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欢章 《秘书》2011,(11):40-45
毛泽东诗词充满丰富多彩的情趣和理趣,这是获得千百万读者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生活情趣,包含诗人对生活的立场态度、憎爱情仇、兴趣喜好和向往追求等等,是诗人的总体情感倾向的一种流露。这种生活情趣在诗歌创作中转化为一种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就是对生活美的一种发现和把握,对生活诗意的一种追寻和捕捉,因而构成一种引起人们审美愉悦的艺术元素。审美情趣总是熔铸为二种艺术个性,而且不能脱离艺术个性而得到表现。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各种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是诸多艺术种类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其本身也具有高效的美育价值。欣赏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让人们认识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功能。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美育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各种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是诸多艺术种类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其本身也具有高效的美育价值。欣赏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让人们认识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功能。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美育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各种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是诸多艺术种类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其本身也具有高效的美育价值.欣赏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让人们认识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功能.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美育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姚庐 《活力》2005,(12):102-102
一、音乐教学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教化的独特功能。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角度出发。研究、运用中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当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因此,美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是感受性的、浸润性的、游戏性的,是其他德育课、智育课、体育课、劳技课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6.
赵建萍 《活力》2005,(4):182-182
德国著名教育家奥尔夫说:“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正因为当今的形势需要的是大批开拓创造型人才,所以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师是创造型人才的直接培养者,音乐教师则应让学生在愉悦的乐声中快乐地创造美,在自由编创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展现生命的潜能,发展生动活泼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郑雪洁 《民营科技》2009,(9):78-78,144
审美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完美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艺术教育的分支: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增强审美兴趣,陶冶审美情感。在美术教育中,正是通过提供多种美术实践活动来启迪青少年的审美心灵。让孩子们在教学当中体验美,同时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我们应利用其优势,通过基础美术教育构建青少年健康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9.
吴一高 《活力》2011,(14):112-113
相对于西方审美价值而言,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美的认知是更贴近于心灵层面的.不论是对于美的判断、美的创造和审美体验来说,更加注重的往往都是依托于自身精神境界的感悟,通过对美的“物象”的艺术化表现,实现“物象”本体向“意象”本体的升华,进而达到“意境”营造的目的。一切的审美效果都是通过融化在物外之境中的情感所达到的。这就是中国民族审美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写意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党维敏 《活力》2010,(20):58-5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探讨也逐步深入,美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要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继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外,还要发掘语文课本中美的因素。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意境美,通过板书展示其结构美.教师的语言应揭示艺术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好的广告创意给受众带来信息的知悉和审美愉悦.广告美学,是指研究广告艺术表现的美学规律和广告审美心理特征的应用美学学科.真实性是广告美的生命基石,是根本性规律;科学性是广告美的坚实保证;广告审美因素是构成广告艺术形象美学价值的要素; 广告创意是表现广告主题的、能有效地与受众沟通的艺术构思; 广告审美形象具有三种特征:一是功利目的,二是贴近生活真实; 三是合于审美规律.广告美学在当代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绩效化、互动化、人文化等趋势,广告创意要走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它是人在美的原则下创造的世界,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己的实践.另一方面,它是人的主动和创造性实践产品的精神.艺术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其审美价值,它应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精神需要,它是为了唤醒人们的贫困,因为创世超越了美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是要求生产者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思想、情感、意图、情绪和欲望渗透到生产过程中,渗透到产品中,这一过程被称为物理和化学过程.当人们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一种精神的人格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创造出一种艺术精神,它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或社会精神的成果.本文阐述了音乐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守艳 《活力》2010,(12):179-179
美育作为传递人类审美的经验,审美成果的一种手段与方式,是人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应当说古已有之。西方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没有审美价值,教育过程就失去一半的美好意义。学校美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利用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最好载体,学生则是美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点滴话幽默     
听到一个幽默的故事,读到一篇幽默的小品,人们总会产生一笑的愉悦。笑后又感到有所感受、有所触及、有所领悟,这就是一种艺术和情趣的享受。 幽默,会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更为广阔的自由天地。人们生活中有紧张就应有闲逸,长期拉紧的弹簧不能复位,紧张过后需要放松,需要闲适来调节。正如人们饮食不能只为了补充营养而没有咀嚼品味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精神的审美塑造企业精神是企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总结。企业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审美文化上,不仅指艺术美,而且包括生产、生活、人的精神品质等美的因素。审美文化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层次。审美虽伴随生理快感,但它必须表现为一种喜悦、愉快的心情,具有强烈的爱憎,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审美文化在企业中,也是和整个生产经营联系在一起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它影响和反映着企业的精神面貌,是企业精神最集中的折射。因而,企业审美文化能够摆脱对外在形式美的单纯追求,达到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企业职工的审美理想体现在追求内…  相似文献   

16.
一、文学审美论:他律本质论向自律本体论的转向 审美体验论、人类学本体论文艺美学摒弃文艺的认识论本质的追问,而着力探究人类文艺审美与人类生命合一的本体意味,自然将那个人生中令人陶醉的审美体验(生命体验)推到了前台,这就为当代文艺美学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过渡提供了有力的逻辑支撑点.而文艺的人类学本体观本身也在此过渡中凝结为一种存在论或生命论的文艺本体观.对于感性的艺术本体地位的张扬凸现了审美体验论的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大学生舞蹈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喜宁 《民营科技》2009,(12):86-86
舞蹈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其性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舞蹈基本知识与舞蹈基本擞能,及综合的舞蹈创编能力。舞蹈训练是美的训练。它既能塑造学生外形美,也能塑造学生的内在美。所以,它是增强体质,提高形体美、动作美以及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自信心的一种特殊训练。舞蹈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及审美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精神生活。普通高校开设形体舞蹈课,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艺  李海涛  雷燕 《价值工程》2011,30(27):156-157
工程图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图样绘制与阅读方法的课程。本文通过对工程图学中点、线、面基本元素美、几何图形美、对称美、和谐美、变化美、动静美、空白美等美的探索,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触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音乐艺术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时间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有组织的声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出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它没有清晰明确的视觉形象,也不像语言艺术那样,用清晰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生活.但音乐艺术研究是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王卉 《河北企业》2014,(1):97-97
<正>丑一直以来被解释为美的对立面,就像是美的影子,总是看不清楚。而丑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极具趣味性的。艺术、设计都源于生活,生活中更是不乏丑的元素。作为美的对立面,丑在艺术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设计师的设计,丑的元素在设计中达到了美的元素望尘莫及的效果。一、如何解释"丑"在艺术、设计中,人们更为注重美,而丑就像是为了证明美而存在的,所以丑好像是被蒙了一层面纱不被看得清楚。但是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是源于生活的,"丑"真实地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