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贯彻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对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经济合作、海外资源开发、政府间经济合作等特定领域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它是世界各国为促进本国出口、对外投资而设立的特殊金融形式,它体现了各国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范围,很多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历史较短,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很多挑战,如缺乏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法律保障,资金与经济发展不对称,业务范围不全面以及作用的发挥还存在若干约束条件等。为此,中国应通过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发展模式并结合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对策,如提高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自身的适应环境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农业发展银行没有一个长远的系统规划,加之农业政策性金融条例和有效财务安排的缺乏,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缺乏独立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有效营运机制,其生存发展面临困境。为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文章认为,国家应以全额投资方式建立若干个全国性的具有专门职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由国家、地方政府联合出资共同设立若干个区域性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时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参股或控股地方农村金融机构,形成一个产权结构多元化、业务经营专业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对各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模式以及各国特别是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口信用保险所发挥得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问题尤为突出。造成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于民营企业缺乏优质信用记录、银行担保机制不完善、企业抵押担保资产不足、缺乏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等。政府应积极鼓励发展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的机构,设立专门的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商业性政策性银行,完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法规体系,提高企业信用度,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础上促进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孔祥建 《商场现代化》2007,(18):140-141
<正>一、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1941年美国在商业部和司法部设立了有关中小企业的机构,1942年又建立了“小军火工厂管理公司”,1951年设立了“小兵工厂管理局”,1953年设立独立的联邦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SBA),专门管理中小企业,1958年以为永久性机构。1993年,中小企业管理局升格为克林顿政府及联邦经济顾问委员会正式成员。中小企业管理局总部负责制定有关中小企业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7.
陈薇  陈建军 《现代商业》2011,(27):22-25
目前我国对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做得不够好,金融资源分配不公和服务缺失同时存在。片面的商业化和金融机构整体的趋利性,造成金融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任其发展将会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定。因此,应当从国家各个层面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系;设立专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银行;对社区银行给予必要的扶持。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已经日渐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市场活力的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下降,产业规模接近饱和以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多重压力下,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的市场化运行中已经日趋成熟,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为此,国家层面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征信体系;金融机构合作专门设立政府背书的P2P融资平台,大力推广;利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重塑县域金融体系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重心向城市转移,政策性金融职能弱化,其他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尚未进入县域市场,农村信用社由于难以独立承担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影响了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重塑县域金融体系要从明确和强化政策性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实力,发展多样化的县域金融机构入手。  相似文献   

10.
论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广 《江苏商论》2006,(9):160-161
融资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拓展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渠道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拓展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渠道主要途径是:设立专门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按揭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票据市场以拓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