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少鹏 《黑河学刊》2011,(6):179-18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进而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的图书馆检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读者的实际需求。由此产生了数字图书馆。人们在享受着数字图书馆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数字图书馆本身的不足,有时还给读者的检索带来了阻碍,因此,如何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检索质量是目前数字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是图书馆员开展读者服务的主要场所。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融合,增强了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能力。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融合,充分表现在传统图书馆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动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融合的目的和方向是为了方便图书馆员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加快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融合成为了可能。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传统图书馆的升级换代,建设数字图书馆是其必然的选择和发展的趋势。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传统图书馆已有的文献资源,推动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是每一个图情人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并存的图书馆形式,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应遵循以读者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原则,特色化原则。其有效管理策略是:优化采访过程,注重读者需求;建设特色信息资源,提升办馆理念;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注重面向社会,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4.
企业图书馆是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的中心,是企业情报信息的集散地。读者服务是企业图书馆的运行方式,其形式、内容、特点随着企业图书馆的发展而变化。在信息的传播和使用日益多样式的形势下,企业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和谐与创新是企业图书馆发展的命脉。丈章分析了企业图书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阻碍企业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和谐与创新的因素,提出了加强企业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和谐与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倩 《魅力中国》2011,(8):385-385
近几年,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作品的数字化使读者获得信息更为方便,他们可以在图书馆的数据库里浏览、下载并使用其所需要的信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劳动成果,而这些信息的原创者大部分都没有对其作品授权使用,这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到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关数字图书馆的侵犯版权问题时有发生,比较知名的案件有北大教授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侵权案、以刘美丽为代表的千名硕博士诉万方学位论文侵权案等。这些案件暴露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版权保护问题,说明这方面的法律、管理、行业规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侵权案件的剖析,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版权保护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要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希望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版权问题的处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将向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发展,高校图书馆员面对的是一个图书馆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时代,要适应图书馆的这一变化,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因此图书馆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读者群的要求,数字图书馆以新的模式从服务理念、内容、形式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点从物的传递变成知识的传递,对读者的服务变成了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张惠萍 《发展》2008,(1):93-93
信息时代催生了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为消除数字鸿沟、维护读者的公平阅读权利铺设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过去,读者在图书馆看书和查资料,舟车劳顿,费时费力费钱,如今上网登陆图书馆网站,依托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文献传递系统便可获得原文,为读者带来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9.
开放存取资源给中西部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学科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活力,因此,中西部高校图书馆必须关注开放存取的发展,积极参与开放存取活动,扩展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围绕重点学科,利用开放存取新机制,对原始文献进行开发、重组后形成二次、三次文献或专题资料,变一般信息为特定资料,建立重点学科的链接,建构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过程中一个独立形态,是基于海量的文献与信息资源的复合型文化平台.复合型图书馆建设的文化路径在于管理文化的培育,服务文化的重塑,团队文化的提升和学习型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和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不足,认为数字图书馆不可能取代传统图书馆。今后的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将是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齐头并进,形成共存互补的完美格局。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环境下虚拟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建立虚拟图书馆是一种对网上资源进行组织管理有效开发利用的方式.虚拟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建立虚拟图书馆对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的应用,在云计算环境下建设数字图书馆已被提上日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为此,应建立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检索平台、硬件设施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此抓住发展机遇,创建云时代的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为了方便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书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研究设计图书馆个性化管理系统,对实现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以人为本,具有重要意义。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上一台阶,取得图书馆与读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的产物。建设复合型图书馆要将传统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与数字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法步骤和开展多元化服务,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取得重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小景 《黑河学刊》2010,(3):128-130
目前,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建设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意义重大。对各级党校图书馆来说,要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必须要领导重视,优化馆藏、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特色。  相似文献   

17.
陈安祥  于华荣 《新西部(上)》2009,(12):186-186,166
在数字图书馆条件下,应通过拓展图书馆服务信道,对读者进行实时服务、跟踪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这些先进的服务模式,可以增强服务效果,提升自身价值,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应用。使用科学的方法评价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文章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评价体系进行深入探讨。在分析影响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韩建芳 《理论观察》2012,(3):167-168
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应运而生,图书馆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馆馆员应顺应变化,在加快角色转变的同时,从服务观念、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吉续 《黑河学刊》2014,(3):121-12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技术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和推广,使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更多的大学也将图书馆建设成信息化和数字化图书馆,为了让广大教师和学生更有效的信息使用与传播,学校建立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高校图书馆也加大了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使电子阅览室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