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是战国中期在中国出现的一部伟大经典著作,《国富论》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原著。这两本书对人类社会经济变革影响极大。本文首先分析了《管子》和《国富论》产生的历史缘由,接着对《管子》和《国富论》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最后简略论述了《管子》和《国富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对解决今天的各种经济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分别提出“道德人”和“经济人”两个概念,揭示了人性中利己与利他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统一的方面,引发人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伦理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道德价值的冲突、妥善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最终达到“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和谐是中国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很高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首先祝贺你们中心扩建,我认为这是献给北京大学的一个极好的礼物。"严复年度经济学纪念讲座"是为纪念严复先生而设立的,他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在这里庆祝严复翻译《国富论》一百周年多少有点讽刺意味。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发现并发展了经济学中的劳动分工理论.他最著名的学说是所谓"看不见的手"理论:政府做得越少,社会变得越好,即小政府大社会。二十年前中国的国有经济占80%,而现在只剩不足35%。让我们来看一下西欧的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4.
《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正> 问题的提出尽管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传入我国已将近百年,严复的《原富》中译本早在1902年就出版,1931年又有郭大力、王亚南的《国富论》新译,解放后以原著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于197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但是斯密的经济思想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得到传播,更不用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国富论》是近代市民社会向封建  相似文献   

5.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渊源与逻辑起点 (一)古典劳动分工理论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基础之上。企业内在成长论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分析解释了劳动分工如何影响劳动生产率,并进而影响经济成长的原因,认为企业分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了企业成长,劳动分工是企业能力分工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三次全国讨论会暨第三届年会于1986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长沙市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同时讨论了对西方经济学说的评价等问题。关于《国富论》的研究与会者认为,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理论方面,亚当·斯密第一次比较深入、完整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其中的科学成分成为李嘉因劳动价值论和分配理论的重要学术渊源,后来又  相似文献   

7.
张倩 《经济视角》2013,(10):19-21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思想的深刻性和预见性,理论体系的完备与精确,都令人叹为观止。《国富论》中探讨了大量经济现象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比如货币属性、价值来源、比较优势、供需均衡等。《国富论》中所倡导的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及经济自由主义,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而相比之下,18世纪末的中国,处于清朝中期,在思想界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古代传统文化。本文将提炼《国富论》的核心思想和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将其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观念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比较,来呈现相同历史时点上,中西方在思想进程上的明显差异,并希望借此解释西方经济增长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关于"斯密问题"的经济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密问题"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它的真伪、结论,而在于分析这一问题过程中带给人们的思想启迪.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它,思考它;而不能用"存在"与"不存在"来简单地回答它,争论它.将这一问题引申至对于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乃至如今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本性思考将会更有意义.经济学并不应是如今仿佛作为数学分支的学科形式存在,究其根源应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即是以这样一种视角,以"斯密问题"为媒介,另辟蹊径,通过《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个角度共同分析,体悟斯密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思想基础及其对当今经济社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此消彼长的过程。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是社会资源配置问题,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旗帜的经济自由主义和以凯恩斯的《通论》为旗帜的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分歧也集中于此点。但这两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思潮都面临着各自无法回避和完全解决的问题——"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0.
亚当·斯密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其两本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分别立足经济发展和伦理道德两个领域,其中所阐明的理论和思想,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文章将两本书结合起来学习,汲取其中之精华,通过分析两部巨作的理论观点,论述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3日,为迎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年院庆,纪念严复翻译亚当.斯密《国富论》110周年,北京大学召开首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央和地方政界代表和企业家代表5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奉为经济学的圣经;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是工人阶级的圣经。《现代财富论》的作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特点,探讨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财富生产模式。其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1.确立了全面的社会财富观;2.论述了现代财富结构的多样性;3.发现了现代社会财富的新源泉;4.丰富和发展了内含扩大再生产理论;5.提出了现代知识生产的科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高帆 《经济学家》2012,(4):5-14
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来、或者自1902年严复翻译并出版《国富论》以来,中国经济理论已走过了百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始终以"引入"和"再造"作为主要线索,尽管在不同的阶段,中国经济理论的主要引入对象出现了从欧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再到以新古典综合派为主体的现代经济学的依次转变,但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始终具有"西学东渐"的显著特征。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学界并不是以"全盘照搬"的方式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在引入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再造、并使之更好地耦合中国的经济实践也是中国经济学科演变的重要特征。从广泛性引入到选择性引入、从被动式改造到主动式建构将成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和转型的重要使命与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人总是扎堆思考,然后一起变得疯狂,但是要想恢复理智,却得一个一个地慢慢来。"——《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人类的文明史有多久,也许投机的历史就有多久。"投机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大众所熟知的"郁金香狂热"发生在17世纪的荷兰,而真正赋予投机以经济上的意义,则是18世纪后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投机的定义。实际上,一直到1929年大萧条之前,投资与投机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更没有含义上的褒贬之别。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问题"即《道德情操论》中"道德人"和《国富论》中"经济人"关系的问题。"道德人"和"经济人"看似相互矛盾、根本对立,但两者有着内在联系。因此,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解析当代社会的经济伦理问题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1月3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首届"北大经济国富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聘任典礼在泰康人寿报告厅隆重举行。2012年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建院100周年,也是严复翻译《国富论》110周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首届"北大经  相似文献   

17.
论亚当·斯密对中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为了建立一个关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体系 ,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考察了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中国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对他的经济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斯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这一研究对他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对这一研究应如何评价 ?作者以为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准确地把握斯密及其经济思想是有意义的 ,因此根据《国富论》 ,结合十八世纪中国的实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分析。然而作者的主要结论却是斯密对中国的研究符合其整体理论需要 ,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很高兴又一次来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首先祝贺你们中心扩建,我认为这是献给北京大学的一个极好的礼物.严复年度经济学纪念讲座是为纪念严复先生而设立的,他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我在这里庆祝严复翻译《国富论》一百周年多少有点讽刺意味.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发现并发展了经济学中的劳动分工理论.他最著名的学说是所谓看不见的手理论:政府做得越少,社会变得越好,即小政府大社会.二十年前中国的国有经济占80%,而现在只剩不足35%.让我们来看一下西欧的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政府的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9.
董迎军 《资本市场》2006,(5):103-103
<正>《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又名《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一书已由广西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消费资本为核心, 阐述了它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历史渊源、理论结构、核心内容、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消费资本理论从市场经济资本构成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丰富并创新了传统的资本理论,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的理论杠杆,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与资金短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亚当·斯密《国富论》诞生为标志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兴起,自由主义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为国家干预主义吹响了号角,随着"滞胀"问题的出现,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策略成为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