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航油事件发生后,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一事件的最深层原因。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企业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就无法控制风险?是不是国有企业参与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就更大?陈久霖的失败仅仅是因为他一味地赌?几经周折,我们采访到了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黄明教授。他多年来在美国芝加哥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做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与教学,对金融衍生品和行为金融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此次采访进行之前,他即被中航油公司聘为顾问。当我们坐下来开始交谈,黄明首先表明了他的态度:“我不想对中航油事件及陈久霖给予很多的评价,有些人说陈久霖根本不懂衍生品,我不知道他是否不懂衍生品,但我可以说他不懂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仅仅以亚洲某些国家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决定高通货膨胀是否适合于中国,是远远不够的。世界著名货币学专家托马斯·梅耶教授如是评论。梅耶教授以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经济现状做深入而精辟的分析和总结,意在告诉我们:高通货膨胀阻碍了经济的成长,中国如果不能摆正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的关系,那么终将不能踏上在安定中快速成长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债券是证券的主要形式之一,要发展债券不搞评级不行。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将评级机构引入中国呢?不是让外国评级机构来做我们的生意,而是推出我们自己的评级机构,这样做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4.
风险警报再度拉响,让我们记起了纪伯伦有一句名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引用到信贷实践中来,我们发放贷款,应当不只是机械地按照流程来办理,而应不时地回头看是否和贷款的目的相辅相成。把企业做大做强是贷款的最终目的,相信这也是银行扶持小企业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市场演进的故事>是一本关于市场经济的书,约翰·麦克米兰(JohnMcMillan)先生著.市场经济似乎已经席卷了全球,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那样无所不在,是否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美国的一位明星企业家曾经质疑:"关于市场经济,一个终身教授能给我们讲些什么呢?"本书就是要试图回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程 《国际融资》2004,(7):50-53
做大还是做强.这个类似莎翁“TOBEORNOTT0BE”的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中国的企业家。人们习惯于将做大等同于多元化经营.将做强等同于专业化运作。二者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记者曾于去年就此问题与香港中文大学的郎成平教授探讨过。随后他那“做强是根本.做大乃误区”的论断便激起了业内的反复讨论。当好事者批评他是“理论上的正确.实践上的失败”时.高调进行多元经营的知名民企德隆却重重地摔倒在“做大”的道路上。究竟应该如何透过企业实践来理解做大做强呢?“做大做强”是否给中国经济带来其他顽症了呢?记者再次采访郎咸平教授。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否可以经受巨灾的考验?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做法中得到什么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祁祥教授。  相似文献   

8.
《新疆金融》2010,(9):1-3
《金融研究》编辑部于2010年8月召开秋季圆桌会,主题为"‘十二五’我们需要做什么"。会议邀请了人民银行市场司徐忠研究员、人民大学瞿强教授、瑞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殷剑锋教授、对外经贸大学丁志杰教授,以及人民银行部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
做大更要做强——关于事务所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正在进行的事务所上规模运动,使事务所的从业人员总数、注册会计师人数、业务收入等得到大幅度增长,但是同时又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事务所的规模上去了,档次和水平是否也上去了?我们的目标仅仅是要做大,还是做大更要做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事务所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到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兴衰,因此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将中央电视台和新浪网比较一番,也许非常有趣:一个是传统媒体大鳄;一个是新媒体新贵。想到这个题目,并且做了一些功课之后,其结果竟使我颇为震惊。我不得不写下这样的结论:仅就市场影响力而言,新浪网是迄今中国仅次于中央电视台的媒体。按媒体经营的规律,影响力更强的媒体最终财务上也会超过弱的媒体。这表明,新浪未来的财务收益和市场价值仍将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某省高考语文卷给出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小故事:某位教授,在授课前为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教授分别在讲台上摆放了一个广口瓶、一罐小鹅卵石、罐沙子和一瓶水,他先用一些小鹅卵石装满瓶子。然后问学生,是否还能往瓶子里再装进一些东西,将近一半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教授笑了笑,然后又往瓶中装进一些细沙,再提出同样的问题,所有学生又近平一致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教授笑着摆摆手,将水缓缓倒入瓶中至瓶口。出题者要求考生据此写就一篇议论又。  相似文献   

12.
如果在众多基金管理者中做一个忙碌程度的排名,那么可以摘走"最淡定"基金管理者头衔的当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丁远教授。"选股工作1年可能也就忙个3天吧。"2011年5月23日开始建仓的"朱雀丁远指数中性基金",无论大盘是否跌宕起伏,淡定的丁远教授依然在淡定而精心地操作着。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授曾在课堂上这样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峰?”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随口答来: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回答不上来了。教授又问:“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此次竟然没有人敢回答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这时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随后,这位教授的一个关于心态的实验更是令我们深思: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还有一些学生似…  相似文献   

14.
黄达 《金融博览》2010,(13):28-29
本刊将连载的“与贷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记录了黄达教授建设发展中国金融学学科的一段心路历程,是我们打开这位金融大师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阅后,编辑希望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反思。在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在充满各种功利诱惑的面前,学术界是否应该克服浮躁风气?做好学问的背后是否折射了如何做人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祥子 《时代金融》2012,(34):41-42
<正>不管你是否已经踏入职场,是否已经拥有了一份工作,你都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认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另一些人则是为了混日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幸福和成长——他们对于工作所报的态度则是用生命去做。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弄明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否则他就无法获得源源不断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工作确实能够为我们换取生活资源,为我们打发掉无聊的时光,但最关键的是它就是我们的生命,它所体现的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高峥  张慈 《云南金融》2011,(6X):20-20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条古训教导我们每天都要思考反省这一天做的事是否正确,是否按计划完成了任务,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因此,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充当着帮助公司三省其身的过程。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和其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特点发生了不匹配情况,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其最大职能,降低了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对此,这和集团公司内部的审计模式改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鑫  刘婉琴 《财会学习》2016,(16):223-224
企业做大做强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所谓“大”,是指企业的规模,所谓“强”,是指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主要从资产规模、员工数量和销售额三个方面来衡量华为是否“做大”;从盈利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经济贡献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华为是否“做强”,并总结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基于钱玉林教授的一篇发表在法学研究上的文章所进行的思考。钱玉林教授对于公司章程中"另有规定"的观点引起了我对公司章程性质的探讨兴致,几经审议才出台的新《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章程另有规定除外"的提法是否有悖法理?是否会导致资本多数决的滥用?是否相比较93年的《公司法》来说是一种退步抑或会引起现实生活中诸多的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值得我们进行思考。文章旨在从公司章程的性质、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合理性、如何正确对待公司章程中的"另有规定"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2008,(7):68-68
我市某工伤职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要求对其停工留薪期内是否需要护理进行鉴定,并确定相应的护理费标准,以据此决定是否向用人单位索要护理费。请问,我们能否这样做?  相似文献   

20.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条古训教导我们每天都要思考反省这一天做的事是否正确,是否按计划完成了任务,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因此,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充当着帮助公司三省其身的过程。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和其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特点发生了不匹配情况,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其最大职能,降低了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对此,这和集团公司内部的审计模式改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