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昊 《地方财政研究》2011,(10):14-16,27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国家为应对物价过快上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我国在1993年-1995年期间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本文比较分析了这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为我国经济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国家为应对物价过快上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从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我国在1993年~1995年期间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比较分析这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为我国经济运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抑制通货膨胀田季生,夏绘秦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已出现过三次通货膨2。第一次是1985年,物价上涨了11.9%;第二次是988年,物价上涨了20.71%;现在是第三次,也是最“重的一次,且已长达两年仍持久不下,并还有渐趋上十之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15年,中国已经历了1979~1980年和1984~1989年的两次通货膨胀,正经历着1992年以来的第三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在1994年更是愈演愈烈,已突破了20%的通货膨胀率,部分城市超过30%,已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的通胀程度,接近西方经济学家划分的10个通胀程度的第7个阶段——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反映。就货币信贷方面而论,无疑与近两年来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快有直接关系。据统计,货币供应量M。、M;、M。1992年分别增长36.5%、35.7%、31.3%;1993年分别增长ZI.6%、43.6…  相似文献   

5.
1994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特点鲜明,成因复杂,对经济与社会的危害日益加深。外币流入是通货膨胀产生的基本原因之一;成本推动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货币超经济发行,调整物价、汇率下调等导致货币贬值,是目前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前,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消除通货膨胀产生根源的同时,必须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有效遏止“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以保证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状、成因、对策──对通货膨胀的再思考曹兆铭现状1994年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除了农业减产,股票市场大起大落,国有企业效益不佳之外,最为主要,对于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我国物价形势比较严重,其基本现状是:第一、全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比1993年同期上升21...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下,政策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凤 《现代经济》2007,6(10):22-23
数月来市场上一直热烈探讨着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终于演变成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压力——通货膨胀。我们曾经令其他国家羡慕不已的宏观基本面——以“高增长、低通胀”为标志的良性宏观经济“蜜月期”行将结束,一系列紧缩性政策的祭出只是时间问题。本文通过探讨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表象,分析现今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成因,指出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存在着诸多局限,解决我国新型通货膨胀的根源还在于体制的改革和供需失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公磊 《全国商情》2005,(3):12-15
从制度与文化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的生成机理与传导机制,通过案例描述隐藏在通货膨胀背后的制度性根源,并结合我国制度、文化背景提出防范与化解此类经济、金融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晨 《全国商情》2009,(9):59-59,66
2008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综合作用下,我国又一次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继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货膨胀,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与前几次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国际影响因素作用显著、环境复杂性和形成原因的多重性几方面.本文从通货膨胀的概念引入,简述了通货膨胀产生的理论性原因,接下来概括了本次通货膨胀的几个特点,进而从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1982年恢复寿险业以来,寿险业历经四次大的波动,第一次是1984年-1986年,保费增长率由594%下降到159%;第二次是1987年-1997年,保费增长率由58%增长到92%。从以上四次波动时间和幅度来看,前三次正是我国通货膨胀高发期,而且其波动高峰与通货膨胀高峰相吻合,第四次波动是市场利率政策性调整的结果。尽管寿险经营风险的外部表现是由于利率波和通货膨胀,而其深层原因是由于险种设计开发落和资金运用渠道和结构不合理。这也正是影响我国当前寿险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寿险产品的阶段发展与我国寿险产品现状的比较,剖析我国寿险产品的不足,并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险种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发生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一次是比一次严重,特别是1993年以来这次通胀,通胀率高达20%以上,持高难下。分析通胀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抑制通胀,已成为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紧迫课题。一我国通胀率不断攀高,是体制转换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日益激化的深刻反映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触及的体制问题愈加深刻,各阶层、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改革是一场革命,就是权力和利益的重新配置,改革的过程,就是权力和利益重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货膨胀的总根源在于体制转轨时期形成的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分散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并存且混乱的“二元经济管理体制”。但货币的超经济发行是其直接原因。而在我国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基本上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导致的结果。一、通货膨胀——赤字财政政策的产物1.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我国改革的初衷之一是为了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可二元经济管理体制虽然增加了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却没有达到调动两个积极性的目的。企业留利随着放权让利的改革而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开始,通货膨胀又成为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通货膨胀长期的危害性,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得到了证实。2007年以来通胀率的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于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运用总需求、总供给两大工具对此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本轮通货膨胀实际起源于2003年,而不是在通货膨胀得到广泛关注的2007年;总需求拉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且需求过旺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胀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成本推动型通胀在中国并未出现,但是压力越来越大,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很可能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中国通货膨胀既受到总需求影响,又受到总供给冲击,供求混合型通胀可能将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宏观调控难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走市场经济道路,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信奉和行动。同样是向市场经济转轨,前苏联东欧经济出现了大滑坡,其主要根源是对国有经济实施了“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相反,中国却稳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并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秘诀就是维持国有经济运行搞改革。维持国有经济运行搞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维持了国民经济的低效率、刺激了通货膨胀和带来了潜在的金融危机,带来了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等。因而一方面中国的改革要在继续维持国有经济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解决由其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几乎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通病,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假设、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财务报告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失去可靠性。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性的通货膨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我国会计准则还没有制定通货膨胀会计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避开这个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讨论通货膨胀会计必要性,并比较了三种主要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许尔斯曼继承了奥地利学派过程的、自由的经济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货币领域的研究,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全新视角的解读。许尔斯曼对自然货币和法令货币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法令货币是导致社会通胀盛行的根源。而通货膨胀产生的资源分配效应则会导致政府、企业与个人出现文化与道德的沦丧,其通货膨胀的伦理学考量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目标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纳。文章结合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前提以及我国现实条件得出:我国目前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可行的,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价格指数、目标点位和目标区域的选择、目标区域、政策时限、目标偏离的调整和例外条款等方面设计了中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最后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起,中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压力,伴随着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之势,本轮通货膨胀压力带有很明显的实体经济性根源,即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是产生这次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适度运用行政手段是调控经济的不二选择;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创新高,百姓感到生活成本在迅速增加,理论界治理通货膨胀的呼声连绵不断,价格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价格干预措施,政府已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我们还不能就此认为通货膨胀已经来临,当前我国CPI上涨的幅度仍然是可控的,2008年的价格预期调控目标的实现还是有保障的.国民经济仍可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其主要表现在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物价长期持续下滑,大规模产品积压,生产能力闲置,经济进入过剩运行时期。数量扩张型经济是其体制原因,紧缩性政策是其政策性根源,消费需求不足中直接原因,居民收入状况是其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