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实现了会计语言的国际化。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主要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该准则是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的两个准则之一,因此倍受关注。该准则并不规范企业所有资产的减值核算,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到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共有9个,本文主要分析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各类资产减值核算所依据的准则的适用范围及主要资产的减值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该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100项的规定基本一致,在财政部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等38项具体会计准则,加上1项基本会计准则共39项构成了我国较为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建立,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加速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新颁布的《资…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基本准则和16项原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2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进一步统一了会计原则,提高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6.
2006年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纲领,是其他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可以说,基本准则是我国所有会计准则的准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会计》2006,(5):48-48,F000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25日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将是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准则)两者相比,在定义及判断非货币性交易事项的标准上是一致的,主要的不同在于旧准则对参加交易的资产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而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成本计价基础,并且对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确认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特点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正式建立,在这一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将该准则与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地位类似于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进行比较,笔者归纳出新准则的几个特点与重要突破,与旧准则相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了会计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步伐加快,内容向纵深发展,一个重要标志是紧锣密鼓地构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并与国际趋同。财政部继6月2日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后,6月22日印发外币折算、分部报告、财务报表列报3项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7月19日印发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与补助、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5日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修订后的具体准则在内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将是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按照立足国情、国际趋同、涵盖广泛、独立实施的原则,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目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13.
提高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我国融入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矫亦林 《齐鲁粮食》2006,(10):34-35
随时代变迁,会计准则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变革。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2001年发布的准则相比,不仅增添了若干新的准则,而且对现行准则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强化了为投资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旧差异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首次系统形成了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此前颁布的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而不管是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还是旧的会计准则系列,基本准则的地位和性质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l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架构、趋同与等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初开始,财政部在总结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启动了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立足国情、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它的发布和实施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做出了规范,新旧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稍后还将发布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形成了有机统一整体.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消除了原准则中的一些不足,大大增强了国际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又体现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认可.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