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伴随着全球性的报业衰退,“报纸消亡论”又成为我国媒体讨论的焦点。“报纸消亡论”真是一场炒作吗?面对“报纸消亡论”,我国的报业应当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邹维 《中国报业》2009,(11):74-76
进入20世纪,报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后告别了“铅与火”、“纸和笔”,在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工作效率也逐步提升。作为传统报业的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面对新兴媒体的壮大和发展,继续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并带动传统报业,进一步提高传统报纸出版的质量、时效和效益,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为“数字报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家论语     
《中国报业》2013,(12):5-5
今天的报业不是昨天的报纸,“业”是事业、产业,“纸”仅仅是个载体、、从理论上讲,某一天,报纸没有了,但报业作为内容生产行业、作为一个品牌,我相信它永远会在。  相似文献   

4.
报纸发行的高投入、高成本和低产出、低效益,是近年来困扰报业经营尤其是都市报经营的突出问题。其影响所及,一是增加了报纸的经营风险,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二是渠道建设维护的高成本与开发利用低效率之间的矛盾,在劳动力、纸张和印刷费用大幅上涨的宏观背景下更趋尖锐;三是由于报纸的二次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5.
“报纸退出”是指报纸根据一定的程序停止经营,清偿(或转让)债务,关闭机构,丧失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从而退出报业市场的过程。建立报纸退出的机制,通过报纸的优胜劣汰,有助于报业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6.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2,(10):35-35
从2011年5月至今,主持《中国报业》的“报业观察”专栏,已经16期了。在这16期里,我集中分析了报业这些年来运作的新媒体形态。“有声报纸”“3D报纸”“报纸二维码”“全媒体”等等,绝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案例,由此,在一些场合人们把我划归为“报业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怀着对数字报业光明未来的期许汇聚在这里,共同见证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的启动。”2006年8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副司长林江用这样充满了希望和憧憬的话语宣布了中国数字报业战略的开端,正式启动了“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同日,多家媒体共同发布的《数字报业北京宣言》也呼吁,传统报纸应当转变观念,顺应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多元传播割据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数字报业的经营模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署报纸期刊管理司发布了《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同时启动了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标志着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业界、学界的探讨上升为报业管理  相似文献   

9.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9,(8):6-6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约请了一批专家学者探讨“报纸消亡论”的是是非非,以及部分发达国家应对报纸消亡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期“报业新论”栏目,我们择发4篇来稿。 沙如钢、李朝霞撰写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报业的发展》,分析了当前中国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其成因,就报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追求数量”与讲求效益、“厚报”与内容丰富、竞争与竞合、办好报纸与发展新媒体、主业经营与多元经营。  相似文献   

11.
《商场现代化》2006,(6X):84-85
作为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报纸面,临着电视、广播之后的又一轮新媒体的冲击,而报业内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伴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每家报纸都在做出新一轮的定位和抉择、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报纸杂志化”现象则是报纸经营理念求新求异的一个独特尝试。《周末画报》是“杂志化”报纸中一个典型代表,文章试图通过对其的个案分析来探讨“杂志化”报纸的经营理念的独特之处以及对现代报业经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吕尚彬 《中国报业》2012,(12):31-34
付费墙这种典型的数字报业赢利策略,已经成为美国报纸在新的数字传媒产业链条中占据赢利制高点的重要选择,成为报纸新产业模式构建的重要步骤。2012年被称为美国报纸的“付费墙年”,美国报纸开始从付费墙“试水”转向“全情投入”。  相似文献   

13.
林祎凡 《中国报业》2023,(13):42-43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这对传统报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其发行量减少、广告额缩水。在融媒体大环境中,如何做好报纸新闻编辑相关工作,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更多受众,成为当前报纸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业》2011,(4):76-77
近年来,我国报业市场风云变幻。一方面,在iPad等新媒体和日益发达的互联网冲击下,我国报纸的总印量出现波动;另一方面,呈井喷之势的报业CTP为报纸印刷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多种因素交织的大环境下,何去何从,成为不少报纸印刷企业关注的焦点。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以下简称“云报印务中心”)给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本期“报业辉煌30年”征文栏目,我们选择刊发4篇应征稿件。 张世海撰写的《我国报业研究30年回眸》,从报纸是不是商品、报业的性质、报业的集团化、报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报业数字化等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报业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对业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姚林 《中国广告》2006,(2):94-97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的经营者来说是极其艰难和困惑的一年。“下滑”、“衰退”成为表现困境的关键词,“报纸消亡说”、新媒体的“颠覆”更是在业界引起巨大的震动。这些无法回避的事实显示出中国报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转型期,它孕育着报业发展中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因此.2005年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  相似文献   

17.
传媒人声音     
中国报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例如广告收入增长率的下降甚至贞增长,并不表明中国报业已经落入了“未老先衰”的宿命,也就是说,中国报业并不是还没有充分成长,尚处于发展水平很低的阶段,就已经进入了同西方国家同样的“夕阳”时期,注定要衰退了。我认为情况远不是如此。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还是从报纸目前的发行量同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相比较来看,中国报业还有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还远没有达到报业发展的成熟期,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根本没有必然走向衰落的理由。问题只是,同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相比,报业变革表现得严重“速度滞后”。试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在同一条道路上,报业的“衣食父母”一一企业(报纸的广告客户),正在以每小时超过100公里的速度飞跑,而我们的报纸变革速度只有不足每小时10公里!而且,对报业变革具有直接影响的政治体制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改革和法律体系变革等的速度也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变革和发展,报业的经营怎么可能不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说中国报业表现出某些“病症”,那么,根本原因不是老年人的衰弱,而是未成年人的稚嫩。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虽然人们还不时能够听到“报业是暴利行业”、“投资回报高”等说法,但不少报业经营者普遍感到经营越来越困难,国内报业已经整体进入微利时代。可以说,中国报业在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已经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  相似文献   

19.
“发行是报纸的命根子,”一句话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 报纸发行是一种典型的市场销售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足读者市场,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随着城市报业竞争的全面升级,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发行,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发行,进而建立高效多元的发行模式,成为都市类报纸现代营销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报协亮点     
《中国报业》2008,(1):46-46
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是中国报业协会最繁忙的一个月。 这一个月,中国报协先后在南宁召开了“2007年全国报业协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纸报合作发展论坛暨2008年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了“中国报业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论坛”,在宁波召开了“第五届中国报业出版科技展暨第九次全国报纸印刷厂长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