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消费者异质性、制度变迁与房产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政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4(3):65-69,85
利用我国东中西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年至2007年城镇居民房产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5个不同收入阶层在不同制度背景下的房产财富效应.结果显示:房价缓慢上涨,居民的财富效应较大;房价过快上涨,居民的财富效应较小.房价涨幅缓慢时,居民收入水平与财富效应负相关;房价涨幅剧烈时,财富效应大小与收入之间呈"U"型关系.根据房产财富效应的差异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应当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土地供给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房价和居民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1999--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本文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土地出让与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出让与房价存在负向的互动关联,两者的相互作用抑制了房价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土地出让面积的增加通过房价的传导作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常晔 《西部金融》2014,(10):36-40
本文利用VEC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价格、CPI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深入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需求及CPI的影响机理。得出如下结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房地产价格与物价水平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房价上升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先负后正、物价上涨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物价水平的上升无明显影响等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简要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中国的房价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土地出让金也水涨船高,造成了地价和房价轮番上涨。几乎所有的媒体、舆论都将房价的过快增长归咎于房地产供给方面,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存在暴利。房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土地出让价格的与日俱增是不是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通过对房改后中国东部地区土地出让价格与商品房出售价格之间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地价对房价的重大影响,从而引发对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相关问题的思考,并提出相关的制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非常微弱,房价过快上涨会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房价虚高,一方面会加重购房者负担,挤压其他支出,另一方面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房地产对社会发展而言存在财富累积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非理性行为,则会产生房地产泡沫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供需双方的价格预期以及国内金融支持和国外资金流入,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扩张过快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受到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不能引发短期的经济衰退,更不能膨胀泡沫。从长期来看,不能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培植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以消费理论为依据梳理了新型城镇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机理,认为新型城镇化通过收入、环境、示范、价格、财富效应等驱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并根据我国2000年~ 2014年分省的面板数据,分别就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看,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价格效应与居民消费存在负向关系,居民消费受消费习惯影响较大;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的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同时,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惯性"最强.由此建议将增强收入、环境、示范、财富效应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减少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影响、扩大居民消费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传统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分析拓展至研究房价对于消费结构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层面。以商品房销售价格、房价偏离度、贫富差距及消费结构差异为基础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探讨房价作用于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到社会贫富差距这一传导机制。文章认为,房价不合理上涨会显著地加剧贫富差距状况,而贫富差距也是房价不合理上涨的Granger因,二者总体上存在着恶性循环;房地产价格对于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消费支出项目的财富效应、替代效应差异较大。而且文章通过对消费结构差异与贫富差距的作用形式的分析,得出结论:私人消费差异对于贫富差距的影响大于公共消费差异,且私人消费差异与贫富差距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和状态空间方程,对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微弱,房价上涨已经出现泡沫,股票市场对消费几乎不存在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0.
资产价格的变动会通过财富效应、银行信贷等渠道对CPI产生影响.构建包括真实货币供应量、真实短期利率、真实有效汇率、真实房地产价格与真实股票价格在内的金融条件指数(FCI)来检验其对未来通货膨胀率(CPI)的预测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中国FCI并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资产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通货膨胀率有一定影响,且房价的影响大于股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收入、房地产价格、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根据Panel Data形式的误差修正模型,比较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消费行为所表现出的差异,说明长期来看房地产价格对消费具有正向的财富效应,生产性消费对居民的消费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居民消费目前还受到较强的流动性约束。  相似文献   

12.
宋芝仙  刘辉 《西部金融》2010,(4):62-63,71
本文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我国最新的宏观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具体分析了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及这些变量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30个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8.31土地大限"前后房价与地价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比较,分析土地供给方式对房价的影响。文章的主要结论是:(1)房价的历史信息(1年内)对土地价格影响显著,开发商依据房价预期进行土地价值估值的预期效应显著存在;(2)长期来看,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施使得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房价上涨拉高了地价,但房价上涨却不能由地价上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与国民经济诸多产业关联紧密,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呈阶梯状上涨,远远超出了居民购房能力,过高的房价收入比催生了大批"房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消费增长,凸显了贫富差距,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社会矛盾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过高、上涨过快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住房价格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房地产自身、经济、社会,以及政策等四方面对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调控我国房地产价格以稳定房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是居民重要的资产财富类型。为了揭示房价波动对财富效应的影响,本文依据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OLS回归方法对广东省房价波动对财富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重点选取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和惠州4城市进行比较,从中看出房价波动对4城市的财富效应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7.
根据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可知,在消费者远见和信贷市场完备条件下,只有预期外的冲击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房地产财富不具有担保效应;从消费者行为金融理论可知,盈利和损失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不对称的。随着我国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房地产财富效应日益凸现,为了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具有担保和非对称性效应,对我国房地产财富和消费进行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财富对消费的影响不支持恒久生命周期假说,基于房地产财富的消费市场存在流动性约束及"近视"现象,房地产财富对消费具有较为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和担保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行信贷、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的边限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理论上探讨银行信贷、土地价格影响房地产价格内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边限协整分析技术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信贷、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从长期来看,银行信贷和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都有正的影响作用,银行信贷和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都很显著,土地价格的影响作用要强于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19.
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个别区域性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价格过高的现象.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合理与否,目前仍然存在着争议.影响住宅实际价格的因素主要是土地价格和住宅价格的历史信息.而可支配收入对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应加强对不合理的房地产投机需求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房地产价值纳入消费者效用函数,通过一个两期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0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通过考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将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即从短期看房价上涨会降低长三角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影响强度很小;从长期趋势看,房价波动对长三角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