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颜开云 《华商》2012,(3):38-39
谈GDP增速:经济增长目标为何是13%? 有记者谈到,在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全国GDP增长目标确定为7.5%,而长沙市的GDP增长目标是13%,要高好几个百分点。张剑飞回答说,地方“两会”早于全国“两会”,这个目标是根据长沙情况制定的。  相似文献   

2.
《四川物价》2006,(8):1-1
上半年全国经济数据公布后,多数专家以“偏热”两字形容当前经济。 GDP增长10.9%:偏热 上半年GDP增长10.9%,显示出“比较明显的过热”。目前经济处在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上半年的能耗不仅没有降低,可能还略有提高;一些地方土地占用超标,非法占地现象多有发生;环境污染的成本也一直没有算到统计数据里面去。当前经济无疑在高位运行,下半年经济同比增长肯定还是接着往上走。  相似文献   

3.
吴亚梅 《商场现代化》2007,(6Z):375-376
进行绿色GDP核算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重视其增长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倡导绿色GDP 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亚梅 《商场现代化》2007,(17):375-376
进行绿色GDP核算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重视其增长质量和增长的可持续性,建立衡量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绿色GDP,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地方"两会"相继闭幕,2014年各省经济增长目标也一一出炉。与上年比较,有22个省市自治区主动调低了经济增长目标。地方下调GDP增长目标的举措,与目前中央提出有质量的增长相符合,说明各级政府开始摒弃一味追求过快的速度,不再将GDP作为地区发展最重要的考核要素,而是日益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降速提质"成为普遍共识。"十二五"前两年(2011年和2012年),在国家层面把GDP增速定为在7.5%,2014年的增速是多少,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会明朗。从地  相似文献   

6.
《商界》2009,(4):14-15
实现GDP增长8%目标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我想“保八”应该有可能,因为财政刺激的力度相当大。4万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分两年,平均一年差不多7.5%到8%之间,这个比率远远超过美国财政刺激的力度。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过去比较虽然下降约三个百分点,但还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中国经济至少可以再红个二三十年。  相似文献   

7.
读者反馈     
龚震 《中国海关》2004,(10):4-4
鉴于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现象,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由此延伸,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我们同样有必要提倡“绿色税收”。  相似文献   

8.
显峰 《市场周刊》2004,(10):38-38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将定为7%左右。这与2003年实际GDP增长9.1%相比降低了两个百分点,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7%的预期增长目标对于煤炭行业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威 《华商》2012,(2):20-20
随着28个省市自治区的“阿会”召开,各地对于今年GDP的增长都做出了预期。笔者经整理发现,2012年GDP增长一标呈现“东低西高”格局,多省份提出GDP“翻番”的日标,其中19含省的预期增长牢都高于10%,普遍高:于机构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9%的预期。  相似文献   

10.
李琦 《江苏商论》2006,(11):33-34
实证分析了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增长、投资增长、GDP增长的关系,发现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更大,并具有“乘数效应,”但经济增长容易受到宏观波动的影响,因而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黑龙江省GDP总量增长较快,但存在内在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我们要全方位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真正从单纯关注增长速度转向重视社会生态效益,从单纯关注GDP总量转向重视GDP的增长结构,从单纯关注优势产业的发展转向注重弱势产业的发展,从单纯关注发挥本省先天优势转向注重发挥后发优势,从省情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衡量GDP增长的五个结构性指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地方经济增长率和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民营经济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在关注GDP总量的同时,要重视本省对外贸易的增长率和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影子银行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MSVAR模型并选取我国1978年至2012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相互之间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区制依赖性.在“高速增长”区制中,影子银行发展较快,GDP增长率较高,两者间有较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在“适速增长”区制中,影子银行规模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均较低,两者间的促进作用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3.
《财贸研究》2019,(3):1-14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高数量、低质量"的情形,从一个新的视角——转换成本讨论其与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转换成本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转换成本越大,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越低。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证明,当转换成本较小时,晋升激励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较大;反之,则较小。进一步,构建转换成本指标,并借助2000—2016年中国257个地市级非平衡面板数据,对转换成本与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因此,识别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约束条件,降低地方政府的转换成本,才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摆脱质量困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国外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及绿色GDP和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对国内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对国外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及绿色GDP和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对国内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主要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准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学界通常把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即“内涵式”和“外延式”作为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长,称为“外延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则称为“内涵式”。“粗放型”与“集约型”是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又一种区分。把那种主要依靠扩大建设规模,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不注意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不重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胡祖六 《新财富》2012,(4):46-46
降低GDP增长目标并非意味着低增长对于中国是更合理的选择。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是否已经过去?很多专家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已近消失,加上产业结构瓶颈,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减速期,甚至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此停滞不前。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把2012年的GDP增长目标调为75%,显著低于以往的目标,更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有些评论视此举动为官方对于中国进入低速增长期这一事实的正式默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当中央从追求经济体产出最大化转向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地方政府会策略性地调整增长目标;当因结构调整而使受惠面足够大时,发达地方政府会选择相对减缓本辖区经济增长目标。本文采用2005~2014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是经济增长目标而非经济增长主导着省域差距的变动;当中央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后,发达省份开始相对放缓本地区经济增长目标。这为经济增长放缓、省域经济差距缩小和中央实施偏向内陆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陈玉新 《商》2014,(10):155-155
“十二五”规划将年均GDP增速调整到7%,同时强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因此既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又要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本文将以北京市二、三产业为倒,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累积的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产业增加值对各能源的消费弹性以及各能源的边际产出;得出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可行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平稳增长,通胀因素趋于减弱,总需求增速下降1.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GDP增长率为9.7%,与上年四季度9.8%的增幅大体持平,上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回调态势趋于稳定。按照首次发布的季度GDP环比增长数据(2.1%)折年率计算,为8.67%,表明经济增长率稳定在8%—9%的区间内,符合预期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