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个税调解个人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亟待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探索分类综合税制模式下的个税,并从重构税率体系、合理费用扣除、提高税收征管等等方面完善我国个税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税率设计不合理、税基较窄、费用扣除欠缺公平性、征管模式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需要完善个税征管体制,提高征管效率和水平,采取调整和简化税率相结合、扩大个人所得税税基、完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措施。同时,应结合我国个税分类制的实际情况,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提高我国个税的征管水平。  相似文献   

3.
邓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56-57
个人所得税是以"劫富济贫"为初衷和主要功能的税种,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其起征点设置是否符合量能负担和税负公平原则,被看做是一国个税税制是否合理的首要因素。针对2011年的我国第五次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目前我国个税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我国个税税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剖析了此次个税改革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程强 《现代商业》2011,(6):95+94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设计的缺陷制约了其功能发挥,结合国际个税发展方向,论文从建立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5,(15)
个税改革是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关键,本文从个税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个税改革的现实性进行论述,以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认为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需要从简化税目,简化税率,完善抵扣的角度入手,通过这样的改革使得纳税人在这样的税制体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提高个体的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6.
石红红 《商场现代化》2010,(20):155-156
在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问题受到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区别起征点与免征额的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存在的未考虑地区差异、未考虑家庭差异、工薪阶层个税负担沉重等缺陷,提出了适当调整税率、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设置能自动调节的公式化免征额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收入结构的变化,目前工薪阶层的纳税比重占个税总额趋于增大,个人所得税调整频频“触痛”工薪阶层的神经。2011年9月国家上调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3500元。但是,单单调整个税起征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高收入阶层纳税不足问题。当前我国的现行税制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分类个人所得税制,这种个税制度对收入来源单一的中等收入人群税负较重,而相对于收入来源较多的高收入阶层,税负则偏低。同时,由于没有考虑到纳税人实际的家庭负担,使个税制度有失公平。借鉴俄法等国改革经验,我国应采用混合所得税制模式,扩大纳税人范围,选择合理的税率结构,加强个税征管力度,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的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朝霞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231-232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税制模式不公平不合理,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个税税率设计不完善,纳税人的权利有限等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本身有较大缺陷,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不合理,代扣代缴的质量不高,税务机关信息不畅,征管手段缺乏有效性。没有完全达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目的,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应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以调整个税起征点基数为契机,建立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健全对个人收入的监控体系,加快发展税务代理制度,实行个人所得税双向申报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从多个方面着手,堵住高收入者逃避个税的关键漏洞环节,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税制中,个人所得税却被公众认为是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个税流失严重不仅使财政收入损失巨大,而且还加剧了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因此,进一步加强个税的管理和征收办法,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自觉纳税的意识是改善我国个税流失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从2005年至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经调整了三次,但个税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在税制选择、税率设计、费用扣除以及征收管理等方面综合改进。本文基于最优税收理论,探讨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税制模式不公平不合理,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个税税率设计不完善,纳税人的权利有限等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结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6)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税种,它的存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它已成为当前我国改革力度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税种之一。我国个税自1984年开始实施,与发达国家相比开征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亦出现诸多问题,其已历经多次修改并在不断完善中。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不适应其发展要求,许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比如,税基过窄,费率扣除方法不合理,征管漏洞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个税违背了税收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本文正是基于目前我国个税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国外业已成熟的税制模式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全盘统筹规划,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发挥个税在公平条件下调节收入分配、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宏观大背景下,全社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期待日渐强烈,对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呼声也随之高涨。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使不公平的个税制度逐步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针对调整后的个税制度对于我们又有哪些新的影响呢?这又将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陈玉婷 《致富时代》2010,(3):115-115
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税制改革的变化,我国的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仍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个税的调节个人收入作用并没有完全真正的体现出来,使得我国的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因此,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加大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十分必要。该文就个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税制中,个税被公众认为是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其主要原因在于:征管方式、征管手段落后;对违法者处罚不力;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等。针对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状况、原因和主要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浅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8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过第七次修改正式公布,本次大修使我国个人所得税从税制层面发生改变,初步建立了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征收模式。本次个税变化之大,致使部分原有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套路失效。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下是否还具有税收筹划空间?通过对比新旧个人所得税计税规定,分析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的淘汰与更新。  相似文献   

1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税收作为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之一,应需兼顾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稳定国家发展大局。随着我国个体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分类所得税制的个税模式已不再适用,于是我国税制模式调整为分类与综合税制。分类与综合税制模式应只是我国向综合税制发展的一个过渡。面对复杂的时代背景、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个人所得税在选择探究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共同认知。基于这一思想,探讨三种税制模式,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向国外借鉴先进经验,得出以分类综合税制为过渡,向综合所得税制模式探近的结论,并提出如何向综合所得税制探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于金涛 《现代商业》2011,(35):195-196
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体现国家的有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对个人所得税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个税税收征收模式、费用扣除方法以及个税税收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个人所得税问题一些想法,以期望能近一步完善我国个税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