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对区域均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符合21世纪初的发展战略思路和合理的区域分工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否发挥集合能量的关键所在。城市的合理分工。一方面要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只有这样,城市群的集合能量才能充分发挥。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格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概括为:在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  相似文献   

4.
芮宏 《杭州研究》2010,(1):145-151
本文考察了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临的产业分工冲突问题,揭示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协调思路。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推进形成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是消除和缓解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恶性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形成了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平台。宁波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带,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随着市委、市政府“六大联动”的整体战略和“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宁波的城市定位和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大势下,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利用Matlab构建包含预期及政策因素的空间误差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住宅价格整体由预期及投机性需求因素决定,且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因素还会对政策调控产生一定负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论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的有利条件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的主要内容及重点。包括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与一体化整合,发展区域内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关系紧密的生产体系;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构建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联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体化网络;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揭仕军 《中国经贸》2013,(8):106-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群逐渐成为各国区域经济的主体形态,并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强有力的基础。在我国,城市群竞争力最强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金华、义乌、永康属于浙江省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其中义乌、永康分别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为第17位和第46位。下面将对这三个中小城市群的竞争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江浙两省城市群(带)的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浙江两省均为中国沿海发达省份,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本文从城市群(带)空间结构比较分析入手,概括了江浙两省城镇发展和城市群(带)空间格局的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省城市群(带)整合优化的主要思路:构建组团式城市群,推进长三角核心区的一体化;强化沿海、沿江城市带建设,形成“一体两翼”的体系架构;加快培育苏北、浙西城市群(带),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和浙江省地处我国两条生产力布局主轴,与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市接壤,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主要组成。江浙两省经济发达、城镇密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特征典型、城市区域化趋势明显。规划与建设城市群(带)已经成为促进江浙两省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柴海燕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13-115
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但自近代以来,武汉的区位优势却呈长期弱化的态势。这是交通、信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极化效应”和经济腹地薄弱的反映。在中部崛起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武汉应正视区位优势的弱化,制定客观务实的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圈内其它地区低端产业发展和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2.
曹骥赟  吴老二 《开放导报》2006,(3):75-79,86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建设城市圈的热潮,本文讨论了城市圈形成的一个模型,运用空间计量以及面板数据的方法对我国已经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城市圈以及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圈的可接近性能显著地促进位于城市圈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发展边缘城市、实施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波 《改革与战略》2012,28(3):115-118
以高铁为代表的城际轨道交通,将从整体上提高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可达性,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快捷、方便、紧密,有利于引导城镇以中心城市为辐射节点、沿着轨道交通线路聚集,形成城镇密集的发展走廊,从而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城市群网络的均衡分布。在高铁与城际轨道构成的1小时城市群内,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要素,以一体化的方式进入全球城市网络和世界经济体系,谋求整体能级提升,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崛起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的国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王 《特区经济》2010,(3):143-144
随着城市与区域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圈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本文通过分析国内三大典型城市经济圈同城化的基本状况,总结其特征及基本经验,进而提出对发展合肥经济圈同城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和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在本区域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上协调互动,从而达到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政府间的协调配合为平台,且由此来构建和运行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迪 《科技和产业》2016,(11):141-147
太赫兹科学技术是一门日益兴起的新学科。太赫兹波段处于红外光和毫米波段之间,这一特殊的频率辐射区间,使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采用汤姆森数据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太赫兹领域在2001-2015年间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科技论文进行了检索和分析,主要包括论文的发表年代与国家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学科领域分布以及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太赫兹科技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祖涛  陆玉麒 《特区经济》2008,235(8):186-187
近些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起来。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走区域旅游联合开发之路。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旅游合作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实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业也踏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对旅游经济的研究正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贵阳市及周边城市旅游信息化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四个城市旅游产业信息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选择四个城市在这方面的对比,了解贵阳市在旅游信息竞争力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上为贵阳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基础数据分析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素洁 《特区经济》2008,(5):257-259
假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假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假日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就如何发挥假日经济的长期拉动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杜伟岸  李成权 《特区经济》2009,242(3):204-205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与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以及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原则,联系湖北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了一套适应湖北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将为湖北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