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楚光  涂振鹏 《商》2014,(9):145-145,221
本文拓展Dynan模型,并用中国2002-201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居民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城镇不同收入等级家庭储蓄行为基本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而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欧拉方程,推导出预期消费增长时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和相应的消费函数。并利用中国城乡居民的面板数据,运用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空间状态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农村居民的过度敏感性要大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交替变化。本文还验证了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变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3.
周常春  颜晗 《价格月刊》2010,(7):72-76,80
农民消费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学术界一致认为增收是促进消费增长最有效的动力之一。在介绍收入和消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几个消费模型对湖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确定适合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是绝对收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消费的影响。最后,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现阶段收入和消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古典经济学派对消费问题的研究是一种确定性均衡研究。然而,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常态,要对消费问题进行准确细致的研究就必须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武陵山区农村居民在不确定性感受下的预防性储蓄的实证研究,提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现期消费的减少和预防性储蓄比重增加,使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因此,需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村居民从预防性储蓄转向消费和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徐涛 《消费导刊》2011,(12):1-2
本文在预防性储蓄研究框架下,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农村收入结构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结构是影响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变量之一,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越快,其消费增长也越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城市家庭的微观数据,对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在已有的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中,以总量数据为基础的研究居多,运用微观数据的尚不多见。本文在永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失业风险对家庭流动性资产持有的影响。我们发现,当失业风险增加时,中国城市居民倾向于持有更多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即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城市确实存在,不过这种预防性动机并不强烈;而过去收入的波动并不能造成居民持有流动性资产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雯 《江苏商论》2006,(1):144-146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而抑制了即期消费。本文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然后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证明消费者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异质性:(1)教育程度是预防性储蓄动机重要影响因素而年龄不是;(2)消费过度敏感和过度平滑在中国消费者中典型并存,教育不能减弱消费者过度敏感和过度平滑,甚至会加剧消费过度平滑;(3)消费支出不确定性并不完全决定于收入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改变中国现有的高预防性储蓄状况,关键在于降低预期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两大现象引起世界的关注,高额储蓄与庞大的金融规模(M 2),本文将系统的研究其各自的成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均存在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并且通过G M M计量分析,发现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 V A R)模型,发现预防性储蓄是推动超额货币增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涛  郭海华 《江苏商论》2004,(10):148-149
本文结合上海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2003年6月的最新调查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分布状况,并对居民家庭的储蓄动机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改善居民理财和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廖宇航  赖志杰 《市场论坛》2009,(10):51-52,50
经济转轨,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城镇居民对未来经济预期出现明显的预防性的动机。为了测度在转轨期间海南省城镇居民面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通过对其1995-2007年消费和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建立长期协整的分布滞后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当期消费与滞后一期的消费、当期收入、滞后一期收入、当期实际利率、当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短期内不确定性因素与消费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骆祚炎 《消费经济》2006,22(2):31-34
本文根据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计算得到,城镇居民储蓄倾向呈现逐步增强的趋势。引起居民储蓄倾向提高的原因包括: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财富向高收入阶层聚集、财产性等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低、住房等消费品价格过高等。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措施化解高储蓄,促进消费并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要提高贫困线并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二是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要培育教育和文化等消费热点;四是要抑制医疗和住房等价格的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3.
黄当 《商》2014,(22):218-218
农村养老保险于2009年在我国开始试点运行,肩负着解决农村居民养老的之忧、实现老有所养的政策目标。新农保理论意义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后,但现实上,新农保能否带动农村消费支出、减弱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以及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入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表明:经济转轨时期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储蓄增长过快的重要原因;预防性储蓄动机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决策中普遍存在,要想启动消费,就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15.
李艳鹍 《中国物价》2014,(2):85-87,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储蓄过度、消费不足的问题,其中重要原因是人们预期的短视和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经济转型时期不确定性为研究背景,采用1978-2010年间宏观经济数据来分析转型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时序变化,进而对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因素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居民储蓄额的高低对一国的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居民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对居民储蓄的研究成果的借鉴和修正,运用SA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结果的分析,得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主要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预防性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8年至2017年的扬州市城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对其进行自相关性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了城镇、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城镇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差距较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中国寿险业务有了很大发展。但相对而言 ,农村寿险业务进展缓慢。研究和开发农村寿险市场 ,提供与农村居民相宜的寿险产品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苏南农村居民的储蓄动机与行为的调查 ,揭示了农村居民的储蓄生命周期现象 ,并探讨了其蕴含的“商机”及养老保险产品的雏形  相似文献   

19.
周晋  虞斌 《财经论丛》2015,(9):27-3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长期资产配置模型是研究社会保障与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之间关系的重要框架,本文指出相关研究存在社会保障影响未完整体现、缺少居民家庭调查数据的直接支持等薄弱环节。因此,本文构建了引入社会保障、未来预期的单期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到了丰富的结论。统计显示,显著多数的受访者对未来支出会有预期,并明显影响其资产配置决策;受访者预期未来支出的时间长度满足泊松分布,其预防性储蓄有一定的统计特征;受访者的未来预期和预防性储蓄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且上海和其他地区户籍的受访者在若干相关性上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反映社会保障整体影响的长期资产配置模型,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提供了来自居民家庭实际数据的支持,揭示了影响其资产决策的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