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钱庄与票号同为旧式金融机构的代表,然而钱庄的投机性却比票号严重得多。本文从上海钱庄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特点出发,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薪酬激励的角度来分析钱庄经理与职员的投机行为,特别是通过对钱庄与票号薪酬制度的对比,辅以对顺康钱庄薪酬制度变迁的个案研究,揭示上海钱庄业普遍采用固定薪俸与分红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方式,因固定薪俸过低、分红间隔过久,反而诱发了钱庄经理与职员的投机心理。民国初年,钱业薪酬结构的变动、宕账制度的废除则有效抑制了钱庄业的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2.
王贤辉 《产权导刊》2007,(11):72-72
李宏龄,字子寿,山西平遥县源祠村人,生于公元1847年.平遥县是山西票号三大帮之一的根据地.同治初年,李宏龄在本县的一家钱庄当学徒,学成后钱庄却衰败了.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经同乡曹惠林推荐,李宏龄进入"蔚丰厚"票号.  相似文献   

3.
高羔 《发展》2013,(6):39-40
在兰州近代金融史上,钱庄、票号作为重要的金融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兰州地处丝路要冲,自古以来,商贾贩客络绎往来。特别是到了近代,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及货币经营资本的作用日渐显著,而以货币经营资本作为对象的旧式金融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囿于传统的落后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以及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钱庄和票号这两种金融机构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日趋衰落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4.
近代“宁波帮”在我国金融史上书写过光辉的一页,在钱庄、银号、票号、近代银行业及证券、信托业等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金融业的转型是我国经济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钱庄、票号、典当行业等旧式的金融组织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新兴的银行和非银行系统的金融机构应运而生,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明清山西商人创办了典当、印局、钱庄、账局、票号等多种金融机构,服务于不同收入水平、风险程度的客户,并以票号为统领,建立起密切的业务往来,形成多层次金融体系,满足了城乡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工商业发展需要,为促进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明清山西商人多层次金融体系也存在利率偏高、过分重视信用放贷、实行无限责任以及金融业组织社会化程度不高等局限性,最终被现代银行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正翻开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天津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名字。在100年前,证券交易所就已经出现在天津这个北方重要的商埠和金融中心。100年的变迁,天津的证券市场几度沉浮。诞生、兴盛、衰退、灭亡,再到重生......几经轮回后,100年后的天津,因为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到来,再次迎来证券市场的曙光。历史的车轮早期的天津金融业发达,票号、钱庄、银行等金融机构众多,这些金融机构对天  相似文献   

8.
平遥商人雷履泰兴办的日昇昌票号是史学界公认的山西最早的票号,它的创立开启了山西票号辉煌的百年征程,而祁县帮大德恒票号的改组则意味着山西票号的衰落。以祁县大德恒票号的发展为主线,介绍其从开设经营到衰落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史为鉴,大德恒票号由盛而衰的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历史的缩影,更是我们现代发展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一部名叫《向东是大海》的电视剧在央视热播,宁波江厦街钱庄挤兑风潮,办轮船公司与洋人展开价格战,办茶场、办华资银行、办水泥厂……许多情节可在"宁波帮"历史中找到真实原型。据"宁波帮"研究专家介绍,江厦街钱庄挤兑风潮,发生在1920年前后。当时江厦街是宁波金融业大本营,拥有近百家钱庄。剧中男主人公周汉良看好航运业,开办四明山轮船公司,打破洋人垄断的局面。而历史上,"宁波帮"著名人士虞洽卿  相似文献   

10.
梁小民 《中国报道》2008,(12):111-111
清末,中国对外资是开放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银行,从事各种业务,外资可以自由流动,而且不受监管。中国人可自由从事银行、票号、钱庄的业务,在1906年颁布《银行票号法》之前也没有任何监管。没有监管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几次波及经济全局的金融风波。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现了一种令世人所瞩目的山西票号业。票号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最先诞生于山西省平遥县。由于山西票号主宰了当时中国的金融流通业,故西方人称票号为“Shan Xi Bank”。 山西票号曾一度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在中国金融业的历史舞台上独领风骚近百年。充分说明了山西票号人的组织经营能力。票号自诞生起就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管理经营制度,为票号事业的  相似文献   

12.
成淑君 《天津经济》2004,(11):77-78
城市金融的发达程度,与城市的商业情形息息相关,同时也是衡量城市经济尤其是商业贸易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明清以来,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盐漕基地和商贸集散中心,商业贸易一直较为发达,因此清代已出现了类似银行的钱庄、票号等金融组织,而且一度曾相当兴盛,所以史志记载说:“银行未盛时,天津市面皆操于银号钱庄之手。”不过,随  相似文献   

13.
川东北地处大巴山南麓,民国时期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工商业很不发达。1933年红军入境以前,全区除民国21年田颂尧在巴中设有川西北银行办事处外,只有当铺、钱庄、票号等旧式金融业。市面上银两、制钱、银元、铜元、纸币、布币等诸种货币混合流通,币制极其混乱。这期间,一些地方虽然发行过地方货币,但数量较少,主要是当铺、钱庄发行的信用券。1933年红  相似文献   

14.
清代前期汉口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埠际贸易十分发达。因应于这一地位,汉口的典当、银钱、票号等传统金融业非常活跃,是我国传统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中心之一。而且伴随商业繁荣发展,汉口的金融服务业务不断扩展,从典当业之动产抵押借贷,到钱庄、票号的信用借贷;从单纯的银钱兑换,到存放款、发行钱票、庄票;从本地汇划,到异地汇兑等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有助于开埠后中国金融业的混合制度变迁与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帮作为一个地缘性商业团体对中国近代化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宁波帮的迅速崛起并领袖全国,乃在于它有一个强大而充沛的以钱庄为基干的金融营养。宁波钱庄精专于平面布局,奉行单元银行(unit bank)制度,以数量取胜,利用金融触角的延伸将整个城市的工商业皆网罗其中,成为“经济之枢纽,百业之总汇”。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民族商业发展史上.“晋商”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沉甸甸的名宇,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就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李明强  周长征 《中国经贸》2012,(10):125-125
一、背景: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 票号是晋商资本中的一种货币经营形式,是专门经营兑业务的金融机构。票号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一方面,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要求,需要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又安全的货款交付方式。另一方面,晋商经过长期的经营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而且在长期的经营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这些都为晋商创立票号奠定了基础。巨额利润吸引大批拥有雄厚资财的晋商纷纷仿效,从而使山西票号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汉口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埠际贸易十分发达。因应于这一地位,汉口的典当、银钱、票号等传统金融业非常活跃,是我国传统经济条件下的金融中心之一。而且伴随商业繁荣发展,汉口的金融服务业务不断扩展,从典当业之动产抵押借贷,到钱庄、票号的信用借贷;从单纯的银钱兑换,到存放款、发行钱票、庄票;从本地汇划,到异地汇兑等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有助于开埠后中国金融业的混合制度变迁与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北京上演了一场名为《立秋》的话剧,说的是山西票号的事情。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和汇兑庄。可以说是中国银行的前身,它具有银行的雏形。却又区别于现代银行模式。它是专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所谓的票号汇票。与现在银行推出的即兑汇票颇有几分相似。票号的存在使得在中国各个商埠活跃着的往来商人得到极大的便利。票号的出现,结束了现银镖运的金融落后历史,加快了资金周转,促进近代商业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  相似文献   

20.
<正>近代中国新式银行业凭借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与服务理念,逐渐取代了钱庄、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迅速在金融市场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变迁体现着中国金融现代化的进程。中南银行开办于新式银行业繁荣发展的时期,业绩良好,经营范围广泛,是重要的商业银行之一,并且是著名的"北四行"之一,然而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却很少。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发展历程、主要业务进行概述。与之相比,本文注重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了大量档案资料,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南银行三十年经营历程中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情况(主要是资产业务与稳健性经营)进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