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正确把握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及时找准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潘志强 《华商》2008,(10):98-99
产业组织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在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方面还显得力量薄弱,反垄断法律没有出台,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政策执行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国外产业组织政策对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提出我国要从反垄断法律、市场秩序以及产业组织政策执行手段等方面着手,全面完善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入世的时间表走到2004年,相当部分的产业在这一年,将结束过渡期,“后过渡期”的到来,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入世,没有给中国产业带来想象中的巨大振荡,是中国的幸运,但这并非是高枕无忧的结束,相反,它应该是厉兵秣马的开始。 冲击并未真正到来,要应对冲击,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提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维护好产业安全,这是本刊在专访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时,王局长的一句话。2004年2月25日,全国重点行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对会议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工作、切实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内容;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会议讲话中提出,要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继续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切实做好维护产业安全工作。 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提升我国重点行业的产业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王超 《商场现代化》2008,(12):253-254
在中国加入WTO和纺织品出口配额全面取消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工业的纺织业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探讨山东省滨州市纺织产业集群如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6.
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随着旅游发展环境复杂程度的日益加深,旅游产业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产业安全的因素主要有旅游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旅游管理危机等。我国应从旅游产业生存环境、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对外依存度等三方面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完善和优化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同时,大力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安全水平,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使用贸易竞争指数(TC 指数) 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 对我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一番实证测度,认为我国贸易产业中的食品、小制造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原料产业等基础产业和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机械设备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则较为低下, 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上升, 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新的主要出口产业。为了全面提升我国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认为我国应施行以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为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提升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7月,商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京正式启动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辛德强 《江苏商论》2007,(5):126-12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加强了对我国的产业控制。为维护我国的产业安全,必须重视企业的自主品牌保护。策略包括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增强品牌的差异化和建立品牌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入世以后,贸易救济措施的应用或应对和产业损害程度的认定,都需要有一个能够科学地、全面地评价测定我国相关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一个可以整体有效而又灵敏地反映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还可以用来科学地指导产业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  相似文献   

12.
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在传统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形成集群现象和集群效应。我国加入WTO后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应针对产业集群地理集聚、专业化、网络化、根植性等特征,优化政策环境,促进集群内中间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完善风险机制,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江苏商论》2006,(8):11-12
跨国零售企业进入后,影响到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产业控制力和产业竞争力,从而使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安全受到了威胁。为维护零售业的发展安全,本文提出了建立适当集中的市场结构、以稳定和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核心提高产业控制力、以优化零售业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为核心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价格以及劳动力因素已经不足以获得竞争优势时,产业集群由于实行纵向一体化以及集群内的企业的不完全长期契约使得企业间相互协作,提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方面使得产业集群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竞争优势,在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及存在的路径依赖,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很难改变低端锁定的困境。本文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网络模式加上产业集群升级角度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我国资金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资源依存度比较高,严重制约着产业安全,同时,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产业发展,也危及产业安全,而创新能力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是导致产业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要形成产业持续竞争力,保持持续增长空间,必须在自主创新上有大的突破,把建立创新型国家、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保障产业安全的根本举措,把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战略措施,把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技术方法作为战略突破口,把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战略关键,把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作为产业安全的战略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跃军  李亚南 《商》2013,(14):257-258
要素禀赋与规模经济是奠定我国纺织产业国际比较优势的基础。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增强,要素禀赋对产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逐渐弱化,规模经济的作用显著增强。纺织产业是具有外部规模经济性的产业,产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该模式在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对产业梯度转移产生制约影响。整合要素禀赋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效应,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分工,是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都是个巨大的挑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因此对WTO幼稚产业保护条款的研究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必要的本文在分析了WTO幼稚产业保护条款的内涵和我国幼稚产业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如何更好地援引WTO幼稚产业保护条款,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科学构建我国幼稚产业适度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金碚  李钢  陈志 《财贸经济》2007,(3):3-10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考虑到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相对较低、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现状,为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我国物流产业安全,有必要对我国物流产业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构建我国物流产业安全评估理论框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综合指数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尽管外资对我国物流产业的控制力有所减弱,但仍然处在临界值以上,我国物流产业整体仍然处于相对不安全的状态。而且我国国际和高端物流业处于极度不安全的状态,国内和低端物流业尽管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因竞争过于激烈,对物流产业安全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其中,产业竞争力是导致对外资控制力降低的主要因素,金融环境的恶化对产业安全产生了比较恶劣的影响,产业需求环境与产业生产要素环境波动很大,增加了物流产业安全的不确定性。因此,为更好地维护我国物流产业安全,一方面要适当限制外资,调整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另一方面要规范物流市场,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刘亚东 《商业研究》2003,(18):179-181
网络产业发展历史虽短,但其产业成长速度令其他产业望其项背。事实上,网络产业是这次新经济起飞的发动机,网络产业对促进我国政府提高效率,促进其他产业提升竞争力,增加生活的便利等方面的价值将是一天文数字。我们应抓住这次经济起飞的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升级,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