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信用卡》2011,(5):96-96
Visa和三星近日宣布,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赞助活动的一部分,双方计划推出一项最新的支付创新技术,使消费者能够在奥运会期间使用三星奥运会和残奥会手机进行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4,(Z1):54
正Visa公司于2月20日宣布,为客户提供安全部署移动支付计划的新方案,包括首次允许客户在安全的虚拟云端部署支持Visa payWave非接触支付的账户。这一举措使得Visa对于全球移动支付业务的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给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选择来满足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安全支付的需求。随着安卓手机操作系统不久前推出的名为HCE(Host Card Emulation)的新功能,Visa也开始支持云端移动支付。HCE技术支持安卓设备的任何近场通讯(NFC)应用模拟智能卡,允许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感应刷卡,同时还允许金融机构在安全的虚拟云端部署支付账户。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14,(1):54-54
Visa公司于2月20日宣布,为客户提供安全部署移动支付计划的新方案,包括首次允许客户在安全的虚拟云端部署支持VisapayWave非接触支付的账户。这一举措使得Visa对于全球移动支付业务的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给金融机构提供更多选择来满足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安全支付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14,(4):22-23
正据路透社报道,继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和谷歌等信用卡公司和高科技公司之后,大型零售商也大举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希望以此削减交易成本,并提高客户忠诚度。英国乐购(Tesco)和法国欧尚(Auchan)等零售商希望它们的"数字钱包"服务--该应用允许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而不是现金或信用卡进行支付--能为它们带来比以往更全面的有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7,(4):21-21
PayPal和Visa公司于4月5日宣布双方将把在美国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扩展至亚太地区。合作旨在加速安全、可靠、便捷的数字支付和移动支付在亚太地区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地区各个市场的消费者及商户。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用卡》2013,(3):95-95
(本刊讯)2月25日,Visa公司和三星宣布签署全球合作伙伴协议,旨在将Visa在支付领域的专长与三星在移动终端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紧密结合,这一合作有助于极大地推动移动支付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金卡工程》2014,(Z1):53
正据科技博客网站Gizmodo报道,UnCarrier近日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T-Mobile刚刚宣布将发布一款移动支付服务,这是一个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预付Visa卡的个人金融系统,可以帮助用户管理现金。T-Mobile的顾客将能免费使用该移动货币服务,只需用智能手机拍照就能向自己的移动账号中存钱了,还能在全美共42,000个ATM机上进行操作。Visa卡也可以在T-Mobile的移动电子商店中透支使用。非T-Mobile用户则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来使用该项服务,T-Mobile宣布该项服务将不收取任何维护或激活费用,也没有最低余额限制。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免费支票账户的人来说,这项服务不是针对你们的。  相似文献   

8.
日前,联迪商用宣布,其toPOS(Mobilepoinlofsale)通过了Visa的“VisaReady”项目认证考核?此举意味着Visa信用卡联合组织的各金融会员可以依此采用有安全保障的新型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也意味着以联迪商用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电子支付设备企业迎来了“内外对接”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日前,大新银行集团旗下大新银行宣布,与Visa合作推出移动收款平台,为保险、物流、外送速递和展览商户提供现金以外的支付方式,有关业务将在2013年第一季推出。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4,(3):24-24
正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正竭力捍卫近距离无线通讯(NFC)移动支付版图。正当信用卡业者及OTT业者力捧主机卡模拟(Host Card Emulation,HCE)技术,欲借此实现无需SIM卡等安全元件(SE)的NFC移动支付方案时,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正透过一连串的供应链策略巩固江山。Ovum首席分析师Eden Zoller表示,万事达卡(MasterCard)已正式宣布将推出适用于HCE技术的NFC移动支付规范,而Visa则将在Visa Ready Program中加入HCE支付应用的支持特色。  相似文献   

11.
《金卡工程》2014,(1):53-53
据科技博客网站Gizmodo报道,un Carrier 近日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T—Mobile刚刚宣布将发布一款移动支付服务,这是一个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预付Visa卡的个人金融系统,可以帮助用户管理现金。T—Mobile的顾客将能免费使用该移动货币服务,只需用智能手机拍照就能向自己的移动账号中存钱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用卡》2009,(6):77-77
Visa近日宣布将与GSMA合作进行一项在全球范围推进移动金融业务的计划。该合作的一个关键是创建移动汇款、移动支付以及相关业务的标准。通过此次合作,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将能够更快地完成移动支付部署,减少市场分化。标准化可提高运营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操作性,确保一致可靠的体验,推动该项技术的快速普及,从而使消费者受益。Visa与GSMA之间的合作已明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此项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针对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移动支付需求,工商银行加快了自有快捷支付产品"工银e支付"的推广应用。截至2014年末,"工银e支付"用户数量已超过4000万户,年交易金额达到约550亿元,同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8倍。"工银e支付"是工商银行为满足客户的小额快捷支付需求而推出的一款快捷支付产品。该产品在PC、手机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外移动支付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得以普及。移动支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仅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普惠化的现代金融服务,而且使支付服务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形成一体化的移动支付生态闭环。移动支付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其中蕴含的洗钱风险不可小觑。本文首先描述我国移动支付的基本情况,分析移动支付业务在反洗钱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反洗钱监管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支付是最广泛、最基本的金融活动,支付创新影响着金融发展的走向,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付产品是支付服务机构进入新领域、新区域的先导产品。银行卡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的最佳载体,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时下热点支付创新都属于"卡基支付"创新的范畴,银行卡支付创新本质是电子支付指令发起、传输、验证、执行四个环节的创新组合。  相似文献   

16.
Visa在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一步拓展台作伙伴生态圈,通过开放Visa的全球网络,借助Visa开发者平台计划,把Visa最受欢迎的支付产品和服务转化为API和软件包,开放和提供给传统金融机构客户、商户合作伙伴、软件开发商和Fintech公司,帮助他们加速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12,(10):95-95
日前,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在北京签署了移动支付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产品和服务研发、市场推广、风险监控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据悉,光大银行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将结合光大银行的特色金融服务,重点围绕移动金融智能卡研发、手机支付客户端定制、移动支付商圈建设等内容展开。光大银行的客户不仅将可以通过手机享受银行卡账户管理、理财投资等手机银行服务,还可以进行公用事业缴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银联     
《时代金融》2013,(1):58+68
<正>银联创新产品亮相中国国际金融展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2012年12月20日,以"融汇科技创新引领金融未来"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金融展在北京开幕。中国旅游卡、"银联迷你付"、"银联在线支付"、"银联手机支付"等银联创新产品以新颖的支付方式、丰富的服务内涵和可靠的安全保障,成为展会亮点。2012年12月6日,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在北京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开展产品研发、服务创新、市场推广等多方面合作,将更便捷、高效的支付服  相似文献   

19.
正移动支付是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方式。移动支付技术将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近年来,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各国试点层出不穷,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也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在移动支付成为社会热点的同时,支付安全问题也成为全产业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用卡》2009,(10):76-76
(本刊讯)Visa公司近日宣布在马来西亚推出全球首个基于NFC(近场通信技术)的POS端移动支付商业化应用,消费者第一次可以通过内置了NFC芯片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商户实现基于Visapay Wave技术的非接触式交易,无须使用支付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