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从日美经验看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未能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功能。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实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国家之一,其成熟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对于分散和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来看,在借鉴国外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与相互制保险相融合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农业保险势在必行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即它对大自然的较强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是一个不稳定的,风险型的产业。农业商品生产者为了达到预期收益,客观上要求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可能导致的损失转嫁出去。参加农业保险,通过保险公司把不定期的损失转化为固定的费用支出,计入生产成本,就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分摊农业生产的风险,缓和不测灾害造成的冲击,维持农业生产的平衡。因此,搞好农业保险,对农村商品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和服务作用。衣业保险是农业生产不断实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农业保险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三大支柱(新技术推广应用、增加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发展)之一,有些国家如日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试点县粮食直补制度的主要内容、直补机制的操作、实现方式和取得的效益,并针对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试行粮食贷款计划、试行作物保险计划和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改进农业生产和服务条件的投入力度等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保险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即使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保险,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很难达到规避农业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发改委决定3月23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将提高300元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发改委已初步制定5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一、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的投入力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和提高,加快取消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税,适当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的风险基金的补助,支持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考虑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品种,鼓励其他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开发;二、指导和支持中部六省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加快发展城市群,经济…  相似文献   

7.
巨灾保险可以对巨灾风险所造成的生命或财产损失给予补偿和保障,是最基本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也是国家灾害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地震、冰雹、冷冻、暴风雪、林火、病虫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沙暴、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等,其中以旱涝和地震灾害最为严重。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全球最严重自然灾害中,近1/6发生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在近年来我国应对频发和严峻的巨灾风险中捉襟见肘,巨灾保险立法受到的日益关注,例如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5条规定,“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2008年修订《防震减灾法》第45条,“国家发展有财政支持的地震灾害保险事业,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2009年修订《防洪法》第47条第2款规定,“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2012年《农业保险条例》第8条规定,“国家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但是,上述宣示性立法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设计,以至仅为纸上的法律,实践中我国保险业对巨灾损失的赔偿只有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因此我国立法亟待进一步明确巨灾保险模式并构建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立足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理论逻辑出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统筹协调好五对逻辑关系,又要从党的宗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四个维度来深刻认识。从历史逻辑出发,回顾了建党百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践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实践逻辑出发,在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短期面临着粮食供需结构分化问题;中长期内部发展面临保产能稳增长的难点压力与粮农和粮食主产区的短板弱项,外部供给则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引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立足新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中国的国情、世情、农情、粮情,应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握好土地的长期稳定性和发展灵活性的平衡,使农业生产关系更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和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赋能粮食产能;率先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农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优化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布局,共同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与风险监测,提高粮食产业风险保障水平;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完善粮食流通与储备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粮食更高品质消费需求;提高国际贸易与关键物流通道掌控力,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李林  宋英杰  郭赞 《科学决策》2023,(9):148-159
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市场机制的参与,而农业巨灾保险及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散的市场运行机制在参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自身优势。在“协同—合作”理论框架下,通过研究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实践,发现其在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制度建设衔接机制不完善、主体协同治理有待加强、全周期过程管理不完善、价值建设需重构等问题。进而从完善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是实现“协同—合作”的保障,强化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体协同是实现“协同—合作”治理的关键,实现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的全周期过程管理是实现“协同—合作”治理的重点环节,建设农业巨灾保险参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同向价值是实现“协同—合作”治理的目标等方面提出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詹晶  刘滨 《科技和产业》2021,21(6):124-131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厘清现阶段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以更好地发挥粮食主产区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基于粮食主产区2001—2017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检验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格局的空间模式,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主产区粮食产量处于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省份较多,处于高-低和低-高集聚的省份较少,且空间相关性随着时间波动下降;2001年及2017年种粮人数对粮食产量的驱动作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他因素对各地区粮食产量的驱动作用基本一致.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必须在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地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提升粮食单产、坚守耕地红线、规范化肥使用、推进农业科技化、防范农业灾害等方面着力改善,以期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周娜  ;蔡中远 《特区经济》2009,(6):153-154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选择,并对其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实施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如使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扭曲严重,政府粮食调控陷入"国家收储—进口增加—国家增储"的不利局面,财政负担不断加重。今后立足国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要靠粮食主产区,核心任务是保障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但是,粮食主产县基本都是农业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工业化相对迟缓,城镇化更加滞后。在目前经济减速期、转型期,粮食主产区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将更加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综合概述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建立我国农业防灾减灾宏观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想.面向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风险管理,加强农业风险应急管理,提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协同论为理论指导,实现管理协同、信息协同,有效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为提高我国农业防灾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构建了一个基本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粮食主产区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核心和支撑,加入WTO 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机会成本高,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粮食生产连年滑坡,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要想解决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各项影响因素通力配合、共同作用,其中,积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家智  林涌 《改革》2004,(6):59-63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及损失的扩大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脆弱,农业灾害风险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较低。在对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管理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基础上,结合国外农业灾害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提出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姜涛 《中国集体经济》2012,(1S):121-122
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又是高风险的产业。面对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的现状,我国农业经济损失很大,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为分散风险,各国均在逐步建立农业灾害保障体系以支持农业的发展。农业保险是重要的风险转移工具。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导致它无法适用我国现有的保险法和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我国的农业保险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金融体系的要求,迫切需要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粮食市场基本上是由强大的国有粮食部门所垄断的市场结构,粮食直补未能协调好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中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粮食市场风险还将进一步扩大。所以我国应该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培育中间大商业组织,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目标并联的、“二元”稳定的粮食政策结构,鼓励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利用粮食期货市场解决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明溪县为例,对大灾之后如何提高农业保险的灾害补偿功能、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颜世航 《中国经贸》2008,(24):138-138
农业保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应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动农业体制改革,保障农业在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了困境。其突出矛盾表现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保障而各商业保险公司却不愿涉足该领域。本文从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详细分析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1、背景技术近几年,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许多地方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盲目缩粮扩经,来提高单位面积附加值,挤占粮食种植面积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放弃粮食生产而一味追求经济价值的做法,极有可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造成严重威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粮食的基础牢固了,才可能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反过来,农业高效了又反过来为粮食安全夯实更坚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