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领导中国改革突破的新思路吕日周十五大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的灵魂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第二次革命的首要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搞好现...  相似文献   

2.
文芳玲 《理论观察》2001,1(5):47-50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结构严谨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什么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处于落脚点和归宿点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白津夫 《宁波通讯》2006,(11):14-19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维。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核心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当代中  相似文献   

4.
十五大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认真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需要,它是社会主义历史价值的正确体现,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回答。能不能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标准,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7.
正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汲取国际经验,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初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三大之后我们党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难的探索,逐步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从经济文化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转变而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长期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实践的总结和回答,是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9.
黄卫平 《特区经济》1997,(12):12-13
<正>一、使“初级阶段理论”从策略选择发展为战略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将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了,进入了更高的历史阶段,是否还将重新再来实践过去那种“计划产品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及其种种政策?或者说实际上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只是“初级阶段”的权宜之计?很显然这样的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极左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1.
周鹏 《发展》2006,(12):100-101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十分关注价值问题。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价值标准观。认真比较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价值标准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究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均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成为计划经济的理论依据。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人们一直坚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立足中国的国情,从实际情况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1956年前后,毛泽东对在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讨,提出了不少适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建议,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轮廓,为后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问题,以及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和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所要回答、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过渡和发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而且必须从理论上科学回答和在实  相似文献   

15.
试析邓小平创新思维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邓小平创新思维的特征,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实质,促进我们在21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邓小平怎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能把握和认识邓小平创新思维的特点。 (一)善于发现并勇于提出问题 创新始于对问题的思考。很多情况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邓小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特点是:(1)现实针对性。在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中,他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特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什…  相似文献   

16.
共产主义理论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最高境界。现阶段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必须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行政策结合起来,确实解决共产党人姓“社”不姓“资”和共产党人就是要问“公”问“私”这两个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比较早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理论,并对其特征作了初步的描绘。这对于指导中国迄今为止的改革开放和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理论具有开创性,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许多重大问题。如果新民主主义理论能够多经历几年的实践,或许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就不会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补生产力落后的课。应当反思和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论述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五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展开论述,全面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