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隧道围岩的不确定性,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监测技术是近10多年来在我国逐渐涉及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为例,主要介绍了隧道工程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方法及监控量测的实施,为科学开展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围岩及支护变形的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围岩及支护变形的监测,以了解各施工时期的困岩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而评价围岩的稳定、初支及衬砌的合理可靠性。监控量测对于预测围岩最终稳定时间,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确定二砌施做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模筑砼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围岩量测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1):96-98
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工作主要目的是优化和完善设计、根据围岩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施工技术措施,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的关键。同时还可为后续要施工的隧道及同地区的隧道设计提供依据及经验。但如何更好地对监控量测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分析和合理应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施工实践,采用曲线回归分析法结合Excel软件对监控量测的数据进行了快速、可靠、准确的处理及分析,有效的为调整施工参数及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极大的促进了施工。  相似文献   

5.
在隧道建设中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以及时发现隧道围岩在施工中所发生的变化,经过分析之后能够改变方案、优化修改设计并且指导现场施工,使得隧道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文章阐述了隧道工程中新奥法监控量测的项目分类、目的和方法,并提出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从而优化了新奥法的量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及时了解开挖后的隧道变形状况,确定和研究隧道支护效果及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以某隧道为工程实例,探讨了新奥法监控量测在某隧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监控量测技术已经泛的应用到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中。监控量测是对现场隧道围岩的动态进行监测,并指导隧道的施工。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以了解情况,优化设计和指导工作,并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姜元龙 《价值工程》2021,40(3):121-123
本文依托成昆铁路营盘山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阐述了进行隧道围岩地应力的测试和变形分级及分析变形原因,并根据围岩分级及变形原理,对支护措施进行创新,采用超前导洞释放地应力,综合运用柔性及刚性支护,分级支护,加强监控量测等多种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避免施工及运营期间初支、二衬被破坏,确保了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现场量测与力学计算紧密配合,已形成了一整套监控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这种通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现量测获得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系统工作状态的信息,然后将信息反馈于施工决策和支护系统的设计过程称为"施工监测"和"信息化设计',包含施工监视的含义在内.这种方法因其适应地下工程的特点,能结合现场量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岩土力学理论、在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军事地下工程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完整地介绍了一整套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案,具有现实可实践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例,介绍了现场施工监控量测及数据回归分析方法以及判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稳定性能及发展趋势的措施,为确保施工安全、合理安排施工进程提供了依据,达到了指导现场施工的目的,实现了隧道施工的动态控制,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湖北谷竹高速关垭子隧道,实施断面全过程的监控量测,通过对实际监控的数据结果和数值分析的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各断面在纵向上的变形相关性,为指导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提供了依据,为隧道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围岩稳定性判断,保障施工安全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围岩监控量测技术在横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量测的实施过程、量测数据的分析、信息反馈及采取相应措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隧道洞口段施工、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支护手段及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公路隧道施工的防坍技术,对为隧道施工提供防坍信息所采用的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隧道设计、施工以及安全监测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通过对现有工程实例的调查分析,监控量测大多停留在布置测点、采集数据的程度上,并没有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回归分析,利用最能反映围岩真实变化的信息进行动态设计、建立安全预警系统。本文结合塔吉克斯坦塔中公路一期工程哈特隆隧道项目,对于采用新奥法施工的大断面隧道如何通过结合监控量测手段降低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概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20,(6):168-170
本文通过虎山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不同地质围岩地段地质动态情况,对虎山隧道初期支护中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回归曲线分析,数据拟合形式成图,能够直观的看出围岩位移变化的情况并且有较高预报精度,从而能够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合理的支护参数。同时也为我们二衬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英智 《价值工程》2010,29(9):66-67
全面阐述了围岩变形量测的概念及对于隧道施工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回归分析法分析在白龙江立节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的应用,对围岩的稳定性可靠度进行评价,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成兰铁红桥关双线隧道高应力炭质板岩软弱隧道的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依据综合探测及监控量测手段,实施动态设计。对隧道变形地段施工提出了分部、分层开挖的工法要求,并根据二次支护、联合支护及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的要求制定了支护措施,对二次衬砌的时机提出了要求。同时,在监控量测的基础上,建立隧道变形坍塌风险预警体系,以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黑苴隧道出洞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例,从洞内管棚施工、开挖、支护、监控量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隧道进出口在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的时候采用大管棚出洞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谭家寨隧道断层破碎带段采用中隔墙法施工、超前小管预注浆支护和锚喷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作了详细叙述,并对监控量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孙龙宽 《价值工程》2015,(10):103-105
软弱围岩接触带地下水复杂、拱顶易坍塌、边墙易收敛、围岩变形大、监控量测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安全施工,对围岩接触带高压大涌水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施工中,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期,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而且有一项专利技术已授权,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