种界定,一种界定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另一种界定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不同的界定,造成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混乱。因此,应对这两种企业所有权界定进行深入分析后重新界定。本文把企业所有权界定为剩余索取权和归属性控制权。为了重新界定企业所有权概念,文中引入了归属性企业所有权、明晰控制权、参与控制权、股东企业所有权、经营者企业所有权和生产者企业所有权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整合,企业所有权由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组成.但是企业所有权如何配置,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所有权配置的争论出发,分析争论的误区,阐述企业所有权变迁的轨迹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企业所有权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教育机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是由于教育合约的不完备而导致的剩余产权,包括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教育机构所有权初始安排中,相对于人力资本提供者,非人力资本提供者应该拥有更大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团队特征要求教育机构所有权的初始安排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既体现为企业各参与方的一种契约关系,又体现为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同时,它还体现为企业内部各种权力包括(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经营者选择权等)约束和制衡机制,其内涵是丰富和深刻的.而财务治理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公司治理必须从财务治理入手.  相似文献   

6.
所有权配置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契约各方的利益。理论上说,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应当是: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和控制权的配置相对应,让企业的风险承担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但企业所有权的最终安排取决于契约各方凭借自身实力进行博弈。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最终安排的具体表现形式。财务会计作为协调契约各方利益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目标的定位应与企业所有权的配置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模式相一致。“受托责任观”是对传统的“股权至上”逻辑和股东单边治理模式的反映,而“决策有用观”则体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共同参与企业治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要素所有者视角分析企业的契约性质,并从中提炼出企业理论所要解决的经营者选择和激励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可借助于企业资本结构(即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的比例)的优化调整实现企业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的最优安排。但资本结构的优化又受到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同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约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企业应该依据其市场与技术条件导出其最优的融资条件和方式以实现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和企业绩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在涉及两种以上财产的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拥有两种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因此,研究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实际剩余索取权和自然剩余索取权。富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需要兼顾这两种权利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监督和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财产所有权及其两种重要形态在经济学文献中,财产所有权是指对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它是类似产权的一个概念,与企业所有权是有重要区别的。我们可以将财产所有权根据财产的不同类型区分为资本所有权和劳动所有权。资本所有权包括对货币资产、实物资产等非人力资本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权;而劳动所有权是指对人力资本(包括管理知识、专业技能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转让权。笔者认为,随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劳动(人力资本)作为财产的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知识产权(劳动所有权)的界定与保护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将财产所有权区分为资本所有权和劳动所有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二、企业所有权及其安排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是指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所谓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而言的,是指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的余额(利润)的要求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是与企业风险紧密联系的,剩余索取者也即是企业的风险承担者,因为剩余相对于合同收益是不确定的,也是没有保证的,在固定合同收入被支付之前,剩余索取者什么也得不到。而所谓剩余控制权指的是在合约中没有...  相似文献   

10.
构筑基于财权的财务基础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的本质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 ,所有者和经营者是财务主体。由于所有者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目的是确保其剩余索取权的实现 ,因而财务目标是追求剩余 (利润 )最大化。财务本质的规定性内在地决定了财务职能分别由所有者和经营者来行使 ,也决定了我们必然倾向于从职责的行使上来界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职能。从企业所有权安排出发 ,将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财务基础理论 ,可以在主流的企业理论框架内建立起财务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