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奶业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中,总体上表现为产业链条长,延伸范围广,具有关系临近性;从原料奶供应、乳品加工、辅助机构设置等方面看,产业链具有环节优势;但是,黑龙江省奶业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网络化程度低,产业联系不紧密。要振兴黑龙江省奶业特色产业基地,就必须加强网络联系。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发展的基本形态,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安徽省应依托现有的优势资源,把握国家建设皖江城市带的大好机遇,通过积极引导,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集聚和布局;构建集聚"产业链",促进产业的分工协作;构建创新体系,增加集聚能力;推动产业集聚的环境建设;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企业集群效应,提出发展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的重要模式———生态城市。因此,在建设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过程中,构建大庆生态城市是实现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企业集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国家开发建设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22项在黑龙江省。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黑龙江省迅速成为一个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全国著名工业基地,“三大动力”、“一重”名扬全国,形成了机械、冶金、电力、石化、煤炭、森工、建材、轻工、纺织、医药等十四个行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生产基地,无论其历史还是经济地位,都有其重要研究意义。本文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及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东北三省36个市工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在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并且在未来有逐渐加强的趋势,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空间集聚性较明显,吉林省则表现出随机性;科技、金融、政府财政支出和交通发展均对工业发展起促进作用,其中科技和金融带来的贡献较大;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地区之间工业发展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嘉兴市开展新市镇建设为例,针对新市镇建设中存在的建设资金不足、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人口不够集聚和建设规划亟待完善等问题,提出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规划编制,完善配套衔接,培育特色产业,加快人口聚集和“两分两换”工作,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和优化机构设置,下放管理权限等对策,从而加快经济发达地区新市镇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永康的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集聚发展有资源循环利用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进口拆解与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链延伸三种模式,其五金制造业与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了一种共存共荣、互相促进的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与传统工商业活动的结合成为永康五金产业的酵母,依托城市矿产的成本优势促进了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在特色产业集聚过程中,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平台,在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色产业基地.可说是我国高新区发挥产业集聚作用的一项成功实践。科技部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十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五”期间各地高新区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形成两个有特色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原国家计委也提出要求:各地要建设一些有明确的地理边界、有突出的产业特色、有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各地高新区为落实这些规划和要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建设遵循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民众参与的协同治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乡融合的理论逻辑,持续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互融互促发展机制,基于居民需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面临进城务工人员尚未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特色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够明显、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资源紧缺、城乡融合发展效度不高等问题,应当着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振兴特色产业助推农村创新发展,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全面振兴,协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创新“地方性”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纵深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以建设“大项目,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为重点.按照“三提高两加强”(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产业集聚能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规划引导加强政策引导)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产业集聚,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