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把裁刀,一根锯条,一双专业的李宁TOP GUN篮球鞋转眼间就被一群SNEAKER们麻利地拆解成“零部件”。这是李宁TOP GUN专业篮球鞋公关推广活动中的一幕,SEAKER是一群运动鞋的狂热爱好者和收藏者。一双1千多元的鞋,他们可以一下买两双,一双穿着,一双收藏,他们对各个品牌篮球鞋的历史、文化、技术、设计等方面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是篮球鞋方面的意见领袖。所以,当拆解后的李宁篮球鞋展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的一致反应是:原来中国品牌也可以做出这样出色的篮球鞋。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8,(15):104-104
耐克总部最神秘的地方是他的“创新厨房”设计室,创新厨房就位于总部大楼一层。创新厨房正是耐克运动鞋的诞生地。在这个以运动鞋为工作中心的智囊团里,设计师们从各个领域寻找创作灵感,从爱尔兰风格的建筑到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制作的小提琴上的圆弧线,无所不包。办公室的一面墙壁上展示着耐克公司的明星产品乔丹篮球鞋,而工作间里堆满了新款运动鞋的设计草图。  相似文献   

3.
白石 《中国品牌》2012,(7):96-97
以"丑鞋"闻名的Crocs用9年时间销售业绩就突破了10亿美元,这个数额Nike用了22年才实现。对于Crocs来说,10亿美元的业绩不仅是奇迹,更是一本记录凤凰如何涅槃的变形记从4月起,上海正大广场的Crocs旗舰店又迎来了一批新成员——Crocs休闲服,它们轻盈防水、色彩缤纷,可以折叠成一个小挂包,完全符合Crocs休闲、舒适和好玩的特征。成立于2002年的Crocs因为"洞洞鞋"一夜成名。这双被戏谑为"丑鞋"的鞋款不仅颠覆了时尚界对美的定义,还在短短的7年间售出1亿双,并在2006年上市集资2亿美元,这也是鞋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IPO。  相似文献   

4.
《中国品牌》2012,(3):70-72
耐克赢得林书豪代言争夺战2月21日,有国内体育品牌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尽管非常看好林书豪的商业价值,但美国体育品牌耐克还是先发制人,与林书豪成功续约。尽管此消息未得到耐克方面的确认,但网络上已经充斥着耐克公司专门为林书豪设计签名球鞋的新闻。据报道,此款球鞋鞋帮后面绣有"Lin"的字样。在耐克旗下,以个人名字命名产品系列的篮球运动员只有乔丹、科比和詹姆斯3人,耐克对林书豪的重视可见一斑。其实早在2010年8月耐克就签下林书豪,目前3年合同已经履行到了第二年。  相似文献   

5.
如今,请形象代言人,通过形象代言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推广自己的品牌,已成为一种流行潮。在国际鞋圈,"锐步"选择艾伦·艾佛森;"耐克"选择"飞人"乔丹;阿迪达斯选择布莱恩特……在中国市场,形象代言人之争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竞争中可见一斑。与国内其他企业家的请"星"不同,最近,当有记者采访双星集团的总裁汪海,问为什么不请形象代言人做广告时。汪海幽默地说:"我本人长得也不错!乔丹可以当代言人,我看他还没有我长得好看。像我这种明星,就是双星最好的代言人,双星还要其他代言人吗?"对此,有人认为汪海未免太骄傲。汪海笑答:"我有‘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世界风云人物’等荣誉,还有‘中国鞋王’、‘双星中将’等雅称,又被各界朋友称为‘市场将军’。我靠滚动发展,解决了近4万人就业,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效应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影视明星吧!我在什么地方出现,都  相似文献   

6.
以一只小钩子图案为商标的耐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1991年度至1992年度,营业额达34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属旅游鞋的销售,纯利超过3亿美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耐克公司在从总裁到一般雇员的7800名员工中,几乎没有一个会做鞋。耐克公司不直接生产一双鞋,而旅游鞋却给耐克公司带来滚滚财源。耐克公司所做的,就是到世界各地物色优秀的生产商,然后负责包销一定数量甚至全部的产品。由此看来,创建一个商标,远远比生产一种商品重要得多。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许多洋商品,诸如“雀巢”、“日立”、“阿迪…  相似文献   

7.
惹火耐克?     
美国前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针对乔丹体育的指控,有趣之处在于“时间差”乔丹体育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福建晋江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2000年更名为乔丹体育;二第一款“Air Jordan”篮球鞋诞生在1985年,1997年“Jordan”正式成为耐克独立的子品牌。应该问题是,迈克尔·乔丹早干嘛去了?  相似文献   

8.
产品质量出现瑕疵尚不难修复,但是品牌精神的瘫痪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治愈的正如NIKE耐克的"just do it想做就做;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即:品牌理念、品牌精神)一样,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自己的品牌赋予了可贵的生命力,即:良好的品质、优美的形象、积极的情感和责任、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乃至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品牌精神,无疑成为了统领整个企业发展的价值象征!然而,10月24日,NIKE耐克公司却因一款高端篮球鞋在中国和美国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会展》2015,(1):89-89
在2014年12月3日开幕的迪拜国际珠宝展销会上,出现了一双世界上最贵的女鞋,售价高达310万美元。此款尺寸为38码的高跟女鞋上镶嵌了3.9万颗宝石,宝石总重量为1527克拉,是世界上最贵的女鞋。展会相关负责人称,该鞋将展览3天,只在展览期间销售。  相似文献   

10.
从福建贫瘠小渔村,到声名显赫的"中国鞋都";从国产第一双运动鞋开始,到知名运动品牌林立;从雄踞中国鞋业半壁江山到几近灭顶,再到浴火重生。晋江只用了30年,便书写了一部足以载入史册的激荡传奇。没错,这就是福建晋江——一座小城。但在运动品牌领域,它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安踏、特步、361°、乔丹、德尔惠、贵人鸟等知名运动品牌都在这里散发着光芒。  相似文献   

11.
公司     
《光彩》2013,(5):6-7
乔丹体育反诉球星乔丹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美国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要求其停止侵害乔丹体育名誉权的行为,澄清事实,赔礼道歉,恢复乔丹体育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800万美元。乔丹体育方面认为,迈克尔.乔丹在2011年乔丹体育上市关键时刻进行高调起诉,利用诉讼损害了乔丹体育的名誉权,致使乔丹体育IPO上市受阻,影响了公  相似文献   

12.
3月7日,“李宁”与米其林共同宣布,双方将在运动鞋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米其林将其轮胎相关的技术应用于李宁品牌运动鞋的鞋底上。合作目前在篮球鞋和越野跑鞋两个产品领域内开展。  相似文献   

13.
方若凡 《商界》2008,(6):50
你肯定没有乔丹那神一般的球技,但你仍然能够穿上一双乔丹系列的耐克球鞋,在篮板下体验做“飞人”的感觉;你也肯定不是美国总统,但你仍然可以把“空军一号(Air Force 1)”穿在脚上。  相似文献   

14.
《大经贸》2012,(3):30-33
1981年,一位香港回乡创业的惠东人,在黄埠镇办起惠东第一家鞋厂,当时鞋厂是简单的家庭式手工作坊,工人大多数都是"洗脚上岸"的农民。惠东县皮革行业总会会长陈镜波就是其中一员。虽然不久之后,鞋厂倒闭,但是制鞋产业却在惠东落地生根,这里也成为全国最早的鞋类生产基地。时至今日,每天都会有200万双女鞋从惠东流出,一个月的鞋产量头尾相连,足够能绕地球一圈多。  相似文献   

15.
<正>"乔丹"品牌拉锯战还在持续。在2012年2月23日,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公开宣布提起诉讼,指控乔丹体育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滥用其姓名和形象之后,乔丹体育近日反诉迈克尔·乔丹,要求其停止侵害乔丹体育的名誉权并索赔800万。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如今企业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法宝,创造和培养一个品牌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现在企业营销问题的核心也就是企业的品牌战略。如何对于企业的品牌进行有效的运作,对于品牌进行长期的管理是当代所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重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者要想事业常青,除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之外,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的品牌效应。因此本文将结合耐克公司Air Jordan品牌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研究来了解到乔丹品牌现状以及其特点,并且进一步分析乔丹品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双在美国和欧洲售价70美元的彪马鞋,付给生产这双鞋的中国工人只有1.16美元,而彪马每双鞋的广告费用就达6.78美元,彪马制造一双鞋每小时所得利润是工人薪资的28倍,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8.
风向标     
《中国海关》2011,(12):94-95
1-10月. 四川共出口鞋1亿双,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8.3%;价值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出口均价为5.9美元/双,上涨9.1%。以旅游购物方式为主的其他贸易方式出口占主导,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60年代,耐克公司创建之初,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布沃曼和耐特都要身兼数职,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楼和完整的经营机构,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是耐克公司却创造了一个快速“成长神话”:1985年耐克公司的全球利润为1300万美元,1994年公司的全球营业额达48亿美元之多,其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是位居第三的阿迪达斯公司的两倍多,而到了21世纪,这种增长势头仍然是迅猛异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贸易》2005,(4):82-84
距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埃尔切的"烧鞋"事件刚半年,俄罗斯时间2005年3月12日晚上11点左右(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2点许),在俄罗斯莫斯科萨达沃特·别杰察·列那克又发生了"俄罗斯税务警察强行拉走价值8000万元中国鞋"事件,温州鞋的坎坷命运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中国鞋商8000多万元鞋子被拉走莫斯科时间3月12日晚9时,大批"俄罗斯莫斯科税务部门打击经济犯罪的警察",突然来到约距莫斯科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