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发展,西方财政理论在转型期的中国已经逐步丧失其现实解释力.本文在分析西方财政理论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新中国主要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财政制度与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一脉相承、不断演进的关系,明确了新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维治理主体中的主要职责,并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内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定位与重构,即以"平等共治、法治包容、持续共赢"为基本理念与核心要义的"多中心、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财政.  相似文献   

2.
余琳  余辉 《全国商情》2009,(6):132-133,136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项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提供了新的可能.随着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非政府组织必将在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转型时期公共事务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政府组织作为治理主体之一,也必将以多元的模式承担起城市社区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国家责任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公平效率理论为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流劳动争议案件及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是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现实动因。借助于《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各地都在进行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实践探索,并在购买内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但却面临着合法性获取、实施程序、监督及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困境。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路径优化既要构建衔接有序的法律体系,加强实施流程的规范化设计,又要完善监督及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财政可持续发展即政府具有足够的汲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有效承担满足社会成员公共需要的职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保障政府财政收入、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方面影响财政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税收政策存在着税收收入占比下降弱化了财政收入的规范性、大量税收优惠导致社会成本和征管成本的增加、以商品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不利于收入分配职能的发挥、对税收的国家治理职能关注有限等问题.保持税收在政府收入中的主体地位、梳理归并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充分发挥税收的国家治理职能将有助于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众崛起时代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公民参与出现了治理困境。从公民参与向公民治理转变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基本途径。公民治理是公民崛起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种以公民为中心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它具有独特的概念框架与理论模式。公民治理与公民参与及流行的治理理论相比具有诸多的理论创新之处,为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治理理论无法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模式改革提供具体的实施途径,我国社区治理失灵的现象比比皆是。新公共管理中"政府再造"原则、战略与工具为我国社区管理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即获得授权的社区、居民驱使的社区、协作型社区、企业型社区与竞争型社区。  相似文献   

7.
治理视角中的中国政府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术界风行以“治理”为核心概念的理论,并成为各国政府改革实践的理论支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强调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理论及其实践,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治理理论为中国政府的改革提供了选择和参考。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压力,中国政府势必继续深化自身改革,其重心在于重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8.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将治理理念引入到文化中,是适应我国多元化社会的客观环境的。文章根据文化治理的几种方式,探索我国文化治理的途径便成了当下热议的话题,通过对文化治理概念的解读,分析了以政府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以及治理主体平等合作等文化治理方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文化治理应该是在政府中心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综合治理方式,并提出文化治理主体角色扮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旅游消费需求层次的多元化及其需求内涵的多样化,各利益主体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利益和权力的争夺形成了典型的"公地悲剧"。通过借用公地悲剧理论及其治理方式,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公地悲剧的形成机制,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参与"的治理模式,以实现"公地悲剧"治理的目的,从而提升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智慧城市与整体性治理的内涵出发,发现两者在理论背景、核心目标、长期愿景等方面有契合之处,这种契合为引入整体性治理提供了可行性。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实践中存在的多种孤岛、服务碎片化、各主体协作性不强等问题表明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中引入整体性治理的必要性。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策略性的建议,即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信息共享;运用“知识型管理”,培育智慧官员与智慧民众;树立新的行政伦理,培育“主动型公务员精神”;实现政府间的关系协调和多元主体间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终结与整体政府改革兴起,当代西方政府治理在模式创新中涌现出协作性公共管理、多中心治理、数字时代的治理、网络化治理、整体治理等多种政府治理理论。这些理论形成了一种以整体政府与跨部门协同为特征的理论化系谱,对我国政府改革与治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府行政模式是在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讨中发展演变而成的。平衡行政与其他行政模式相比,其关键在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地方治理多元主体的协作、互动。其特征有:合法性与正当性,规则性与契约性,积极公民性,民主与效率,责任与公平等。其优势在于:以利益网络取代政策网络,以购买服务取代提供服务,以央地互嵌取代国家空心化,以参与式治理取代代议制民主。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当前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对学界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试图从本质属性、涉及领域、具体内容等方面重新阐释,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主张建立有限合理的国家自主性,并提出抑制专断性权力,增强基础性权力和建立"中性政府"三条实践路径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失效的原因及现有对策的分析,认为支撑现代公司资产的概念不再是唯一的物力资本,股权结构的改变不仅包含物力资本股权结构的改变,而且应包含人力资本的股权结构的实现。员工持股制度就是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而提出的能改善股权结构、强化激励机制、生成内生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弥补了国有产权主体缺位,政府、债权人等利益主体约束弱化的治理现状。强化了劳动者的治理机制,是我国建立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当前地方政府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城镇化过程,地方政府治理存在着治理观念落后、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倒逼地方政府实现治理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政策导向,培养善治理念,加快职能转型等,从而实现治理的创新,这将从根本上促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为其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回应性"的研究大体经历了政府回应理论和回应性政府理论两个重要阶段。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回应性政府理论渐失解释效力,回应型治理理论便应运而生。作为回应型治理的组织基础,重构后的政府责任体系至少应包含政府伦理责任、政府法律责任和政府绩效责任。而以公共服务内涵的重新界分为基础,选择不同的公共服务授权主体与授权方式将成为回应型治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建立有限、有效、民主和透明政府是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基于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主要是:围绕有限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资源配置、外部性与民生治理等职能,发挥监督与评价、约束与保障以及参与等功能;在有效政府中,作为绩效评估重要主体并发挥促进提高政府治理绩效的增值功能;在民主政府中,发挥保障、监督、反馈与沟通等功能;在透明政府中,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工具。围绕有限、有效、民主和透明政府价值取向,从开展公共政策评估审计、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和公共资金审计,开展环境、民生和公共危机事件审计,建立绩效为主导的国家审计模式,引进民主参与机制,加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设等方面扳导国家审计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8.
景区转让中的利益整合与多中心治理——以凤凰城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让经营权成为近年来我国一些景区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市场化运作使得地方政府及景区管理机构、景区经营企业、旅游地社区居民等景区直接利益主体间的利益格局有了新的契约,给景区资源保护也带来民新的制度安排。结合湘西凤凰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个案和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行政生态环境,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从利益(治理)主体、协作机制、利益整合3个方面分析了湘西凤凰城的治理现状,进而阐述凤凰城景区多中心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精髓。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腐败治理必须严格依照法治的原则要求。处于转型阶段的波兰,其国家审计在法治的基础上依靠为议会制定法律提供服务、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监督法律体系的运行、监督政府政策的执行四个路径服务于腐败治理的需要,最终实现国家审计"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国家"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营业税是我国地方主体税种,占地方税收收入比重保持在30%左右.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营业税彻底消失并对原课税对象全部改征增值税,过渡期内增值税成为地方主体税种.从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看,培养各层级特别是省和县市两级主体税种,是稳定地方政府财力、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也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考虑将消费税改造为省级地方主体税种,将保有环节房地产税作为县市地方主体税种,并协调推进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确定地方税规模合理比重、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强税收征管能力建设等其它配套改革,真正建立起成熟完备的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