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西方发达国家恰恰相反,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融资顺序原则存在明显冲突;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种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权融资偏好与大股东剥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并不能有效的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这一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越偏好股权融资;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大股东在公司配股决策中所认购的比例越低。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动因源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剥削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3.
李秀花 《时代经贸》2009,(5):146-148
【摘要】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自我积累较低、融资渠道不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股权结构是造成内源融资比重低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中偏好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应提高自我积累、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股权融资成本、优化股权结构等相应措施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4.
兰振华 《经济论坛》2007,(6):110-113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融资偏好就会有什么样的融资结构。按经济学家梅耶斯和梅杰尔夫提出的啄食顺序理论,企业优序融资顺序的选择应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内部融资排在第一位,股权融资排在最后。几十年来,这种融资顺序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印证(见表1)。而我国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股权融资比重明显偏高,内部融资比重明显偏低(见表2)。  相似文献   

5.
从融资效率角度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股权融资偏好下的融资效率低下,其主要是由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制度安排所决定。二、上市公司普遍过低的资产负债率所导致的财务杠杆的低效率使用。以此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对负债融资优势的进一步阐述,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国有股及法人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股权融资所占比率过高,企业债券融资所占比率极小。这主要是由于证券市场机制不健全、债券市场发育不成熟、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行为。本文基于现金流量表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内部融资的相对偏好程度。研究发现.2000年上市的公司在2000~2003年的融资行为和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在1998~2003年的融资行为都不支持股权融资偏好,除个别年份外,在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中,内部融资或者借款融资高于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成因与优化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琼 《经济师》2008,(12):168-169
基于我国制度环境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及出于融资成本的考虑,目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着外部融资与股权融资比重大、留存收益比率低、非流通股比重大、资产负债率偏低、流动负债水平高、债券融资比例小等问题,需要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外部融资环境、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西方融资理论的简要回顾以及西方企业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描述,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符合现代融资理论,而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股权结构、融资成本和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融资结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票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与西方的“融资优序理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的表现和弊端,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和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柳松 《生产力研究》2005,13(12):189-191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融资成本、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体制等三个方面对股权融资偏好悖论进行了解读,指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动因、公司控制机制的错位和治理机制的扭曲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深层原因,转型时期的双重企业体制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上市公司在有融资需求时,融资顺序依次为内部留存、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并且在整体的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占大部分。这一现象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庞博  赵艰申 《技术经济》2006,25(11):68-69115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厦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就与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而这一偏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企业绩效关系问题作了研究,通过对各个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过于偏爱股权融资的行为不利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原因,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财务理论,企业融资首选内源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这一理论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普遍验证;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顺序与融资结构选择方面表现出了与上述理论不相吻合的特征。本文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后果,并由此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绪军 《经济师》2004,(12):118-119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与现代融资结构理论和西方国家的融资实践明显背离 ,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其中有利益的驱动 ,也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负债融资具有主动性、灵活性、效率性的特点 ,存在正面和负面效应。应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推进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胡金朋 《时代经贸》2007,5(10Z):197-19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融资多元化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直接融资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国上市公司在直接融资的选择上,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融资方式明显偏好股权融资方式,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偏好有着巨大的差异,也与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本文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着重于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分别从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和公司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穆晓卿 《经济论坛》2006,(22):125-126
近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上市发行股票成为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与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继首次公开发行(IPO,InitialPublic Offering)之后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票再融资的两种基本方式。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新股进行再融资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一、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热配股通常指已公开发行上市的股份公司通过向现有股东按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分配优先购买权的方式销售新股的行为。而增发新股,又称公募增发,是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9.
张宝清 《经济师》2006,(8):96-96,98
资本结构理论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假设,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早期的及现代的资本结构理论均倾向于债务融资;但当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时,却发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与我国制度、政策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妨碍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致使资本使用效率低下,建议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发展多样化的上市公司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行为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慧 《经济问题》2006,(8):48-4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资行为有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为此,分别从公司内、外部两个角度,分析了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股权功能限制弱化及公司管理层偏好和融资渠道不畅、融资行为的政策导向性强等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