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金融研究》1991,(7):12-19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一大困扰因素。尽管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在信贷投放总量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资金的社会需求大大超过社会供给的今天,如果长期无条件地抑制其他正常需求,来单一满足农副产品收购,势必会加剧社会资金总量供需的失衡,导致经济状态进一步恶化。因此,客观、历史地分析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需矛盾产生、发展、激化的深刻背景原因,正确认识其运行规律,对于制订有效的政策,促进其正常运行,从而促进社会总资金的供需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改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办法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给、运用和管理涉及到许多部门,改进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办法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总结现行管理办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决定制约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梧州地区资金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资金紧缺,一些基层商业企业在收购农副产品也出现了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群众出卖农副产品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对农副产品收购的资金供应已引起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的关注。本文就梧州地区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求规律是由农副产品生产、收购的规律所决定的。规律的实质是要逐年增加资金供给量。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因素,即收购资金的落实,不仅仅涉及到银行,它还牵扯到计  相似文献   

5.
张掖地区人民银行十分重视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工作。每年在收购旺季之前就早调查、早预测,做好收购资金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千方百计地调度头寸,力保资金供应,在农副产品收购中没有发生过“打白条”和限收、拒收的情况,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好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大投  相似文献   

6.
重构政策性收购资金管理机制初探杨祖辉,冯国范确保农副产品收购既不打“白条”,又防止资金流失,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必须达到的双重目标。然而,由于现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机制很不完善,收购资金流失渠道不清,某些认识及管理责任模糊,主要是有些...  相似文献   

7.
保障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是关系到八亿农民和工农产品交换,关系到市场消费品供应利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因此各级农行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收购农副产品虽然与现金投放有直接关系;但它同固定资产投资、集团消费、工资奖金投放现金有很大差别。收购农副产品投放了现金,掌握了商品,经过加工,就可以增加有效供给,回笼货币。历史经验证明,这种现金投放是没有危险的(当然不能抬价抢购、滥购)。因此,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应当优先保证供应。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是一个粮、棉、油主产省,夏季和秋季农副产品收购量都较大,近几年来,收购资金供需矛盾较突出。为了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湖北省从1989年起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经过两年的实践,这个“办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目  相似文献   

9.
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打“白条”是现行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建立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十分必要和迫切。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筹措和供应管理是近几年经济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湖北的实际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收购资金特别是秋季收购资金筹措工作一年比一年重视,一年比一年下的劲大,但“白条”不仅没有消失,相反收购打“白条”的数量几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今年农副产品收购决不向农民打“白条”的指示精神,及早帮助收购部门做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组织和筹集,中国农业银行镇江市分行于3月中下旬,对镇江市粮食收购企业的资金营运状况作了一次普查。调查发现,镇江市大量收购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挤占挪用行为普遍。据统计至1992年末,全市农采收购资金挤占挪用额高达36888万元,占年初农行收购贷款的72%。现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兴发 《中国金融》1995,(10):17-17
不打“白条” 不挤占挪用──记全国秋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本刊记者李兴发1995年9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京联合召开了全国秋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夏季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贯彻和落...  相似文献   

12.
农副产品收购工作是农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粮食收购,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来,粮食收购资金周转慢,占压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到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收购计划的完成。因此,加强对粮食收购资金的管理,建立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机制,保证粮食收购不打“白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使用的现状1985年以来,国家对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各地在当地党政统一领导下,组织财政、银行和收购部门等共同筹集收购资金,有关部门特别是农村金融部门为搞好农副产品收购,保证粮食入库计划的完成,做了大量工作。以平南农行为例,从1985年至1992年,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打“白条”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党政领导和银行、财政、粮食以及承担收购任务的企业。“白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白条”,也需要综合治理。今年夏粮收购季节,笔者来到四川省产粮大区南充地区。该区今年收购小麦、春茧、油菜籽等夏收作物需资金3.75亿元。而到5月10日,各方应该到位的铺底资金到位率仅占49.16%。除地区人民银行外,工行、农行、收购企业资金均未足额到位,财政、粮食部门资金基本未到位。以后,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各方努力下,收购资金虽然得到了解决,但“白条”隐患并未消除。请看下面一组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1.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不应纳入“紧控”范围。从1985年开始,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目的是为了抑制基建规模和消费基金的  相似文献   

15.
刘莉  刘毅 《中国金融》1995,(5):39-40
加强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刘莉,刘毅农副产品收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又是影响和制约农副产品收购进程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的好坏将体现出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是否在实...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3,(1):64
<正>产品定义该产品是指在农副产品收购旺季,为解决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储备时企业正常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满足其收购资金需求而发放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对象产品主要面对有季节性收购资金需求的AA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功能和特点该产品主要是为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收购旺季资金需求量大、时限要求高等困难而设计,对借款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农副产品收购,防止挤占挪用收购资金,1989年人民银行提出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的办法。实行这一资金管理改革措施后,夏季收购基本上没有出现“打白条”的现象。但在收购资金的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制订措施加以解决。有一些地方对有的问题提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和意见,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紧张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1988年一些农业银行因上半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下降的部分被用于其它方面(如乡镇企业贷款),收购季节不能及时归位,加上下半年(六月份起)存款又出现较大的滑波,致使收购季节资金空前紧张,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打白条”、告急”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时代金融》2013,(1):64-64
产品定义 该产品是指在农副产品收购旺季,为解决农副产品加工、流通、储备时企业正常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满足其收购资金需求而发放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20.
收购资金供应体制转换后存在的几个问题与解决途径刁祝华,张士锋从1993年秋季起,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体制发生了如下变化:资金筹措的渠道仍实行“三级四方”联保方式;资金供应的渠道则由过去人民银行总行分配调度给各省人民银行,改为由专业银行总行向人民银行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