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誉是指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这一定义在会计学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商誉的有效构成要素人们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确认及计量在业界也一直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外会计界对商誉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商誉的合理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商誉在社会中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商誉会计还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对商誉进行科学的确认和计量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因此,首先阐述商誉的概念、特征以及构成因素,从这些方面对商誉进行分析。其次,从会计界对商誉的不同看法和国际上对商誉做出的规定分析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的问题。再次,分析国际上的几种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自己对商誉处理的建议。最后从国际商誉会计比较研究的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方面对中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做出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并购、改造、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活动的不断深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关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现行的会计实务中,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的经济环境和会计计量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创商誉计量模式的选择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前多数国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商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的本质是超额盈利能力,人力资源是商誉存在的前提。本文通过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商誉的构成、确认、计量和摊销等问题,阐明了商誉量化核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企业改组中的商誉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代国 《财经科学》2001,(1):106-109
商誉问题是企业改组中一个十分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在企业改组中是否确认商誉,如何合理地确定商誉的价值等,关系到企业改组能否顺利完成。本依据商誉的特性论述了企业改组中商誉评估的特点,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改组模式进行了商誉的确认,探讨了改组中评估方法选择的条件及影响商誉评估价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素会 《经济论坛》2012,(1):144-146
本文分析了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现状,指出商誉确认与计量存在着曲解商誉本质、硬性区分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存在操作困难等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商誉进行正确确认与计量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创商誉相关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会计界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的情况,笔者提出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理由: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保持了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与可比性、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自创商誉的账务处理方法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睿 《时代经贸》2012,(4):183-184
商誉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性的企业合并愈演愈烈,商誉确认问题越来越迫切的牵动着整个会计理论及实务界。商誉的确认带来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其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商誉确认对会计报表所传递的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是通过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解的,这些信息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决策。本文对2007年上市公司中确认的商誉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商誉确认对会计信息产生了影响,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由于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确认商誉,对股价影响的检验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从修证的Ohlson模型中证明了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比例的提高会使股票的市场价格降低,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无形资产甚至商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理论对外购商誉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存在颇多争议,即便是一再更改亦难以自圆其说。在并购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知名企业倒闭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使得商誉的实质更加扑朔迷离,商誉究竟是不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本文从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商誉的实质,提出商誉没有外购,只有自创,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6号概念说明《财务报表要素》对资产的定义,和第5号概念说明《工商企业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对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这两个方面,对商誉作为资产计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在区分“外围商誉”和“核心商誉”的前提下,也满足确认的标准。因此,商誉是企业的一顼变动资产,需要确认,但是要特殊计量和处理。本文对商誉的计量及会计处理也做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1.
王晓天 《时代经贸》2013,(22):157-158
随着企业问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06年版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商誉会计处理的思路和方法,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靠拢。包括对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减值等问题。但究其渊源乃至确认的适当性,依然存在诸多值得探讨之处。如何合理进行商誉会计处理,提出完善商誉会计处理的思路,以助于商誉会计的不断完善,对理论工作者而吉义不客辞。  相似文献   

12.
在财务会计中,商誉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介绍商誉的性质入手,并重点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商誉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静 《生产力研究》2003,(4):278-279,289
商誉作为一种不可辩认的无形资产 ,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 ,也很难 ,商誉问题产生后一直是会计规范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商誉有外购与自创之分 ,我国目前的情况只是对外购商誉进行确认 ,而对自创商誉不确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 ,在商誉会计方面有重大突破 ,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概念。  相似文献   

14.
何慧芹 《经济师》2006,(10):188-189
长期以来,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近几年来,在会计目标慢慢转向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自创商誉是否应该确认,如果确认又该如何计量,是否摊销等问题又掀起了人们对商誉问题的新一轮探讨。文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针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摊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露 《时代经贸》2009,(9):126-127
商誉作为无形资源的一种,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商誉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进商誉会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誉会计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长鸣 《经济师》2004,(1):220-220
文章在分析、评述传统商誉会计理论的基础上 ,对商誉的性质、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商誉的摊销以及负商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行为日益增多,伴随着企业合并等产生的外购商誉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商誉不仅包括外购商誉,还包括自创商誉,而我国并未确认自创商誉,但自创商誉又是企业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有必要对自创商誉的确认必要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创商誉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小洋 《财经研究》2003,29(1):76-80
究竟是否应该确认自创商誉,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我们认为,商誉(无论是自创还是外购)都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经济资源,且基本符合确认的条件,因此,主张应对自创商誉也加以确认与计量,但考虑到自创商誉的特殊性,可将自创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不摊销)进行披露但进行减值评估。  相似文献   

19.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会计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的缺陷日益显现,自创商誉确认势在必然。我们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能使企业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是基本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其计量也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商誉确认与计量的一般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是以组织为载体的一种重要资产,现行会计准则仅仅确认了这种资产的一部分,导致了相当规模的企业资产没有在帐面上得到反映,掩盖了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本文从商誉的一般特征入手,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一般方法,从理论上拓展了商誉确认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