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仍处于转型之中,十八大报告有很多重要内容,关键是怎么让这些成为现实.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能够团结一致,继续大胆地改革,但方向要很清楚. 中国应该更重视法律,对待腐败问题应更严厉,法律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在美国,违反法律的算腐败.但是中国的腐败问题很复杂,不单单是违法不违法的问题.政府决策有时缺少透明度,有些接近高层圈子里的人,他们得到的机会比别人都好.因此,反腐败是非常难做的事.但是,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相信十八大以后,中国政府会推出更加严厉的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彦兵 《企业导报》2014,(8):174-17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制度反腐的应有之义,也是贯彻十八大依法治党、保障廉洁政治的新要求。应紧紧围绕十八大确立的党的建设主线,重新审视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加大反腐败立法工作规划。由此可见,党中央非常注重反腐败的立法工作,决心以法治来遏制腐败。但目前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反腐败纲领性法律文件,反腐败工作只限定在规章、制度建设的层面,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缺乏法律支撑,致使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中,公民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公民参与可以从源头上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可以有效改善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必由之路。我国反腐败中的公民参与,面临着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效途径不畅、法律保障不完善、公民社会发展不足等困境,必须正确认识公民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促进公民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公民积极参与反腐败。  相似文献   

4.
2005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的法律文件,《公约》对预防腐败、界定腐败犯罪、反腐败国际合作、非法资产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上签字。同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全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的亮点之一,就是审计在防止官员腐败,监督其经济责任中的作用得到了体现,公约中有两处直接提到了审计。我国审计在反腐败中的作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得以规范,如《政府采购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经济责任审计被正式写入《审计法》中。  相似文献   

5.
政府审计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审计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正是不断提升其反腐败功能。通过案例研究考察基于反腐败的政府审计制度的现状,验证了政府审计在反腐败中作用发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问责不到位。接着从完善问责制的视角,借助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的改革契机,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相关法律,健全运行机制的建议,寻找政府审计治理腐败的有效路径,将审计监督与监察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党内开展反腐败斗争清除消级腐败现象是新时期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什么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向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发展?这是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科学一直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伦 《现代企业》2010,(4):43-44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监察对象在生产经营中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的规定、制度、以及履行职责行为、效果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活动.其目的是促使监察对象增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改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在效能监察过程中发现和扩大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通过效能监察,也有利于建立健全制度,防止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与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相关的法律中都没有规定缺席审判制度,这不仅不利于打击已然犯罪和进行一般犯罪预防,同时也影响到在国际间开展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司法合作.在<反商业贿赂法>中应增设缺席审判制度,这既是我国有效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法律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衔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3月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大会副秘书长姜恩柱在谈到人大在反腐败中的作用时说,人大在反腐败中主要发挥两个作用,首先通过立法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在谈到第二个作用时他特别指出,通过行使法律监督权预防和制止腐败,包括听取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也是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的重要方面。姜恩柱是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这番话的。他说,我们国家反腐败的立场是坚定的、鲜明的,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针对在体制转轨、机构调整和社会变革时期腐败现象容易发生,甚至比较多地发生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国…  相似文献   

10.
姜凤美 《上海企业》2006,(Z1):17-19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商业贿赂已不再是个别国家的局部问题,而是一种影响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的跨国现象.我国存在的商业贿赂问题,也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存在的孤立问题,而是国际社会腐败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全球化视角下分析商业贿赂的产生和别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经验,以及在了解《国际反腐败公约》基础上认清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缺陷和国际差距,这对于我们探寻如何治理商业贿赂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先进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反腐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具有无限的力量。目前,网络传媒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舆论工具,它监督着社会生活中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各种行为,并对其进行披露和举报。同样,网络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方式与格局,它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性,为政府的反腐败工作添了出色的一笔。当然,作为新生事物,它对社会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因此,如何对网络反腐加以引导,使其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梁晓春 《企业经济》2006,(10):187-189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其核心部分“资产追回及返还机制”,为有效地防止腐败资产的跨国转移及加强这类资产追回和返还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国际层面的法律保障。然而,要在我国实施这一机制、顺利实现与他国的司法合作还存在诸多障碍。为此,我们应以《公约》的出台为契机,转变观念,补充、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期更好地开展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最大限度地追回腐败资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说的腐败洗钱是指隐瞒或掩饰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收益的活动.而腐败是公职人员为个人或相关的个体谋取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洗钱则是指隐瞒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一种活动和过程.腐败和洗钱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列举了腐败9宗罪,其中就包括对犯罪所得洗钱.腐败洗钱腐蚀着健康的国民经济体系,威胁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要有效地预防和惩治,必须全面协作.本文重点论述了反腐败洗钱的三种协作模式,即反腐败与反洗钱协作、国际协作以及部门协作.  相似文献   

15.
李英鑫  李文奎  范小宇 《活力》2006,(5):164-164
职务犯罪侦查是推进反腐败斗争司法化的必要手段,是对公权力施以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不断有"老虎"和"苍蝇"落马,大快人心。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的重要力量,纪检监察部门的办案人员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案件的查办质量。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债务人作出的让步,从而使债务人承担的债务有所减轻而积极偿还。这对债务人和债权人来说都是好事。因此,债务重整成为当前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点。但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增强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债务重整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一、债务重整出现的主要问题(一)债务重整的程序不规范。这有三种情况:首先是操作程序不规范。债务重整是一项严肃、认真、公正的活动。是债权人依照一定的程序如通过论证、分析、协商等程序后,与债务人一起达成对债权有所让步协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审计机关应当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必须按审计机关的法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检察机关与审计机关的协作配合,实现审计监督与法律监督的紧密衔接和优势互补,形成反腐败的合力,西安市检察院与市审计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在反腐败工作中协作配合实施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20.
王雪 《中外企业家》2009,(4X):111-111
以受贿罪为切入点浅谈其概念及特征,并与国际法律比较提出我国受贿罪立法规范的问题所在,以期通过借鉴他国法律和国际反腐败法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我国受贿罪立法,使其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反腐倡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