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林又称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其特点是环境适应力强,森林结构分布较稳定,但成长时间较长,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是一种保持自然状态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顶级群落,有丰富的物种,良好的森林的结构和防护功能,生态系列稳定上,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次生林是经人为采伐和破坏后,天然恢复起来的森林,一般由先锋树种组成,郁闭较低,大多丧失原始林的森林环境,生态稳定陡和生态功能较差。在我国的东北,有一大部分就是属于次生林。一般来说,天然林的生物链条完整独立,物种的分布立体而丰富,有较强的自我恢复的能力,物种的多样化程度极高,对环境及气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大面积纯林形成的原因及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整林分树种组成的几项措施,包括:依据当地天然林的树种组成,配置造林树种;人工林天然化,对不同树种进行团块状、带状或根据地形进行不规则混交;补植造林,与原有天然更新树种混交,并进行封山育林;幼林抚育时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非目的树种,丰富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成熟林实行块状择伐,保留天然更新幼树或补植与原有植被形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好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本文从云南天然林保护的角度,根据云南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物多样性情况,论及天然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天然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用社会林业的理论、使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开展国际合作的途径和贯彻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有效保护云南天然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天然林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遗产,埘于生态环境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人工林无法代替的生态功能。我国是天然林资源匮乏的国家,现有天然林16.04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69.62%。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地经营这些自然资源,国家从经济条件还不十分宽裕的1998年开始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到2000年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至今,共投资186.9亿元,使14.3亿亩的森林得到管护。  相似文献   

5.
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天保地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产生了综合影响,同时与利益相关者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在:天然林保护与森林经营者之间,天然林保护与林业管理体制之间。天然林保护与林区干部、职工、林农观念之间等。  相似文献   

6.
路面的破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破坏,它是路面结构的整体或其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破坏,严重时已不能承受车辆的荷载,另一类是功能性破坏,如由于路面的不平整,使其不再具有预期的功能,这两类破坏不一珲同时发生,但都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对于功能性破坏,可以通过修整,养护来恢复路面的平整性,以满足行车使用要求,但对结构破坏,一般均需进行彻底的翻修。  相似文献   

7.
自然生态是生产力之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自然生态是生产力之母”的依据:(1)生产力的所有实体性要素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2)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速度、规模、结构、布局)都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力支撑和根本制约;(3)大量反面事例证实,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发展生产力,必须树立“以生态为本”的天(自然)人观、发展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物经济,壮大绿色生产力;必须为生态保护营造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天然林保护中的问题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天然林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资源,与物种多样性,优化生态,观服务当代,满足后代,更好地发挥“三大”效益。目前,天然林资源丰富的“大”省作为天然林保护的重点,全面 实施保护已引起在方方面面的关注,而天然林资源较少的“小”省,保护也不 可忽视。本文结合辽宁实际分析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陈尚伟 《现代财经》2001,21(3):3-6,28
科技、教育与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三大智能要素,智能化成为现代生产力的最显著特征;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使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对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以此为基本框架,本文从科技,教育,管理,经济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与生产力五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现代生产力观的构成及其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林自1998年开始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并改善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但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公益林的整体补偿相当低薄,这也是目前公认的一个政策上的重大缺陷。针对这一缺陷,从理论上提出了生态效益的补偿及其估值的依据,梳理了国外生态效益估值的常用方法,分析了我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林生态效益及其估值的现状,并且根据现状给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其主要目的是使受影响的农民及村集体能够得到更高更合理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一、林业站应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1.做好宣传工作。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开始进行天然林保护工作的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了天然森保护工程,随着工程的实施,初步显现出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但在工程实施之初,部分群众对天然保护工程的目的,意义不太了解。为了保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尽快提高林区群众对该项工程的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掌握国家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我们要紧紧围绕“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这一主题,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会议、宣传车等群众欢迎的形式,用群众能理解的语言和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深入扎实地宣传,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海南天然林资源变动及管理路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须军  岳上植 《经济师》2014,(11):192-193
天然林在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生产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土保安的重要生态屏障。自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天然林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变动因素。文章根据海南天然林资源的变动状况,分析其影响天然林资源变动的因素,并就如何实现海南天然林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平武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成效、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从县域战略定位、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平武县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今年 2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加速生态建设的意见。这是对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系统整合 ,也是对林业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性调整。这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是 :①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三个层次 :全面停止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 ;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 ;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它地区的天然林。工程计划调减木材产量 1 991万立方米 ,管护森林 1 4 1 5亿亩 ,分流安置富余职工 74万人。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这是我国涵盖面最大的防护林工程。囊…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在我国经受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停止采伐天然林,鉴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好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的保护工作,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针叶树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其产出的木材价格却不时下滑。相反,阔叶树产出的木材,却受到了人们的青眯,其价格也在持续上扬。尤其是东北的“三大硬阔”——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据调查,其木材和其木制品更是供不应求,而随着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行,天然更新的“三大硬阔”可供采伐的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利用人工栽培技术,营造“三大硬阔”的速生丰产商品林。经实地培育得知,人工栽培的“三大硬阔”,经过16—20年的培育生长,平均树高亦可达到14-18厘米,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在我国经受了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停止采伐天然林,鉴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复杂,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好天然林、水源林、防护林的保护工作,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树木采伐量骤减,各林业局加大对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因此,林区职工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下,发展适合本林区特点的种植、养殖业,如栽培人参就是很好的办法,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支撑作用。林地既是国土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森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同时,要进—步加强林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党和政府投入巨资实施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但存在着有大量的现有林地被违法无偿使用,林地的流失导致森林资源i壁匿0破坏,依法加强禁地资源的保护是我们建设黑龙江林业生态大省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